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做美食就和过日子是一个道理,若是能把常见的吃食做出不一般的味道,那就一定能让简单的生活也充溢着满满的幸福。饮食这东西好奇怪来着,山珍海味虽然好吃却没法长久,家常便饭却可以细水长流。实习的那会,经常被客户请,天天海吃海喝的,最后还是顶不住,恨不得找些借口回家吃饭。 看过那本从小爱吃的60道菜,等到我想跟着做,看来看去好象都选不出一款来学。感觉道道似曾相见。 当然在家是不可能有60道菜来选的。
啥是家常菜,家里经常吃的菜,这么直译过去,却是八九不离十。
曾祖母是这么做的,奶奶也是这么烧的,于是妈妈也是这么跟风的。这样传到我。我得到真传了吗?
不要问我为什么这么烧,是习惯了。家里就是这么烧的,也是这么吃过来的。
美食,那一座解不开的迷宫
想想煮一餐是多么费事的事。先去买菜,买菜回来,淘完米,放进电饭煲煮饭,然后开始收拾菜。我一般两三天买一次菜。开始第一道工序,把今天要做的菜先整理出来,不紧不慢开始做。另外第二道工序把明后天的菜洗干净切好,用保鲜膜装好,放入冰箱。下次煮的时候就方便多了。做完,一边开吃,一边用盘子装好菜,让它凉一会好拍照,摆盘什么的。有时候装了发现这个盘没有想象的效果好,又拿新的装,这么一来一会又要多洗一个盘子。等一切都弄完了,还要把地板洗一下,七弄八弄的,再洗个澡,拖个地什么的。一晚上就什么也不想干了。买菜更是件烦恼的事,经常在菜市场一副茫然状。
我是喜欢乱逛的人,尤其是一个人出去的时候,却不喜去菜市场。 一到下班的时候,坐39路车直通菜市场,那是一座解不开的迷宫。我是最怕去菜市场买菜的,去之前总要盘算一番,已经在我的脑子跑出来的菜单,临了临了总会变卦。靠海边的城市,市场里自然少不了鲜活之物,或海鲜、或河鲜。光虾呀蟹呀就有很多种,更不用说那些海鱼了。水里游的活物占很大比例。新鲜的海产在阳光折射下光鲜有光泽。它们时时跟我招手,往往买了这个,还眼馋那个,只能暗自叹口气,明天再吃那个吧。
我一般不对别人做的菜说三道四。一朋友问我拿手菜是什么,乖乖说我没有拿手菜,倒不是谦虚,每道菜都有失败的可能。就拿最最简单的白灼虾好了,这也可能失败啊。怎么失败? 我给煮老了,起锅慢。一般做菜都是边做这个,边准备那个的,一不留神就完蛋了 。中餐很容易就失败了,还有我经常会忘了,煮焦的事时有发生。还有一个就是放咸了,一次感觉淡,再下一次就完蛋了,量很难掌握,一开始把握不准就会接连几次把握不好。
锅碗瓢盆变奏曲
我特别喜欢漂亮的锅呀,碗呀,盆啊。我总是孜孜不倦的收集各式各样的碗盘,最终是一堆堆在橱里,难以收拾。
搬家的时候,特别买了一整套的碗筷。
后来才发现这是错的。
再美的东西也有审美疲劳的一天。何况我拿它拍美食。
如今,我的厨柜收满了碗啊盘的。
说说我家的铁锅吧,这会我记不得是啥牌子了,也好,省得做广告。
用了许多次才知道锅啊,用铁的好,或者说用厚的好。
当然也不能太厚,太厚意味着太重,象我这个连毛巾都拎不干的人这是件大事。
应该选择不能太薄的锅,受热均匀,做起来的菜才不会里没熟,外面焦。
我还买了一个日式的平面锅,方形。用来做厚蛋烧,煎饺,煎饼,煎鱼.......最方便啦后来想再买一个就再也没有那种可以直接壁挂小小的方形锅了。
从没想过有那么一天会跟它们亲密接触,读书上学那会每天干的家务活就是洗碗、洗碗......
这真关系到全家大事啊,谁愿意洗碗啊。
洗碗要是洗个碗那也就算了。还得洗相关的锅啊,灶啊,那抽烟机洗不洗,虽然不用每天隔段时间也得洗不是吗?
谁说我不累来着?
我也烦啊,过程好烦啊。
可是结果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