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DeFi 的火热,以太坊的交易手续费也随着大幅上涨,各类基于以太坊网络开发的DeFi 项目使得整个网络拥堵不堪。相比之下,一些主流的基于 PoS 机制的公链在 2020 年并未能够借助 DeFi 的发展提高自身的热度。
相较于POW共识机制需要锁定“硬件”产生算力,POS共识机制则需要锁定“资本”达成共识。理论上PoS共识机制的通证是可以100% 完全质押于其网络,但是在达到网络安全的同时必然造成流动性减少,从而阻碍了以通证抵押为基础的DeFi 生态的发展。
例如,根据MINTSCAN 数据,Cosmos 的质押率高达 64% ,意味着其流动代币仅占 36% ,通证的流动性大幅降低。且 Cosmos 等从网络里赎回代币需要 21 天的时间,二级市场的波动可能直接导致了很多质押者(staker)的法币本位亏损,且长时间内无法从市场获取到资金,从资本效率来说是很低的。
例如,OnlyChain 的质押率也是相当高,目前可流通的仅300万币左右,从质押网络的解锁时间是根据单笔质押量所占的区块数量来决定,每2秒出一个块,从而可以计算出大概的解锁时间,从资本效率来说相对较高,相对Cosmos而言较为人性化,尽管时间可以自由设定,但是也存在流动性减少的问题。
方案:影子通证
至于如何释放被质押代币的流动性,各大开发社区形成了一套解决方案,即发行一种类似债券的质押凭证且第一时间返给抵押者,从需求端解决“解锁期”的等待和收益,用2020 年上半年日渐成熟的 DeFi 产品框架来嵌入其他POS公链解决其被质押资产流动性问题。
举个例子:OnlyChain是目前市值较低的POS区块链,近3亿美金的估值,根据区块浏览器的数据,截止 12月5 日,有近 60% 的 only被质押在网络中。想象一个场景:根据OC系统的质押经济模型,如果长期质押的验证节点被允许借出30%到70%的质押资产,但是是以合成资产的形式。我们暂时称之为only1,且only1等于其初始市价为验证节点获取短期流动性。之后验证者为了收支平衡,需要收回他的质押回报+出块奖励,需要only1来回购only,这种“合成资产”我们称之为“质押衍生品”。合成的only1就是一种所谓的质押生息代币,它代表着未来在规定时间内持币生息的凭证,并能积极地融入各类DeFi 应用中,这种设计可以大大提高 PoS 类的智能合约平台的流动性。
Staking + DeFi 衍生品设计的利与弊
如果在staking 过程中有较为成熟的衍生品,类似质押生息代币模式,对于验证者,可以获取流动性(资金)来偿付开支;对于普通用户,无需理会复杂的质押委托过程,直接可以在二级市场获取合成后的生息数字资产,对于 PoS 公链的复兴来说是很有意义的一次尝试。而伴随着2020 年各类 DeFi 协议的迅猛发展,复杂的链上衍生品被市场认可逐渐成为可能。
目前DeFi 借贷协议中常用的设计是通过抵押数字资产铸造稳定代币,如果抵押者无法偿付抵押金时会被清算。与之类似,质押衍生品允许节点通过被质押资产获取假设很多验证节点在同时对其被质押资产借贷时,那么整个 PoS 网络的安全将会与每个对其进行质押借贷的验证节点的违约概率相关。
简单的说,如果PoS 公链大规模的进行质押资产衍生品化来获得流动性,那么同时他们也将抵押贷款注入整个系统。好处是验证者们提高了资本使用率 , 但是如果该网络的借贷标准较低,违约会引发清算从而大大降低 PoS 网络的安全性。
所以在此类协议的设计中,需要仔细地设计衍生品定价函数,在流动性和网络安全性之间取得平衡,这些想要获取流动性的验证者到底能借出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