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朝圣》
【英】蕾秋·乔伊斯 著
《一个人的朝圣》自出版以来,获奖无数,被翻译成30多种语言,全球销量突破百万册。
这本书的温暖与力量,让无数人心生感动,让平凡的旅程变得不再平凡。
书中的故事发生在英国的一个乡村小镇,一个退休老人哈罗德·弗莱,在收到一封意想不到的信后,开始了一段非凡的徒步旅行。
他历时87天,徒步627英里,最终抵达贝里克郡,与身患癌症的朋友奎妮见了最后一面。
在路上,哈罗德回溯自己的过往,勇敢直面自己家庭的遗憾,儿子的离世,夫妻的隔阂,对朋友的愧疚。
他重新审视自我。
接受不能改变的,放下伤痛,走向了真正的自己。
懂得这三点,才是真正的成熟,才能从容无憾地过完一生。
01.不要等待,主动出击
哈罗德与妻子莫琳在舞厅相遇,一见钟情,他们彼此深爱,很快就结婚了。
莫琳把全部的注意力全都放在他们的孩子戴维身上,对哈罗德渐渐冷落疏远。
莫琳更是无法忍受哈罗德的沉默寡言,常常抱怨他不求上进,懦弱平庸。
为了维持家庭生计,哈罗德一直在一个酿酒厂工作。
他在这里工作了整整45年,直到他65岁的时候,他退休了。
这么多年,除了上班,哈罗德没有做过一件自己想做的事,也从没想过要为自己做些什么。
四月的一个清晨,空气中弥漫着洗衣粉的香气和新剪草坪的清新味道。
哈罗德像往常一样,坐在厨房的饭桌前,准备吃早餐。
然而,这个平凡的早晨却因为一封意外来信而被打破。
这封信来自奎妮,一个与哈罗德失联了二十年的老朋友。
奎妮在信中告诉哈罗德,她身患绝症,正在贝里克郡的一家临终关怀医院里度过最后的时光。
这封信勾起了哈罗德对过去的回忆,也促使他做出了一个看似疯狂的决定——步行前往贝里克郡,去见奎妮最后一面。
他固执地决定用步行的方式去贝里克郡。
他认为只要自己还在路上,奎妮就能一直有活下去的信念。
莫琳并不看好哈罗德。
面对妻子的质疑,哈罗德没有退缩,他第一次觉得,这是他该做的事。
于是他出发了。
路遥曾说过:
“生活不能等待别人来安排,要自己去争取与奋斗,不论结果是喜是悲,但可以慰藉的是,你总不枉在这世界活了一场。”
人生不能等待,而是要主动出击。
我们每个人都渴望过得充实,但如果总寄希望于别人安排,注定错过太多。
生活不易,喜与悲都难免,但这仍需要我们全力以赴,哪怕结果不尽如人意。
正如尼采所言:
“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
生命的意义,在于你是否真正努力过。
努力争取过,哪怕失败,也不会遗憾,因为他们活得真实而勇敢。
02.去改变,去努力争取
书中有一句话:
“去接受一些你不了解的东西,去争取,去相信自己可以改变一些事情。”
哈罗德从小镇金斯布里奇开始,跨越了英格兰的乡野。
他没有带任何行李,只穿着一双胶鞋,身上仅带着一些零钱和信用卡。
在加油站休息时,哈罗德遇到了一位年轻的加油站女孩,她对他坚定的信念表示了钦佩,并鼓励他继续前行。
这个小小的支持成为了哈罗德继续前行的动力。
但随着他越走越多,哈罗德的身体和精神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他的双脚开始起泡,腿脚酸痛。他有时也会考虑到自己的身体情况,想过要放弃步行,去搭车。
后来,他遇到了一位骑自行车的年轻母亲。
这位母亲带着她的孩子,坚强地面对生活的挑战,她的乐观和坚韧深深打动了哈罗德。
哈罗德也感受到生命的脆弱和珍贵。
哈罗德突然意识到,自己一直以来对生命的消极态度是多么可笑。
他决定不再逃避下去,而是勇敢地面对生活。
最后,哈罗德终于抵达了贝里克郡,见到了他的老朋友奎妮。
“人之所以不愿改变,是因为害怕未知。但历史唯一不变的事实,就是一切都会改变。”
我们渴望更好,却害怕改变。
未知容易让人感到不安,因为我们无法预测结果。
但唯一不变的,其实就是变化本身。
无论你愿不愿意,时间都在推动一切前行。
亚里士多德曾说:
“变化是永恒的本质。”
与其抗拒,不如顺应。
每一次地改变,都是成长的契机。
迈出那一步,也许会遇到风雨,但更有可能看见一片新的天地。
勇敢面对未知,才能在无时无刻的变化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
03.放下执念
在去往贝里克郡的路上,哈罗德常常想起曾经的一幕幕。
他小的时候,父亲酗酒对他不管不顾,母亲也离开了他。
这导致他的性格懦弱又胆小。
等到他的儿子需要他的时候,他也是这样选择漠视和逃避,最终导致儿子失去了生命。
还有,哈罗德一直都不敢面对的奎妮。
20多年前,哈罗德在公司,不小心打翻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纪念品——一瓶价值不菲的酒。
当时因为害怕失去工作,哈罗德始终都没有勇气承认自己的失误。
奎妮站出来,说是她在打扫时不小心碰到的。
奎妮替哈罗德承担了责任。
一直到20年后,哈罗德也对奎妮表示过感谢,他一直在逃避面对这件事。
想起这些,哈罗德心如刀割。
他决定,不再让自己沉浸在这无尽的痛苦与自责里。
他坚定的走到贝里克郡,去见奎妮,弥补自己的过错。
《了凡四训》:
“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往后种种,譬如今日生。”
过去的种种经历,无论成功还是失败,都像昨日之事,已经结束。
重要的是今天,你如何从新开始。放下过去的包袱,才能轻装前行,真正活在当下。
人生最难的,是与自己的过去和解。
不执于过往,才能不被悔恨和执念拖累。
正如哲学家塞涅卡所说:
“只要还活着,每一天都是新的开始。”
每个人都有机会从今天重新出发。
写在最后
书中写到:
“我们都有过去,都有遗憾,但发生的事情无法更改,好好珍惜当下,才能不负未来。”
唯有学会“接纳、改变、放下”,才能真正释怀一切,成全自己,活出生命最好的状态。
接纳,是接受无法改变的事实,放下执念,坦然面对。
面对困境时不放弃希望,主动寻找突破口。
学会与过去和解,告别不必要的负担。
愿你在接纳中找到平静,在改变中找到力量,在放下中找到自由。
愿你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点个在看,与书友们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