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 | Mireille302
编辑 | 马冉冉
图片 | 杨菲朵
说到底,我还是一个从来没为自己活过的人,因为自己的胆小自卑和懦弱,我不敢去争取自己想要的。
有的人就这样一辈子,从一个家庭过渡到另外一个家庭,从一个女儿瞬间变成一个妻子、一个母亲。也许在这样的关系过渡中,我们同样能学会承担责任,但我真的没有做好这个心理准备。在我看来,这不过是在利用关系的名义,来索取一份安全感罢了,就算在生活中能培养出爱情和亲情,但作为自己的那个部分,我还是会继续缺失下去。
我突然感到,一个人的自我价值和安全感,不是一份工资,一个房子,或者一个出色的老公能取代的。我也希望自己能有一些可贵的品质,给我的另外一半,给我的小孩,让他们能得到,来自有着健全人格的我所付出的爱和关怀。如果因为我的缺失,而让他们承受一个只会依赖的寄生虫,那是不负责任的。
父母是我最爱的人,朋友是我最温暖的依靠,只是我也需要找到属于自己的价值和定位,我也需要在成为一个孝顺的女儿和一个体贴的朋友之前,是一个完整的自己。
作为80后独生子女,我出生在一个物质和精神都比较富裕的家庭,爸爸是私人医生,妈妈是国家干部,两个人都聪明而且富有理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打拼出不错的事业,也让我们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自我懂事以来,人生就由父母精心安排。
父母都是对自己要求特别严格的人,因此我从小没有考100分就要挨打,暑假和寒假都有具体到小时的学习计划表,务求我一路名牌学校,日后和父母一样成为社会精英。
在小学以前,我和父母的交流几乎为零,父母都在为事业拼搏的阶段,十分忙碌,我被寄放在一个老阿姨家里长大的。父亲对我实施军事教育,不管工作如何忙碌,都会亲自监督我背书写单词。
他也以身作则,当年陪着我背诵的文章,到现在还能倒背如流。妈妈则负责监督我的生活和品德教育,但同样忙碌的她,很少带我出去游玩。每一个周末,我都在语数英的轮番补习中度过,各大名师“莅临指导”,就是为了我能上一所重点中学。
皇天不负父母的祈愿,我终于进入了省重点中学,后来再升入高中部,开始长达6年的学习竞赛。我活在一堆天才和地才里面,埋头追赶,但缺乏方法的我,逐渐与同学们拉开差距,而这一次,不管我如何补习,都无法再赶上去。
父母一度十分焦虑:女儿不是从小就被夸聪明的吗,我们的智力基因也没有问题啊,怎么成绩还是上不去?高三时,班主任对我妈妈说,你女儿要考大学估计很困难了。一向无坚不摧的妈妈居然泪洒当场,我也跟着在一边无助地哭了起来。
在高强度的期望下,我的青春期充满了压力和恐惧,也积累了越来越多的自卑和惭愧。我总是不停地问自己,究竟有什么能值得父母为我骄傲,值得被老师和同学喜欢?一个人自卑的时候,是看不见自己的闪光点。而且内心的恐惧不断在心底蔓延,尽管外界有很多赞美和欣赏的声音,都被自己一律屏蔽,单向接受最负面的信息。
这时,我遇到了一个道士,他断言:“你喜欢的人,绝对不会喜欢你。你不喜欢的人,反而可能喜欢你”。正是这句话,让我彻底地把自己埋到泥土里,再也不敢生出半点念想。
在我耿耿于怀的6年里,面对自己怦然心动的男孩,我从不敢开口表白,只能默默地在心里小鹿乱撞,因为我不敢奢望自己能得到异性的青睐。每一次走廊里和喜欢的男孩碰面的时候,我都默默地低下头,觉得自己五官很平凡,个子也不高,他如何会把我放在眼里?我身边的朋友都那么优秀,他怎么会意识到我的存在?渐渐地,我就认定是没有人喜欢我的。
“没有人会喜欢我,也没有人会在乎我。”我的内在一直带着这个烙印,做什么都不敢放手去拼,那个时候的自己对所谓的梦想,也只是停留在幻想的阶段。对自己想要的东西都搞不清楚,看起来是父母在为我安排,但内在的根本原因却是自己没有自信争取。每当我喜欢的东西和父母的意愿有冲突的时候,我都选择放弃自己所爱的,乖乖听从父母的意见,因为有他们在,我永远不会被日晒雨淋,而坚持自己的理想是需要付出的,需要自己承担后果的。就是在这样的恶性循环下,我过着一种丧失自我的人生。
对于我想要的,如果没有现成的,这个想法就是飘在空气中的气球,被越得不到越想要的风,吹得高高的不着边际,却从未接触过现实的土壤。如果身边有人得到了自己梦想的东西,我就会很羡慕对方有这样的机遇,也从未想过这是别人付出努力得来的收获。
也许相对顺遂的人生,让我以为很多东西都是唾手可得的,父母在我面前也很少展现出为生计发愁,为事业迷茫的样子,一切的一切都像是顺理成章的命运安排。
到后来,我索性埋怨命运,为什么不给我一个理想的人生——生下来就住在城堡,有惊人的美貌,也有公主尊贵的身份。以前天真地以为生活真的有童话般的理想主义,只是自己不够幸运没有遇上。我所忽略的,是父亲几十年如一日对知识的渴求,母亲为工作牺牲家庭的奋斗,而我只会坐享其成,梦想有一天可以中大奖,什么都不用干,只躺着享受。
直到有一天,我开始意识到自己对原生家庭的依赖,已经到了病态的地步,我很害怕自己大学毕业以后,就成为了某个单位的职工,稳定地发展一段时间,就谈婚论嫁。而在这之前,我竟然连水费和电费都不会缴纳,也不知道自己住的房子一个月管理费多少。
这些现实的冲击,让我认真思考自己的定位,自己的价值,自己对于这个社会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我的眼睛里都是家庭给我描绘的景象,我从来没有自己旅游过,也不敢跟父母表达自己的理想。所以快到大学毕业的时候,我做了一个很让父母惊讶的决定:出国留学。
在此之前,他们提到过让我出国留学的想法,我都一概拒绝,我真的没有信心自己可以在国外一个人学习和生活,外面是那么的陌生,家庭又如此温暖,我就算不去留学,父母也会给我安排一份不错的工作,长辈们依然疼爱我,什么都会有的。
但我偏偏痛恨这样的自己,我宁愿去走一条艰难和崎岖的道路,去看看这个世界真实的样子。父母从最开始的惊讶,到怀疑,到支持,最后放手让我自己去尝试,竟然真的被我顺利申请到一所法国的大学。
在留学的两年里,虽然也有半夜哭泣的时候,但也学会在孤独中和自己相处,学着如何倾听自己内在的声音。
在欧洲游历的过程中,我放下了对物质的执著,西方人对生活的热情感染了我,让我知道原来幸福和快乐是很简单的。
每个周末,在自己的小花园里面翻翻泥土;做一些手工的家具;根据自己的意愿来改造房子;就着充沛的阳光,午后到公园的草坪野餐看书,和小狗们在草地上翻滚,夏天到海滩好好地舒展一下身子;冬天一家大小开车到雪山滑雪……
把这些事情都跟着他们做一遍以后,我才发现生活中与大自然好好相处,阅读一本心爱的书,晚上能和朋友聊天喝酒,在旅途上和陌生人交换故事,都是那么地让人放松和欢喜。这种身心的自由,不被房子和钞票捆绑的人生,才是真正值得我追求的。
带着一身欧洲的慵懒气息,我回到了步履匆匆的中国,一开始也有些难以适应,不是气候和水土,而是浮躁的人心。我确定自己不要过那种汲汲营营的生活,没有梦想没有激情,只有不断地赚取很多很多的钱,去满足物欲去相互攀比。我不要。
作为留学生,我原本有些心高气傲,但很快现实的打击让我清醒过来。在找工作的一年中,我被骗过,被忽悠过,被拒绝过。有一次,我去一家外企的采购部面试,经理说:“你了解过自己吗?不要因为这份工作看起来适合自己的专业,别人看着觉得羡慕就来应聘,我遇到过很多像你这样的大学毕业生,到处投简历却不知道自己是否真的适合这个企业,这个职位。在我看来,你不够强势,你更适合做的是秘书和助理这类的工作。”
我感谢这位职场的前辈,再一次提醒我自己要了解自己的需求,而不是盲目地跟从社会的潮流。而怎么了解自己的优势,长久以来自我评价如此低分的自己,又该如何客观地看清自己的优势和劣势?
为了了解自己,我开始学习占星。随着对自己了解的加深,我才幡然醒悟,这一路的成长,我是如何地低估了自己,被教育制度所否定的思维方式,其实正是我应该专心发展的领域。
看着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特长,我觉得自己的恐惧感正在逐渐减弱,自信感在慢慢增强。内心那个不断鼓励自己的声音,也在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尤其是在刚开始工作的一年里,我用自己的热情和积极去完成工作,得到了认可,也逐渐培养出来成就感,这让我更懂得相信自己。
工作的时候全心投入不会困倦,偶尔空闲的时候我也能自得其乐。周末大家都回家了,我一个人在宿舍也不觉得孤单。看着银行账户上始终低迷的数字,我居然也能挤出请爸爸妈妈吃饭的钱,偶尔还买点礼物送给闺蜜们。
待业那一年的等待和彷徨,让我放下了心高气傲,也彻底摆脱了海归就该出入高级写字楼,月入至少一万,穿金戴银,满口专业术语的刻板想法。
我在乐观、自信、沉着中度过了9个月的时间,在最后一刻,我又短暂性地回到了那个彷徨、恐惧、动摇的原点。于是我更相信自己的推测,人生活的轨迹都是圆形的,当你回到了熟悉的原点时,很多曾经翻越过的障碍,又一次重现在你的眼前,那些熟悉的情绪让人好沮丧,我为了战胜它们曾经所做的努力,难道都白费了?
其实不是的。
人的轨迹是一个类似旋转楼梯的圆,从高空俯视下去只有一个圆,但其实每一个相似的原点,都是起点。只要勇敢走下去,我们就像DNA的模型一样,螺旋式上升。
那些似曾相似的原点,其实是我们天性中的弱点,如果你一直逃避它,那你将在未来无数次的回归中,不可避免地重复性犯错,掉到一个个老旧的模式里面走不出去,让人生显得总是困境。
但如果你努力去接受它,知道自己有这个弱点,并且尽力去修正和演化,那么在往后的岁月,再一次遇到,它就像一位老朋友,你熟悉他的性情,知道如何与他相处,而不是远远看到就躲开。
人之所以不可避免地重复遇到某些困难,是因为我们需要很多个机会,去锻炼自己的意志,在有所收获以后,还要再一次迎来考验,巩固我们的信念。
今年年底,我又一次站在了职业生涯的十字路口,这一刻我真的很彷徨,正如一年前的自己一样。当时错过了好多好多的机会,而这些机会成了日后我在懊恼和绝望时,压倒我的最后一根稻草。我每一次的恐慌,都在把自己推上万丈深渊的悬崖边,好像不成功就要摔得粉身碎骨。于是,我迟迟踏不出那一步。
人的恐惧,真的会因为丰富的想象力,而成为大规模的杀伤性武器。
回头再看,我深深感受到,过去的自己一直在为别人而活,为了多年为我付出的父母,我选择当一个乖巧听话的小孩;为了那些我喜欢的朋友,我选择当一个很好的聆听者;为了网友,为了陌生人,我一直都在努力做一个让别人喜欢的人。虽然自我意志不断在觉醒,但真正为自己而活的日子,其实没几天。
我不断地思考,自己的价值到底在哪里?似乎这辈子投生为人,只会成为一个女儿,一个朋友,一个某某某的谁,而不是我自己。
我很佩服那些从小就懂得为自己争取的人。我太胆小了,总觉得离开了父母和朋友活不下去,所以才紧紧抓住他们不放。但其实,他们从来没有给过我压力,是我一直不敢相信我可以靠自己而活。直到今天还是如此。
说到底,我还是一个从来没为自己活过的人,因为自己的胆小自卑和懦弱,我不敢去争取自己想要的。我清楚知道,这就是为自己找一个借口,拿“这个不是我想要”的做理由,继续委屈和放逐自己。
但我的灵魂,却被拘禁在身体和亲密关系的笼子里面,找不到挣脱的出口。其实,我不需要不食人间烟火的生活,我只是在找一个平衡点,如何依靠自己生活的同时,也能继续做自己喜欢的事。幸好,在我冲动做出决定之前,我总算是寻找到了自己很有兴趣的方向,也很庆幸自己还是保有这份任性。
我庆幸自己年轻的时候出走过一次。从小一直享受着来自家庭朋友师长的照顾,就像一件温暖的裘皮大衣,紧紧地裹覆着幼小的我。我十分感恩,但我很想知道,自己脱下了它,还能不能活着?就像在安全港湾一直栓得很紧实的小船,虽然还是有微微的波浪,却从未体验过在大海中的惊心动魄。
有的人就这样一辈子,从一个家庭过渡到另外一个家庭,从一个女儿瞬间变成一个妻子、一个母亲。也许在这样的关系过渡中,我们同样能学会承担责任,但我真的没有做好这个心理准备。在我看来,这不过是在利用关系的名义,来索取一份安全感罢了,就算在生活中能培养出爱情和亲情,但作为自己的那个部分,我还是会继续缺失下去。
我突然感到,一个人的自我价值和安全感,不是一份工资,一个房子,或者一个出色的老公能取代的。我也希望自己能有一些可贵的品质,给我的另外一半,给我的小孩,让他们能得到,来自有着健全人格的我所付出的爱和关怀。如果因为我的缺失,而让他们承受一个只会依赖的寄生虫,那是不负责任的。
父母是我最爱的人,朋友是我最温暖的依靠,只是我也需要找到属于自己的价值和定位,我也需要在成为一个孝顺的女儿和一个体贴的朋友之前,是一个完整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