10月23日 星期一 天气晴
10月23日清晨音频
各位同学,大家早上好,今天是我们100天精华内容领读营的第55个学习日。
今天为大家带来的小理论,叫做“深度阅读”。
我们的领读营到今天已经进行到第55个学习日了,可以说万里长征走完大半。我想通过今天的音频内容,为大家接下来的后半程,甚至是领读营结束后的终身阅读,加加油,打打气。
如今,人们越来越少地进行深度阅读,取而代之的是快餐式的阅读,比如睡前看看网络连载小说、回家路上刷刷社交网络上的娱乐文章等等。
人们对经典作品的态度,也似乎变得更加功利:当他们对一部经典作品好奇时,会选择先去阅读它的书评;等他们浅尝辄止地获得信息后,就满足地停下认识的脚步。
今天,我们为大家导读意大利作家伊塔洛·卡尔维诺的著作《为什么读经典》,来谈一谈:
为什么在这样碎片化的时代, 我们仍要旗帜鲜明地鼓励我们的读者,依然要坚持阅读经典。阅读经典作品,对人的心理成长有着长期、深刻的积极影响。为什么这么说?
人们正在失去深度阅读的能力
后台有粉丝留言说:“每次我下定决心想读完一本名著,读了一段时间后我就开始走神……有时我会很不耐烦,会按捺不住自己翻到最后一个章节。而在看到结局后,我就失去了阅读的动力。”这位粉丝的现象不是个例。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感到自己很难专心而耐心地读完一整本书。专家们担心人们正逐渐丧失“深度阅读”的能力。
“深度阅读”,也被称为“缓慢阅读”,指的是当人们在阅读的过程中,同时也对读到的内容进行思考、反映与理解。
由于经典文本的内容比较复杂,所以如果要读懂经典,人们就不得不进行“深度阅读”:放慢阅读速度,甚至反复地阅读自己还不甚理解的段落,来试图搞清楚作者究竟想表达什么。
“深度阅读”被认为是一种很重要的能力,有专家认为:“如果没有经历过深度阅读与理解文本的过程,一个人无法成为一个博雅、知性与拥有想象力的人。”
为什么深度阅读变得越来越难呢?作家Nicholas Carr认为,我们阅读习惯的改变,一方面是由于科技的发展让注意力的集中变得越来越困难。
如今,人们习惯一种“信息选择饱和”的状态:点开一个页面,你就会发现有十几个甚至几十个超链接等着你去点开,有数不清的新信息等着你去发掘。
面对过多的选择,人们害怕自己没有浏览完所有选项,错失了潜在有价值的信息。于是,人们不得不把有限的注意力分散出去,没有足够的注意力去阅读复杂的经典文本。
另一方面,科技的发展也降低了人们“延迟满足”的能力。由于如今信息在网络平台上过于可及:只要我进行搜索,我很快就可以获得现成的、自己想要了解的答案,或是他人提炼出的结论。
因此,人们变得越来越没有耐心,去花费大段时间和精力去通过深度阅读来得到答案,甚至觉得缓慢地阅读与批判性思考是一种对时间的浪费——“有这点时间,我早就可以得到答案了。”
世界上没有两个人会阅读同一本书
经典之所以能成为经典,是因为经过长年累月的沉淀,它的价值得到了人们广泛的认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很少有机会与最杰出的那批人互动,更不用说进行交流,但通过阅读经典,我们能跨越时空,接触到历史上那些最杰出的头脑。
花钱参加高端人士社交活动?向专家付费提问?哀怨自己没有途径接触到大牛?可能也是有效的,但你仍然只能获得他们很少的时间。而经典书籍从不辜负静静地去寻找它们,潜心与它们交流的人。
有人会问,如果只是为了了解那些杰出思想,我能不能只是去读一些简短的书评、引言呢?当然不。“任何一本讨论另一本书的书,所说的都永远比不上被讨论的书。”对经典的介绍并不能全面地表达经典著作本身的内涵。
有时候,通过阅读书评,我们会以为自己懂了这本经典,但当我们实际读这本经典时,我们会发现它们的独特、意想不到和新颖。
当我们只是读碎片化的书评介绍时,我们并没有独立思考,我们咀嚼的是他人已经咀嚼过的信息,我们接触的是他人总结的内容,它不属于我们,也容易被忘怀;而只有经过我们自己去提炼、归纳与理解,最终获得的感悟才是我们自己的东西。
也只有经过这些复杂的认知过程,我们才能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不然,我们只会成为“储藏库”:能复述、搬运别人的想法,却没有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
就像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一样,你需要和经典书籍,展开只属于你们之间的独特交流。你是什么样的人,也决定了它会告诉你什么样的事。某种程度上我们甚至可以这样说,世界上并没有两人,阅读的会是同一本书。
阅读经典与心理发展的关系
除了锻炼我们的思考能力之外,阅读经典也能帮助我们认识并接受世界的复杂性,有助于我们提升一种被称为“非整合”的能力,即忍受认知、情绪的复杂性的能力。
如果我们拥有较高的非整合能力,在面对不一致、矛盾与悖论时,我们依然能感到舒适,而并不会紧张。较高的非整合能力,有助于我们在面对世界的复杂与多变时,保持心理舒适。
当非整合能力高的人们面对与自己既有的价值观、信念不符的事物时,他们无需通过强行操控自己的认知与情感,来解决内心的紧张与不适;也无需总是调整自己的内在逻辑,来解释自己遇到的一切,也就降低了因为内在的紧张与冲突而产生的消耗。
这是因为,阅读经典时,我们会接触比快餐式阅读更复杂的信息。快餐式阅读的材料往往有一定目的性,像是说明某种道理、表明某个立场等等。
而许多经典著作并不表达简单、明确、单一的目的,有时它偏重于描述,试图将更全面的图景展现给读者。正像Boris Pasternak所说的:“只有蹩脚书里的人才分为两个阵营,互不往来。
可在生活中,一切都交织在一起了。”我们经常能在经典作品中,发现一个角色身上同时包含着互相矛盾的特质,发现“卑鄙与伟大、恶毒与善良、仇恨与热爱是可以互不排斥地并存在同一颗心里的。”
有人会问:“既然经典如此复杂,是不是小时候不适合读经典,因为很难理解其中复杂的思想?”但卡尔维诺认为:年少时阅读经典依然能带来持续、积极的影响。
青少年时期的阅读会影响到人们性格的形成,因为经典能为人们提供应对事物的经验、价值的衡量标准以及美的范例等等,这些可能会变成阅读者内心的信念与标准,持续地影响着我们,哪怕我们差不多忘记、或完全忘记了我们年轻时读过的经典。
快餐式阅读的材料往往比较单薄和碎片化,很难经受人们的反复挖掘;而“(经典作品)从不会耗尽它要向读者说的一切东西”,经典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巨大的素材库,我们能反复从中提取新材料。
卡尔维诺认为:“一个人的成年生活中,应该有一段时间用来重新发现我们青少年时代读过的最重要经典。”
因为这些书籍中的内容并没有发生改变,即使时代、历史角度和我们自身人生阅历发生了变化,我们重读经典时,依然能像初读一样带来新的发现。卡尔维诺这么写道:
“当我们成熟后重读这本书,我们会重新发现那些现已构成我们内部机制的一部分的恒定事物,尽管我们已回忆不起它们从哪里来。这种作品有一个特殊效力,就是它本身可能会被忘记,却把种籽留在我们身上。”
阅读经典文本,还可以提升我们的“情绪粒度”。
“情绪粒度”指的是我们区分和表达具体情绪的能力。高情绪粒度有助于我们进行情绪管理。
当出现负面的情绪时,情绪粒度较高的人能更快、更准确地识别出这种情绪,分辨不同情绪之间的细微差别,并能用语言顺畅地表达情绪。
相反,情绪粒度较低的人,由于不清楚自己经历的情绪究竟是什么,在面对情绪时,他们更容易感到自己“被情绪围困”。
为什么阅读经典能提高我们的情绪粒度?一方面是因为,我们可以从经典文本中学会种种细腻地描述情绪的词汇与语句,我们能用这些词汇来标识自己的情绪,也能学会如何根据情境,来精准、合适地表达自己内心的情绪。
此外,经典文本的读者会更善于解读一些“不流于表面”的情绪。因为,比起碎片化的读物,经典文本会更多地用暗示的方式隐晦地交代人物感情。
于是在阅读经典的过程中,读者们需要用更复杂的认知方式才能体会其中情感,比如学会通过分析人物所在的场景、动作的细节甚至周围环境的气氛来考虑人物的心理状态。
久而久之,经典文本的读者学会在交流过程中,通过更全面地收集信息来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情绪。
重读经典未必是让我们去发现一些过去不知道的东西。有时候我们在一部经典作品中,会惊喜地发现:这本书说出一些“我们已知道”或“总以为我们已知道”的感受,就像是得到了一种遥远的肯定和保证。
应对当下,我们需要一种历史性的眼光
每个时代的人都会告诉你:“这是最坏的时代。”80、90后中国年轻人,似乎到了一个空前焦虑、空前失落、以及空前急迫的时代里。一方面是阶层向上流通的渠道日渐关闭。
获得负担自己想要生活的经济能力,变得更难了。房价、消费升级以后的生活方式,都要求更高的收入去支持。另一方面,价值、信仰,不断被娱乐化的日常生活消解。
没有崇高的信仰指引琐碎重复的生活,年轻人找不到精神的归属,找不到选择的依据,找不到存在的意义。此外,“幸福”的定义变得更加消费化、更加单一。
人们急切地追求成功,功利已经成为了一种优秀的素质,社会的洪流裹挟着年轻人,急切地想要抓住一切能快速带领他们成功的东西。
而阅读经典,却有助于我们形成一种“历史的眼光”。什么是历史的眼光?如果你能意识到,你所处的当下,也是一种历史阶段,你能用一种历史距离感的眼光,去观看当下这个时代,你就能保持对当下生活的反思:
去明白如今一些现象与价值观是从何而来, 理解它们背后的原因,从而更不容易被各种宣传与“主流价值观”所操控。我们需要学会阅读,筑起思维的堡垒来保护我们不被时代洪流裹挟。
另外,拥有“历史的眼光”也能让我们更乐观地看待生活中的消极面。在读完伏尔泰的《老实人》里记述的无尽苦难后,卡尔维诺感慨:“如果说我们想起这些接踵而至的灾难仍能绽开微笑,那是因为……永远有人自称比我们更不幸。”
我们现在抗拒的“恶”,在过去也同样发生,每个时代都有它黑色的一面;但也总有一些人性的光芒,会穿越这样的黑暗始终闪烁如初。
看完今天的文章,你有没有冲动,去把床底蒙尘的“初高中必读经典”翻出来呢?不过,卡尔维诺指出,只有你在与经典产生“火花”,并同里面的杰出思想建立一种个人关系时,你才能从经典之中挖掘出你需要的指引。
他强调“出于职责或敬意读经典作品是没用的,我们只应仅仅因为喜爱而读它们。”只有在非强制的阅读中,你才会碰到将成为“你的”书的经典。
愿我们能继续前行,不断收获属于自己的人生经典果实。
今日节目推荐:优酷 看理想自频道 梁文道 一千零一夜栏目 每期导读一本书
10月23日读书心得
走近莫泊桑
居伊·德·莫泊桑(Henri RenéAlbert Guy de Maupassant,1850年8月5日—1893年7月6日),19世纪后半叶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与俄国契诃夫和美国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品有《项链》、《羊脂球》和《我的叔叔于勒》等。
莫泊桑1850年出生于法国上诺曼府滨海塞纳省的一个没落贵族家庭。曾参加普法战争,且此经历成为他日后创作的重要主题。他一生创作了六部长篇小说、三百五十九篇中短篇小说及三部游记,是法国文学史上短篇小说创作数量最大、成就最高的作家之一。莫泊桑犯有神经痛和强烈的偏头痛,巨大的劳动强度,使他逐渐病入膏肓。直到1891年,他已不能再进行写作。在遭受疾病残酷的折磨之后,莫泊桑于1893年7月6日逝世,年仅43岁。
生平经历:
1850年8月5日,局伊·德·莫泊桑出生于诺曼底米洛美尼尔城堡的一个小贵族家庭。1854年全家定居于塞纳河滨海省格兰维尔一伊莫维尔庄园中。这个庄园为莫泊桑后来写的小说《一生》提供了背景。1859年全家离开诺曼底前往巴黎谋生。10月莫泊桑进入拿破仑公学读书。
1860年夏季,母亲携二子回到诺曼底埃特尔塔的维尔基别墅居住。年底,莫泊桑离开拿破仑公学;父母因感情不和而协议分居。
1863年,进入伊夫托修道院办的学校六年级读书,开始创作第一部诗集。
1868年,由于写了一首有蔑视教会的诗被教会学校开除。在母亲辅导下读完高中二年课程,10月进入鲁昂中学。在创作上开始受到诗人路易·布耶和小说家福楼拜的栽培。
1869年7月27日通过中学毕业会考并获得克安大学文学学士。10月赴巴黎攻读法律专业,受叔本华的哲学思想影响颇深。
1870年7月普法战争爆发,应征入伍。在战争中的经历成了他日后写作的重要素材。1871年9月退伍复员。
1873年2月正式开始了公务员生涯。在福楼拜的指导下开始学习小说创作。
1874年冬季在福楼拜寓所结识了屠格涅夫、都德、左拉、龚古尔等作家。
1876年3月在《文学共和国》上发表诗歌《水边》。结识阿莱克斯、瑟阿尔、厄尼克、于斯曼等青年作家,以左拉为偶像经常出人巴黎郊区左拉的梅塘别墅聚会,号称“梅塘集团”。
1877年2月完成剧本《鲁恩伯爵夫人的背叛》。4月16日与阿莱克斯、瑟阿尔、厄尼克、于斯曼等青年作家在特拉普饭店举办自然主义作家晚宴,左拉、福楼拜、龚古尔等作家出席。这次聚餐成了自然主义诞生的标志。
1878年夏季,“梅塘集团”6位作家约定以普法战争为背景,各自创作一篇小说,并以《梅塘之夜》为总题名合集出版。同年莫泊桑被授予学术界奖章。
1880年4月17日小说合集《梅塘之夜》出版,莫泊桑的短篇小说《羊脂球》轰动文坛。几天后其诗集也相继出版。6月1日教育部准许莫泊桑六个月假期,莫泊桑赴科西嘉旅行,写成短篇小说《科西嘉的强盗》,莫泊桑从此离职成为专职作家。
1881年,从这年开始,长期为《吉尔·布拉斯报》等多种报刊撰稿,直至1891年。
1882年5月小说集《菲菲小姐》出版,《女疯子》、《一个诺曼底佬》、《皮埃罗》等短篇小说问世。4月第一部长篇小说《一生》出版。小说集《菲菲小姐》(增订版)、《山鹏的故事》、《月光》等先后出版,《骑马》、《我的叔叔于勒》、《两个朋友》、《米隆老爹》、《勋章到手了!》、《珠宝》、《绳子》等短篇问世。这年莫泊桑遭受眼疾、偏头痛、神经痛等多种疾病的折磨。
1884年离开都隆街到蒙夏宁居住。相继出版游记《阳光下》,小说集《哈丽特小姐》和《隆多丽姊妹》,《项链》、《伞》、《幸福》、《遗产》、《衣橱》、《小酒桶》、《俘虏》、《散步》、《索瓦热老婆婆》等多部短篇小说问世。
1887年1月长篇小说《温泉》出版。
1889年2月小说集《左手》出版。5月长篇小说《如死一般强》出版。8月艾尔维精神病发作,莫泊桑将其送往医院治疗。这年莫泊桑身体状况每况愈下,出现严重的幻觉现象。
1890年3月游记《漂泊的日子》出版。4月短篇小说集《无益的美》出版。6月长篇小说《我们的心灵》出版。由于病情日益恶化,原定本年度出访西班牙与埃及的计划被迫取消,但年内多次接待一位神秘的“穿灰衣的女人”。性格变坏,经常发脾气.与维克多·雨果大道的新居的房主打官司,借口是房子太吵闹。
1892年1月2日深夜试图割断喉咙自杀。1月8日作为精神病人被送进巴黎帕西医院就治。
1893年7月6日因精神病严重发作,与世长辞。7月8日其遗体被埋葬在巴黎蒙巴纳斯公墓的第二十六区。
创作特点:
主题
莫泊桑一生创作了350多部中短篇小说,在揭露上层统治者及其毒化下的社会风气的同时,对被侮辱被损害的小人物寄予深切同情。短篇的主题大致可归纳为3个方面:第一是讽刺虚荣心和拜金主义,如《项链》《我的叔叔于勒》;第二是描写劳动人民的悲惨遭遇,赞颂其正直、淳朴、宽厚的品格,如《归来》;第三是描写普法战争,反映法国人民爱国情绪,如《羊脂球》。
手法
在对人物的描绘上,莫泊桑并不追求色彩浓重的形象、表情夸张的面目、夸张的生平与难以置信的遭遇,而是致力于描写“处于常态的感情、灵魂和理智的发展”(《论小说》),表现人物内心的真实与本性的自然,通过人物在日常生活中的自然状态与在一定情势下必然有的最合情理的行动、举止、反应、表情,来揭示出其内在心理与性格的真实。在莫泊桑的短篇里,也曾出现过一些不平凡的、有英雄行为的人物,莫泊桑短篇小说在人物描写上的现实主义艺术,总的来说,就是人物形象的自然化与英雄人物的平凡化,这两个特点使他不是与过去的小说艺术,而是与他之后的现代小说的写实艺术联系了起来。
莫泊桑擅长从平凡琐屑的事物中截取富有典型意义的片断,以小见大地概括出生活的真实。莫泊桑力求逼真自然的写实方法是与他的现实主义典型化的艺术思想不可分的。他严格地把“逼真”和“真实”区分了开来,他摒弃照相式的真实,而致力于“把比现实本身更完全、更动人、更确切的图景表现出来”。他善于在那些粗糙、混杂、零散、琐碎的日常生活现象中进行选择,舍去所有对他的主题无用的东西,采用其中最具特征性的细节,以“突出表现那些被迟钝的观察者所忽视的,然而对作品有重要意义和整体价值的一切”(《论小说》)。在这一方面,莫泊桑与自然主义的实录性的写作方法有所不同,从而避免了实录性方法所必然带来的繁琐拖沓的文风。
在表现形式上,莫泊桑是炉火纯青的技艺的掌握者。他不拘成法,不恪守某种既定的规则,而是自由自在地运用各种方式与手法。在描述对象上,有时是一个完整的故事,有时是事件的某个片断,有时是某个图景,有时是一段心理活动与精神状态。既有故事性强的,也有情节淡化的甚至根本没有情节的,既有人物众多的,也有人物单一的,甚至还有根本没有人物的。在描述的时序上,有顺叙,有倒叙,有插叙。在描述的角度上,有客观描述的,也有主观描述的,有时描述者与事件保持了时空的距离,有时描述者则又是事件的参与者,有时描述者有明确的身份,有时则又身份不明。在莫泊桑的短篇里,描述方法的多样化与富于变化,无疑是他以前的短篇小说作家所未具备的。他大大丰富了短篇小说的描述方式,提高了叙述艺术的水平,为后来的短篇小说创作开辟了更为广阔的道路。
如果说莫泊桑在技法上是不拘成法、绝对自由的话,那么,他在短篇小说创作的艺术规律面前,却是一个忠实的服从者。他深知短篇小说创作最基本的要求,是在短小的篇幅中表现尽可能丰富的生活内容,为此,他服从艺术规律而力求他的短篇以小见大,以一当十。莫泊桑的简练并不等于粗略,善于以白描的笔法进行勾画是他的特长,而以丰富鲜明的色彩进行细致的描绘,亦是他才能之所在,当他需要的时候,他往往会绘制出精细入微的图景。
总的来说,莫泊桑的短篇小说创作体现了一整套完整的现实主义小说艺术,这既是对以往现实主义文学传统的继承,也是对它的补充与丰富。应该指出,莫泊桑虽然基本上恪守写真实的原则,但也并不放弃对非现实主义的艺术效果的追求,他有时在细节上加以浪漫主义的夸张。当然,莫泊桑的短篇小说较之传统的现实主义,还有一种更为引人注意的新成分,即自然主义的成分。尽管莫泊桑否认自己是自然主义作家,但由于他处于自然主义文学思潮兴盛的时代,出入自然主义文学的圈子,深受这种思潮的熏陶,他的写实艺术自然就带上了自然主义的特点。这种特点表现在他的短篇中,主要是他对人的生理本能、对人的“肉体”和“肉欲”的观察与表现。莫泊桑短篇小说中的自然主义特点,在他的长篇小说里有更多的表现。
(补充:自然主义(Le Naturalisme)是文学艺术创作中的一种倾向。作为创作方法,自然主义一方面排斥浪漫主义的想象、夸张、抒情等主观因素,另一方面轻视现实主义对现实生活的典型概括,而追求绝对的客观性,崇尚单纯地描摹自然,着重对现实生活的表面现象作记录式的写照,并企图以自然规律特别是生物学规律解释人和人类社会。)
人物影响
莫泊桑是法国文学史上短篇小说创作数量最大、成就最高的作家,其三百余篇短篇小说的巨大创作量在十九世纪文学中是绝无仅有的。他的短篇所描绘的生活面极为广泛,实际上构成了十九世纪下半期法国社会一幅全面的风俗画,更重要的是,他把现实主义短篇小说的艺术提高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水平,他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主要就是由他短篇小说的成就所奠定的。
人物评价
莫泊桑的语言雄劲、明晰、流畅,充满乡土气息,使人们爱不释手。他具有法国作家的三大优点:明晰、明晰、明晰。(法国作家法郎士评)
莫泊桑创作的短篇小说,中篇小说,源源而出,无限地丰富多彩,无不精湛绝妙,令人叹为观止;每一篇都是一出小小的喜剧,一出小小的完整的戏剧,打开一扇令人顿觉醒豁的生活的窗口。读他的作品的时候,可以是笑或是哭,但永远是发人深思的。(法国作家左拉评)
《羊脂球》内容简介:
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普鲁士军队攻占了鲁昂城,有十个人同坐一辆马车出逃。这十个人的身份很是特殊,分别是臭名昭著的奸商鸟先生和他的太太;大资产阶级、省议会议员卡雷·拉马东夫妇;省议会议员贝尔·德·布雷维尔伯爵夫妇;两个修女;民主党人科尔尼代和一个绰号叫“羊脂球”的妓女。前面三对夫妇离开鲁昂的原因各不相同,但计划和目的却是一致的—这三对夫妇都不会回鲁昂了。十个人中最没有地位的是“羊脂球”。
在马车上,几位有身份的阔太太得知了羊脂球身份后,对羊脂球的态度很是恶劣,她们悄声辱骂羊脂球是卖淫妇、是婊子、是社会的耻辱。而这些阔太太的丈夫们则用一种看不起穷人的口吻大谈特谈金钱、吃喝。马车在路上颠簸了大半天的光景,车上所有的人都饿了,只有羊脂球带了可供自己三天的食物。羊脂球很大方地邀请车上所有的人都来分享她的食物,完全不计较先前这些有钱人对自己的不敬。很快篮子里的食物都被瓜分光了,人们都摆脱了饥饿的困扰,于是人们对羊脂球的态度像肚子一样发生了变化。先前的蔑视变成了亲昵,辱骂也变成了夸奖。
马车继续前行来到了托特镇,这里也被普鲁士军队侵占了,普鲁士军官扣下了马车,提出要羊脂球陪自己过夜。羊脂球面对侵略者的无耻要求断然拒绝了,于是同行的一车人都扣留了下来。除了羊脂球外其余的人都急坏了,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九个人想尽了办法、施展了种种阴谋想迫使羊脂球就范。最后还是老修女的“只要用意是好的,做任何事情都不会触怒天主”的宗教说教产生了相当好的效果,羊脂球为了大家的利益牺牲了自己。普鲁士军官的淫欲得到了满足,第二天就放行了。但大家非但不感激这位可怜的姑娘,反而还避而远之,之前的赞美和亲近又变成了最初的鄙视和唾弃。这一次,大家各自准备了丰富的食物.唯独羊脂球没有来得及准备。马车继续前行,车上的人拿出了自己的食物大口地嚼着,只有羊脂球缩在车的角落里受冻挨饿,在科尔尼代的“马赛曲”中呜咽。
《羊脂球》创作背景:
《羊脂球》写于1879年。这年夏天的一个夜晚,莫泊桑、阿莱克斯、瑟阿尔、厄尼克、于斯曼五位青年作家,在法国自然主义大作家左拉的梅塘别墅聚会,商定以普法战争为背景,每人各写一篇中短篇小说,结成《梅塘之夜》作品集出版。
《羊脂球》所描写的普法战争是莫泊桑熟悉的,因为他在1870年7月应征入伍,亲身参加了普法战争,十年前法军战败溃退时的狼狈情形历历在目,而战后法国被普鲁士占领时的惨痛经验还使他心有余痛。小说所描写的发生地鲁昂,正是莫泊桑儿时熟悉的地方,生于斯,长于斯,对于这里的一切都格外的亲切和熟稔。
《羊脂球》赏析——以小见大的代表
莫泊桑是法国19世纪的文坛巨星,与美国的欧·亨利、俄国的契诃夫一起,被世人誉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莫泊桑选择的主人公大多是现实社会生活中的小人物,描写的事件也只是发生在普通人身边的日常琐事,然而作者却能“以小见大”。他或者通过一串小小的项链让人看到爱慕虚荣所产生的恶果,或者通过一次简短的出逃,反映下层人民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颂扬他们美丽的心灵,乐于助人的美德,从而展示了当时广阔的社会背景。《羊脂球》便是作者运用“以小见大”创作手法所产生的杰作,就连莫泊桑的导师福楼拜读了《羊脂球》之后,在给其甥女科芒维尔夫人的信中也热情洋溢地写道:“《羊脂球》,我的弟子的小说,是部杰作”。
《羊脂球》发表于1880年4月,在当时被认为是小说集《梅塘晚会》中的上上之作。这部集子中的所有作品都从不同侧面反映了1870年这场令法国蒙受巨大创伤的战争,除莫泊桑的《羊脂球》之外,其他几个人的作品也都有自身的独到之处。《磨坊之役》通过一个老人和一对即将成婚的青年与占领磨坊的普鲁士侵略者的殊死斗争,表现了民众的英雄主义精神;《战役之后》写一个受伤的神父被一个收殓丈夫尸体的女人挽救,二人竟在载尸车中产生了感情;《放血》写一个法国将军竟由于爱上一个女冒险家而影响自己对战争的指挥,尽干蠢事;《“大七”事件》写一群士兵得知一个伙伴被妓院老板伤害而对妓院大肆屠杀;《背上背包》通过一个年轻的士兵在溃散时由于生病而辗转于医院之间,反映了他在战争中的经历。以上五篇作品都无一例外地描写了战争场面或血腥屠杀,惟有莫泊桑的《羊脂球》另辟蹊径,远离硝烟弥漫与刀光剑影的战场,以十个身份各异的人为躲避战争而从里昂城逃往勒阿弗尔为故事的主线,以他们出逃乘坐的一辆拥挤破旧的马车为舞台,以妓女羊脂球为主要人物,生动地反映了当时德军占领下人们不同的精神状态。《羊脂球》的艺术魅力使莫泊桑一举成名,并从此一发不可收拾,从而得以为后世留下许多不朽的杰作。
作品中的主人公是一个妓女,她由于过早发福,而被别人起了个绰号,叫“羊脂球”。妓女历来都是被侮辱、被损害的,古今中外概莫如是,她们永远处于社会的最底层,受人冷眼,遭人唾弃。莫泊桑正是以这样一个小之又小的人物作为他的成名作的主人公,而且直接将她的绰号作为篇名。在作品中,莫泊桑虽然没有从正面描写羊脂球的地位如何低下,但是他通过许多的细节描写来让读者自己慢慢体会。例如,在刚出里昂城的马车上,当人们认出羊脂球之后,在那几个所谓的正派女人中间马上响起了一阵窃窃私语,什么“婊子”啦,“社会的耻辱”啦,不绝于耳。再者从羊脂球一方,面对这些社会的上流人士,她不自觉地显得自卑,当饥饿的同伴垂涎她的美食时,她不是以施舍的、哪怕是同等身份的口吻,而是始终用一种谦卑且带乞求的方式来邀请别人与她分享,待别人傲慢地接受之后,她又满脸堆笑地把盛着鸡肉的钵子递过去,这一连串的表情和动作,无不显示了羊脂球的自卑感,也深刻的揭示了以她为代表的这一类小人物在当时法国社会中所处的位置。然而就是这一个经常被人看不起的妓女,却有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一个地位卑下的小人物的却有着如此高大的形象。
作者通过几处对比来完成对羊脂球的形象的塑造,首先是用几乎不动声色的描写来交代这一群逃亡者离开里昂城的原因,通过对比,让读者自己来体会他们品质的优劣。葡萄酒批发商鸟先生夫妇、棉纺厂厂长卡雷·拉马东夫妇、于贝尔·德·布雷维尔伯爵夫妇,不是家资万贯,就是声名显赫,他们的出逃无不是出于一己私利,都是为了躲避战争给自己带来的经济损失,他们甚至已经筹划好了,如果勒阿弗尔沦陷,他们就出逃英国,完全置国家的安危于不顾。那个所谓的民主主义者自称是出逃是为了战事的需要,实则这只是他逃命的借口。两位修女也找了一个冠冕堂皇的幌子,称她们是“随军转战沙场,在战争的旋涡中抢救伤兵”,其实也是为了活命。只有羊脂球离开鲁昂是迫不得已,她在鲁昂城看到普鲁士人便“火冒三丈”,恨不得自己是男儿身,可以征战沙场、为国效力。当普鲁士士兵一走进她的家里,羊脂球便扑上去掐住他的脖子、与之搏斗,从此只好躲起来,最终不得不离开了鲁昂。作者通过对众人离开鲁昂城的原因进行对比,初步展示了羊脂球这个小人物的强烈的爱国情感。
作者为了让读者加深印象,在多特镇再度运用了对比手法,比较了他们面对普鲁士军官时的态度。马车到了多特镇,一个例行检查的普鲁士军官命令他们下车,两位修女首先就表示了服从,非常听话而顺从地下了车。随后是伯爵夫妇与棉纺厂厂长夫妇。鸟先生脚刚一落地便对那个军官谄媚式地说了声:“您好,先生!”。科尔尼代,这位表面上义正言辞的民主主义者,虽然在敌人面前表现得严肃高傲,但是他那捋着胡子的手却因害怕而“微微颤抖”。只有羊脂球面对敌人毫无惧色,始终保持着自己的民族尊严,因为她知道,在这样的场合,每个人都代表着自己的国家,必须这样做。在多特镇的旅馆中,当羊脂球听到普鲁士军官的无耻要求时,她不仅愤然拒绝,而且破口大骂。与此同时,那三位上流社会的太太却在恬不知耻地谈论着那个军官的身段和容貌,甚至因他不是法国人而颇感惋惜。与这些人相比,羊脂球的爱国情感是多么强烈,她的爱国主义的高大形象已然矗立在我们面前。
《羊脂球》的整个故事主要发生在一辆马车上,这辆拥挤的马车装载着法国当时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人物。葡萄酒批发商夫妇是名副其实的奸商,鸟先生诡计多端,善于投机,他把劣质酒以低价卖给乡下来的零售商,大发国难财。卡雷—拉马东夫妇是棉纺业大亨,具有举足轻重地位。卡雷—拉马东不仅家财万贯,而且还在政府部门身兼要职,是省议会议员。他们这些有权有势的人物国难当头,竟然没有丝毫为国效力的念头,即使是在出逃的马车上还在大谈特谈“息价…溢价…期限”。他们时刻在考虑自己的经济利益,对国家的安危视若无睹。科尔尼代口口声声称自己是民主主义者,事实上他只是个把祖辈的遗产挥霍殆尽的浪荡子。从他开始对羊脂球的戏弄,到后来他高唱《马赛曲》对同车旅伴的捉弄,无不显示出所谓的民主主义者的虚伪面目。两位修女作为神圣的传道者,在马车上前后两幕场景中,对周围的事情始终抱着置身事外的态度,使读者体会到她们的冷酷无情与宗教的虚伪。唯有以羊脂球为代表的下层人民,他们虽然迫于生计而在身心上遭受到极大的侮辱与摧残,但是仍然有一颗强烈的爱国心,面对敌人的入侵不卑不亢,奋起还击。
作者把这么多的人物巧妙地安排在一辆小小的马车上,有资产者、贵族、商人、民主主义者、传教士以及妓女,几乎涵盖了当时法国社会上所有的阶层。这个小小的舞台就当时法国社会的缩影,作者通过对各色人物的描写,反映了当时广阔的社会背景,以及他们在普法战争中的政治态度。
“吃”在我们的生活中是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而在莫泊桑笔下却成了揭示人物性格的重要手段。在作品中,作者主要描写了两个“吃”的场面,并且都是发生在马车上。刚出鲁昂城,那些饥饿的旅客在看到羊脂球所带的食物时,可谓丑态百出:“所有的人眼光都向她射去,接着,食物的香味很快就传开了,刺激得大家都涨大了鼻孔,涎水涌到嘴里,耳朵下面的颌骨也绷得胀痛。”那几位出身高贵的贵妇人心理阴暗至极,出于对羊脂球的嫉妒,她们都“想把她宰了,或者把她扔到马车下雪地里去,连同她的酒杯,她的提篮和她的钵中的食品”。鸟先生的目光盯着盛鸡的钵子不放,他为了吃到羊脂球的美食,不惜腆着脸向美食的主人大献殷勤,“太太”的尊称省不绝于耳。后来这个鸟先生终于如愿以偿,“用一把尖刀,挑起了一只鸡腿,有滋有味地吃起来”。科尔尼代,这个十足的浪荡子,在车内当大家用一个酒杯轮流喝酒时,别人都把前人喝过的杯子抹一下再喝,唯有他“故意在羊脂球嘴唇刚刚沾过还没有干的地方喝”。
在离开多特镇之后的马车上,他却完全不顾自己身边没有带任何食物的羊脂球,双手插进口袋,拿出四个鸡蛋和一段面包独自吃了起来。他吃完之后余兴未尽,哼起了令整车人心惊的《马赛曲》。棉纺厂厂长夫妇与伯爵夫妇,在饥饿时像饿狼一样将羊脂球的食物一扫而光,而当羊脂球为了他们的利益而被迫向敌人献身,并因仓促出发而没来得及准备食物而挨饿时,他们却置之不理,只顾自己吃得津津有味、满嘴流油。甚至在看到羊脂球默默哭泣时,伯爵夫人竟然毫不愧疚地给她的丈夫使了个眼色,伯爵也只是耸了耸肩,似乎在说:“有什么办法呢?这又不是我的错”。那两个始终保持着“旁观者”姿态的修女,在挨饿时没有任何推托就接受了羊脂球的邀请,并且“连眼也没抬”,只是含糊地表示了一下谢意。而在羊脂球球挨饿时,她们“把吃剩的香肠卷在一张纸里,又开始念起经来”,没有表现出任何宗教观念所宣扬的慈悲心与怜悯心从而使宗教的虚伪性暴露无遗。羊脂球在出逃之前为自己准备了丰富的美食,善良的她当看到同伴挨饿时,毫不迟疑地倾其所有与大家分享,而那些得到恩惠的“上等人”却没有一个向她伸出援助之手,给她一点温情的关怀,羊脂球只能独自在马车的角落里悲愤地啜泣、呜咽。莫泊桑通过前后两次“吃”的情节的描写,对人物形象进行了生动的刻画,人性的善恶也尽显其中。
莫泊桑在《羊脂球》中将“以小见大”这种短篇小说中常见的创作手法运用得恰到好处,这是它成为传世之作的重要原因。它不仅是法国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的名篇,而且对后世中短篇小说的创作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读后感:今天是训练营的第55天,今日小理论是:深度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