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考入北大的寒门女孩王心仪和她写的《感谢贫穷》刷屏,文章真诚朴实充满正能量,网友纷纷留言点赞。
然而,更吸引我的是她妈妈,文章多次提到她和妈妈的相处,看完以后,不禁深深感叹:这样大格局的母亲,才能培养出如此优秀的孩子。
我们常说“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其实父母就是孩子的第一起跑线。父母的格局决定了孩子的未来。
到底什么样的格局才能成就优秀孩子呢?
1长远的眼光
王心仪在文章中这样描述自己的母亲;
我来自一个普通但对教育与知识充满执念的家庭。母亲说过,这是一条通向更广阔世界的路。从那时起,知识改变命运的信念便深深地扎根在我的心中。
母亲早早的教我开始背诗算数,以至于我一岁时就能够背下很多唐诗。来自真理与智慧的光明,终于透过心灵中深深的雾霭,照亮了我幼稚而又懵懂的心。贫穷可能动摇很多信念,却让我更加执着的相信知识的力量。
对于一个生长在农村的普通劳动妇女,能够坚守“知识改变命运”是多么弥足珍贵。
在重男轻女的思想灌输下,在家庭经济条件拮据的情况下,能够让女儿上学的父母,眼界绝非一般常人。
记得我上大学时,同宿舍的一个女生H就来自农村,她是她们村第一个大学生。毕业时她说:我是我们村年龄最大的剩女了,像我这个年纪早就结婚生子了。
H父亲早逝,母亲把她和姐姐两个人拉扯大。那年夏天,邮递员把录取通知书送到H家,母亲喜极而泣。
村里也有人劝H母亲,女孩子家读完高中很不错了,可以找个工作许配人家了。
母亲坚持要送H上大学。她找到村支书,请求全村的帮助。
母亲卖了一头老母猪,加上全村人的捐款,终于圆了H的大学梦。
四年期间,H勤工俭学,申请助学贷款完成了学业。她说:如果不是自己母亲的全力支持,自己根本就走不出她们村。
每次提起母亲,H都说,感激母亲长远的目光。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思维影响着孩子的品格。
父母认为知识改变命运,孩子才愿意踏上勤为径的书山和苦作舟的学海。
如果父母坚持读书无用、阶层固化,孩子如何会在学业上努力?如何愿意在人生中拼搏呢?
有格局的父母永远相信孩子能挣脱牢笼,打破阶层,逆风翻盘,向阳而生。
2心态的培养
帮助孩子指明了道路,这远远不够,还要给孩子心灵的滋养。
寒门学子奋力向上爬的时候,阻力重重,父母给不了经济上过多的支持,却给了孩子丰厚的精神食粮。
《感谢贫穷》中提到这样一件事:
农人们都知道,播种的时候将种子埋在土里后重重的踩上一脚。第一次去播种,我也很奇怪,踩得这么实,苗怎么还能再破土而出?可母亲告诉我,土松,苗反而会出不来,破土之前遇到坚实的土壤,才能让苗更茁壮地成长。长大后,当我再次回忆起这些话,才知道自己也正是如此了。
王心仪被同学嘲笑穿衣破旧时,母亲安慰她“不要理他,踏实做事就好”。
母亲用农家人特有的智慧鼓励着女儿奋勇图强,她没有给女儿一个富裕的家庭,却给了女儿强大的内心。
稻盛和夫曾说过,在改变自己心态的瞬间,人生就会出现转机。
人生在世,不如意者十之八九。面对不如意,孩子会痛苦甚至动摇,父母的态度决定了孩子人生的走向。
你笑,孩子会跟着你一起笑,世界也会对你笑;
你哭,孩子跟你一起哭,世界依然在笑。
正如丰子恺所说,
既然无处可逃,不如喜悦。
既然没有净土,不如清心。
既然没有如愿,不如释然。
有格局的父母会为孩子建立强大的内心力量,鼓励孩子不为逆境屈服,越挫越勇,笑对苦难。
3身教的带动
《感谢贫穷》一文中提到了几个细节:
母亲现在仍穿着二十年前的校服。
一家人的日常花销靠着母亲精打细算,勉强收支相抵。
母亲送姐弟俩上学,当时到乡里的路破得不成样子,水泥板碎成一片一片,走起来坑坑洼洼,一到雨天还会积很多水。可母亲每次接送,从不误时。
寥寥数笔,刻画出了一个自强自立、乐观向上的母亲形象。即使家境贫寒,也不轻易向别人伸手。即使路途坎坷,也不会以此为由降低要求。
想起了《芈月传》中的剧情:
芈月母子流落燕国苦难之地,觐见燕王时,尽管寒意袭人,但芈月“端然而立,仪态丝毫不乱”。
赢稷见母亲如此,也忍着寒冷“昂首前行”。即使有侍女送上暖手炉,他也礼貌拒绝,因为“不敢在君前失仪”。
正因为芈月的坚强淡定,造就了公子稷的沉着冷静、智慧果敢。
而后,赢稷在政治军事诸方面建立了卓越的功勋,成为秦国在位时间最长的君王。昭王时代是秦国发展史上最重要的决胜时代。
父母的身教影响了孩子一生,因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偶像。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和孩子的朝夕相处中,父母的言行举止对孩子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斯曾经说,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父母如镜子一般,什么样的父母照出来什么样的孩子。若要孩子强,父母焉能弱?
有格局的父母一定是孩子的榜样,健康向上,永远在路上。
贫穷、困境不一定值得感谢,但是父母的教育让孩子终生铭记。
每个优秀的孩子背后都有一个大格局的父母,愿你的格局能给孩子的人生一个满意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