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农业博物馆前,我曾暗自设想过展品模样,而最让我期待的,是亲眼见见那 7500 年前的粮食 —— 历经岁月沉淀的谷物,光是想想就让人动容。作为国家一级博物馆,这里果然没让人失望。
一进大厅,便能看见气势恢弘又带着几分可爱的上古神话人物雕像。我推测这些应是伏羲、神农、黄帝、嫘祖与大禹,若对那段传说不熟悉,怕是难能对号入座。
四周壁画上,我惊喜地发现了荷花形象,虽没看懂其中寓意,却丝毫不减心头的愉悦。
展厅里的新石器时代文物格外有意思:石球与砺石朴素无华,不禁好奇 —— 若我们普通人偶遇,恐怕定会忽略;而双耳罐、单耳杯上的纹路满是时尚感,不知该说先民审美超前 “后现代”,还是我们如今的创新仍有局限。
一旁还原 “男耕女织” 原始生活的场景里,虽能想见当时生存条件恶劣,但人物脸上的笑容,却让人感受到他们乐在其中的状态。当看到那几千年前的粮食重见天日时,更是忍不住感叹大自然的神奇。
寂静的展厅里,突然涌入一群身着校服的学生,三三两两结伴而行。交流后得知,这是学校组织的假期实践活动。此前网上见过历史课到国博现场教学的视频,现实里也常遇去中国美术馆写生的孩子,如今亲见这些学生,没有别的感慨,只是琢磨着让孩子愿意走进博物馆,其实有不少方法。
整个布展顺着农业发展历程展开,因此能清晰看到农具与耕作方式的演变。比如汉代的 “二牛抬杠” 耕作法,我小时候似乎还见过。
除此之外,农业科技的发展也是重头戏:各类农业丛书的编纂与推广,传承着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
而水利工程与水力利用,更是我们民族的骄傲 ——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修筑水利工程的国家之一,古代先民还利用水流动力发明了多种水力机械,开启了人类使用自然动力的先河。
农业的范畴远不止这些:畜禽饲养与兽医技术、池塘养鱼与相马术,都是由来已久的技艺。谈及农业发展,更不能不提我们这代人见证的重要历史 ——2005 年,农业税条例正式废止,“交公粮” 从此成为过往。
在现代化农业展厅,我还遇见了一种新奇创作 —— 麦秆画。这种中国民间剪贴画始于隋唐,与剪纸、布贴同属剪贴艺术,因做工精美,曾一度成为皇家贡品,让人眼前一亮。
农业博物馆占地实在是太大,在各个展厅间奔跑时还偶遇了荷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