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意
时间:2016年1月17日
地点:大溪地
主讲:T
主要内容:
1、 孩子如何在防御中形成病理性的隔离【分裂—偏执POSITION的空间结构的形成论述】
A、 人格的发育与客体关系的建构能力
B、 偏执—分裂结构的描述
C、 幻想与分裂
引入案例
2、 孩子隔离的运行机制与古老的部分客体的认知与体验格式【分裂机制作为一种原始的防御机制是如何将我们停在部分客体的认知水平上的】
A、 最初部分客体的内在映像的形成与满足的早期体验格式
B、 早期的体验格式:满足与防御
C、 投射性认同的运行机制
引入案例:一个妈妈离开5分钟的孩子,在面对对面男人感受到安全与不安全的对比性观察。
3、 退行的表现在成人时期的婴儿化需求的表现与偏执—分裂的空间结构位相之间的联系【分裂的原始空间结构中孩子出现的退行表现,包括躯体化表现,边缘性形成的早期所涉及的分裂机制】
A、 人格结构中的历史以及不会消失,只会在人格的深处等待着激活与表达。
B、 退行与历史遗迹
C、 在身体的维度和精神的维度层面上的不同表达
引入案例:成人阶段的偏执—分裂位相的高功能表达下的退行表现。
针对上一堂课,大家的的课后讨论和提问,以及备忘录的完成情况。T发现大家对于上一堂课的很多点还没有理解和吃透。根据大家的反馈和吃力的点T从三个主要的核心点上,进行针对性的细致、深入的讲解,来帮助童鞋们更好的理解课程内容。
一、开场 两篇备忘录的现场指导。
1、《客体关系克莱因单元2次课备忘》——Z
T的指导是多维度多层面的:
(1)首先从直抒胸臆中,让我们看到了文学、哲学、史学等等领域对于文字表述的滋养。从情感的自然流露中,让我们看到灵感的不期而至。
(2)另外就是课堂信息的捕捉方面,比如:“战斗民族”的来龙去脉。它是来自于网络热词。
“200年的吴哥王朝”有误,吴哥王朝不仅仅是200年。
(3)行文的逻辑方面。语言的前后逻辑要清晰。
(4)在场景、事件的引入和描述。
知识点的再次澄清与铺展:
(1) 赭耶跋摩七世性格的两面性的结构性均衡评估:一面是对敌人的冷酷与残暴;另一面是对子民的仁慈与温情。 以及后来赭耶跋摩七世信仰与性格的转变:由印度教(更具攻击性)转向佛教(消除人欲)。
从生命的不同阶段去体味,年轻时该有的旺盛的斗志、情欲、活力、能量去充分的推衍生命。
而佛教更像是一个老年人的阶段,它帮助你去回望人生,洞见生命。去体会欲望的欲罢不能和对自己的控制。
(2)处于偏执—分裂位:你只能看到部分的客体,只盯着对方能否满足你。而不是完整的看到一个人。
(3)车祸事件,场景的再现,以及笔者强加于小女孩的自己的感受。从中让我们看到你与事件的边界。T:你只能描述场景,不能把你内心的体会和思想强加到别人身上。
(4)案例:从Y咨询师的微信朋友圈上发的,咨询结束后咨客的反馈,让自己体验到温暖的表达,以及有动物陪伴的温暖等一系列的表达中体会Y身上,被咨客所激活的自我体验。咨客的早期孪生移情(你要跟我一体,共同的温暖感)激活了Y内心的孤独和需要温暖的内心渴望。也由此看到Y的自恋和自体发展不足的状况。
T:人与人之间的边界和距离,是人与人之间最美好的东西。
2、ZL的备忘录。
对于这一部分我印象深刻的有:T对于“战斗民族”的来龙去脉的描述。以及ZJ对课程内容的一种理解、思考和表达。
二、课堂主体内容:
1、如何在防御中形成病理性的隔离【分裂—偏执POSITION的空间结构的形成论述】
A、人格的发育与客体关系的建构能力
人格的发育水平高——客体关系的建构能力强
人格发育与关系建构能力的基础有:安全感、信任感、自我定位与自我认同感。自我定位感(有的人在内心的深处有自己都不易察觉的对自我的否认和怨弃,这种“自我否认和怨弃”常常不是那么直接,它有很多的变形。)
小孩子的素质,每个孩子对自我的定位,常常来自对世界的观察和对身体的控制。
举例:用餐时,全家看大洋的舞蹈视频,大洋一个抱脚的动作做错了,她马上改了过来。妈妈说了一句:手错了(之类的话)。让大洋大哭起来,她反问妈妈:“每次都盯着不足,能不能说一些好的方面?”在这样难受的时刻,她又说了一句:“请妈妈到那边吃饭。”
分析:大洋对于别人尤其是家长的肯定的渴望。以及大洋对于自己愤怒的控制。由此引出的:在很多家庭中母亲对于孩子情感的忽视,以及家长在评论、评论孩子、不认同不肯定会被孩子内化。在大洋对自己愤怒的控制这一个点上,我与T有过同样的感受。在笑笑的身上看到了,在某些比自己更加能处理一些关系和情绪的方面。看到儿子超过自己的一些内心品质,我感到很欣慰。
在“自我否认和怨弃”这个点上,我想到了自体心理学中的水平分裂,想到了内疚感。想到了偏执—分裂位相导致的恶形象的剥离与投射等等。这是从来源上来讲这种自我否认和怨弃,而从现象的层面来讲,那就更加形式多样了。
案例:家长为了让一年级的儿子当班长,而专门送礼给老师。家长过于在意孩子的成绩,把儿子锁定在了成绩上。儿子的学习几乎占据了父亲生命的80%。父亲对孩子作业时间超时几分钟等等的过于计较。导致孩子目前的极度厌学。当时T给他们的建议有:三不准:不准打、不准骂、不准讲过分的话。
父母与孩子两代人的对比与思考。曾经的部分70、80后的我们像“野生的人”,父母没有太多的关注和照料。让我们养成了吃苦耐劳和对自己生命的一种担当的意识。我们的孩子比如00后,在这样的时代有各种的代理人的出现,反而让孩子在自我面对、承担力上的急剧下降。我们应该给孩子自我担当的空间。
B、偏执—分裂结构的描述
在早期的客体关系——母子的原生关系中,母亲的人格类型对于孩子的巨大影响。母亲无能为力的焦虑与冷淡,导致孩子的警惕和防御马上就起来了,于是孩子的偏执—分裂结构便开始启动。反过来孩子一要什么就满足他,这也会助长孩子的婴儿式需要。偏执—分裂结构的运行机制变成了非此即彼的两种极端:能满足需要——就是好;不满足我需要——就是坏。
相比起孤独症和自闭症的孩子,他们分离性焦虑不突出。人格也是出于低下的水平,这也导致了,他们的人格的发展非常困难。
偏执—分裂结构,所体验到的客体是部分的;抑郁位相商体验到的客体是统整的。
T:出于原始本能的需要,偏执—分裂位相的启动是必然的。只是母亲的无能为力的焦虑和冷漠会导致有的孩子在偏执—分裂位相上的固化,孩子通过幻想虚拟出活动机制,来保护自己。偏执—分裂位相上都是幻想,只是程度的不同。
C、幻想与分裂
孩子早期的隔离感的突破主要有两个关键期:(1)初中,时期情感等的需要。通过现实关系的调教幻想与现实的边界。(2)高中阶段:自体的进一步发育,男生的肌肉、形体;女生的月经和性发育等等。在这个阶段如果有足够的现实关系介入,有非常棒的恋爱。将促使他们急速成长。
引入场景:DY与PP的对话
你为什么没有孩子? 因为我没有结婚。
你为什么没有结婚? 因为没有找到喜欢的人
你有喜欢的人吗? 有
你为什么不和他结婚? 因为他已经结婚了。
不结婚就不能那个吗? ......
......
当孩子开始基于现实来看人际关系。她尝试去你的观点和自己的观察之间去找一个接口。这些都让我们看到了孩子内心是开放的、不压抑的。她开始对现实感兴趣。
在客体关系建构层面,你的理想化程度越深,客体关系的现实建构能力就越弱。
在原生关系中,因为母亲无能为力的焦虑和冷漠,导致孩子的安全感和信任感不够,恶的形象被内投。因为无法承受这种恶形象带来的不安全感,因此要将其剥离出去。于是通过幻想和理想化来填补和满足自己。
QX:这里的理想化和超我是一回事吗?
T:超我是有等级关系的。幻想程度高的偏执—分裂位相,常常是你都在投射,你完全被你的投射锁定了。
案例:那位与T告别的女来访者。自述结束治疗的原因是,她无法与T建立更进一步的关系。就像她之前与其他几位男性治疗师的情况一样。
QX:是不是理想化越深越不好?
ZXL:看幻想的成份是不是越多。理想化有理想的层面也有幻想的层面。
ZJ:由此想到理想化的三个关键词:幻想、超我、理想
T:在治疗的过程中,与这位咨客建立不了合作,不敢接近她。她理想化的张力太高了。在治疗的第四次就开始与T谈被性侵的经历。在讲述中的流泪、警惕、对咨询师的期待。她太想获得她理想化的情感响应。缺乏现实的检验能力。T的回应:体验到了你很深的悲伤......找一个机会跟它告别。
治疗的转折:在治疗到第7(8)次的时候。一个小时的咨询时间结束,她还有很多需要表达的东西,T没有给她更多的时间,让她下一次接着说。下一次的治疗,她还责怪T上一次治疗为什么不多给她一个小时?她在这个事件上的受挫,以及沉浸于受挫中,导致下一次的治疗很难谈起来。
从这个案例中,我看到了这位咨客在偏执—分裂位上的固着:沉浸于自己的需要满足上,自己已经预感到了咨询师有能力带她走出困境,却因为自己内心的想要与咨询师建立更进一步的关系无法得到满足,而终止了治疗。她被自己的需要牢牢的锁定了。现实层面的成长,无法突破出来。以及在治疗到第7(或8)次时,她的无法避免的受挫后,沉浸于受挫中的时间,也让我们看到了她被理想化张力的锁定程度,以及现实调教能力的不足。
T:幻想与分裂,决定了你关系的建构能力;导致,病理性的隔离。这种病理性隔离,就是弗洛伊德理论中的:防御机制,分裂的隔离机制。
T:当客体关系不能推展时,我们一定要内观自己。客体关系的建构能力一定动用的是人格的力量。
从Z外出学习时对专家的挑剔和负面评论。让我们看到了她在用理想化去看对方,看对方能不能满足自己的功能性。(我的理解是:理想化要求。)
当一个人如果在评论别人时,更多的是不好、坏。那他很可能倾向于一种高功能表达。
是否能进入场景——是现实检验能力的试金石。
T:在咨询中,当我碰到这样的人(负面评论比较多的人),我会说:“你跟我讲讲他好的地方。在那个场景中,你是如何在体验对方的?带着他重新回到场景中。
2、孩子隔离的运行机制与古老的部分客体的认知与体验格式【分裂机制作为一种原始的防御机制是如何将我们停在部分客体的认知水平上的】
在这个点上T首先从婴儿的视觉发展,从最初的20cm的视线范围只能看到母亲的部分身体,最终发展到可以看到完整整体的母亲。来让我们理解部分客体。如果到了成人阶段,你还是盯着局限的部分客体,被其锁定。那么就可以看到它的原始性。在这里T提到了男性作为偏社会性的社会角色,所具备的格局感以及显示的建构能力的必要。同时我也看到了自己常常容易被情绪、以及不安全感和恐惧锁定的自己。那种局限和不开放。
A、最初部分客体的内在映像的形成与满足的早期体验格式
原生关系中新生儿最初对于客体的感知从:乳汁、乳头、乳房、逐渐到完整的母亲的感知。
B、早期的体验格式:满足与防御
当不具备现实建构能力时,启动的幻想机制,进行幻想性的建构。在这个层面上现实的检验能力的两个关键点在于:(1)基于现实的辨识度(自我定位与外在资源。)(2)基于现实的自我定位。
C、投射性认同的运行机制
将内心体验到的恶的、坏的客体——投射到现实中的客体上,并认同对方就是这样的(分程度)。投射性认同巨大的阻碍客体关系的建构。
引入场景:一个妈妈离开5分钟的孩子,在面对对面男人感受到安全与不安全的对比性观察。
一天T一个人去桑拿,在餐厅里看到了一位2岁左右的孩子和母亲坐在了他的对面。母亲让孩子坐在了一个婴幼儿的座椅上,告诉孩子,自己要去取点吃的东西。让自己自己坐在座椅上吃着东西等妈妈。妈妈离开了,孩子自然的吃着食物。当孩子抬起头的时候,他看到了自己的前方坐着一位正在面无表情的盯着自己看的男人(T)。而且孩子发现对方好像一直盯着自己看。这是孩子开始警惕起来。他开始找妈妈!不停的喊妈妈,然后就开始哭起来。斜前方的一位叔叔听到哭声,过来安慰孩子。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目光还是时不时的看向前方的那位盯着自己看的陌生人(T)。直到母亲过来,孩子的情绪才稳定下来,他又开始吃东西了。偶尔眼睛会看一看前方的陌生人,对那位安抚他的叔叔,他却是完全不看一眼的。
分析:尤其是小孩子,在客体关系没有情感的响应时,他会马上启动防御机制。小孩子身上会又原始的自恋和自我,他们不会记仇的,但是判断好和坏,是孩子幼儿期辨识度发展的一个必然和必要的阶段。如果小孩子记仇,那么会是一种投射机制的高功能表达。
判断好、坏是人身上最简单和原始的功能性需要。但如果固着在这样的层面上,不能发展出去,那么它将局限人格的发展。通过它能不能满足你来判断好与坏,是非常局限和狭隘的。
对比中国童话的低龄和低智,《哈利波特》中好与坏的模糊。给了我们更开放的视角和维度去走进一个人。比如电影《哈利波特》中的斯雷弗教授。人物内心的复杂的背后,那些属于他个人的情感历程与故事。
3、退行的表现在成人时期的婴儿化需求的表现与偏执—分裂的空间结构位相之间的联系【分裂的原始空间结构中孩子出现的退行表现,包括躯体化表现,边缘性形成的早期所涉及的分裂机制】
A、人格结构中的历史遗迹不会消失,只会在人格的深处等待着激活与表达。
这种偏执—分裂位上的粘滞的亲密关系每个人都有但程度不一样:要看是处处都有?还是一些地方有?
B、退行与历史遗迹
“古老的历史遗迹”:指古老的原始客体(是没有边界的)——发展出——过渡性客体(有了边界)
C、在身体的维度和精神的维度层面上的不同表达
“身体的维度”:比如身心疾病及躯体化表现。
“精神的维度”:动力和活力的不够,退行对人的拉坠。
引入案例:成人阶段的偏执—分裂位相的高功能表达下的退行表现。
大学女老师,在恋爱婚姻中一次次遭受家暴。却无法走出与丈夫的施虐与受虐的关系怪圈。她与丈夫的关系于她是一种满足她婴儿化粘滞的亲密关系。
l 虚弱感(因为心智、活力、燃料跟不上的虚弱感人人都会有。这里讲的虚弱感是由隔离感造成的虚弱感)。 很多人的心智停滞,就是源于他的虚弱感。比如:看书看不了那就只能先看杂志。或者通过平台来推进阅读。
成人阶段要启动学习与阅读,尤其对于平时没有阅读习惯的人,是一个很难的过程,必须完成一种自我突破。
XJ:仇恨是针对外部客体还是内部?
T:内部。早期感受到恶的形象没有很好的相应他,形成恶的客体,他要剥离内射和内化的恶形象。
T:偏执—分裂,需要很高的自我意识,你才能体验到。
这一堂课,T带领着我们从1、孩子如何在防御中形成病理性的隔离;到2、孩子隔离的运行机制与古老的部分客体的认知与体验格式;再到3、退行的表现在成人时期的婴儿化需求的表现与偏执—分裂的空间结构位相之间的联系。用孩子的病理性隔离——到与古老的部分客体的认知与体验格式——再到成人时期退行性的婴儿话需求与偏执—分裂位空间结构的关系。层层递进的带领我们深入到偏执—分裂位相的源起与发展的进程。这是针对上一次课上大家的问题和困惑的一次量身定做的澄清和深入讲解。非常宝贵的一堂课,通过这次备忘的梳理和回述,让自己更加清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