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赋欲丽唯修辞

    “文本同而末异。盖奏议宜雅, 书论宜理,鉻诔尚实, 诗赋欲丽。" 语出三国魏文帝曹丕的典论。诗以辞藻风采见长, 内涵精美修辞, 韵味浓郁芬芳。下面逐件拈来把玩赏析,见识什么叫“妙手著文章"。

    请看“落花有意随流水,流水无情去不回." 乍读很平常, 其实有意思。仅此十四字,已经暗藏比拟修辞和蝉联修辞。句中"有意"和"无情"是人性化的描述, 拟人更能融入情感。下句首接上句末的"流水", 属于蝉联修辞。唐人张谓诗句"世人结交须黃金,黃金不多交不深."也是蝉联,而且串连其意承上启下互为因果,更显妙用。

    再讲返比拟修辞, 比拟有拟人、拟物、拟声、拟状."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三国曹植就是如此拟物拟状作诗。文采来自平凡, 高于平凡。 委腕惹人猜,魅力悠然生。

    教化、晓理、劝喻忌直言啰哆,不管口才几好,也勿重复口吻。但是,写文章有时需要反复。作者为了突出所说, 故意强调一字半词,引人注目多望一眼."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唐诗人罗隐此詩,真的用心良苦,既反复又对仗,一举两修辞。

    反复出现的现象,使人记住它.然则夸张的效果也同工异曲。夸张是离谱的,够刺激,许多人用于抒豪情, 泄气愤:"十里白云如堕海,半天红叶欲烧楼。"可见宋人曾巩的机心,夸张语中藏比喻。修辞不必分得太清楚, 混合活用于无声无息中, 消去人工饰痕,方显妙手著文章。

      比喻常常打比方,化繁为简, 帮你作文生动。《坛广贤文》用得最多, 一物喻一理,度人细无声。例如“人生似鸟同林宿,大限时来各自飞."另"渴时一杯如甘露,醉后添杯不如无." 艰深的道理顿时明白了几分。比喻与对照相似。

      对照修辞即对比。以一分为二的手法,揭示事物的本相。两者对比,造成冲突,很有感染力。举晋.阮籍句为例:"朝为媚少年,暮作醜老头."又如:“贫居闹市无人识,富在深山有远亲."  我们可以从中领悟作文的真谛。除了对照, 还有反问修辞。请看红楼梦这句:“谁家秋院无风入, 何处秋窗无雨声?" 就是了。

    总之, 修辞之多,举之不尽。好诗并非靠粉饰, 更看重内容,尤其是作者的宗旨。诗意美如画,  始惹人喜爱。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一 仿拟 1.仿拟的结构类型 (1)仿词语 (2)仿句子 (3)仿语篇 2.仿拟的修辞功用 (1)增添语言的幽默情...
    fe9d8362e0e8阅读 10,005评论 0 11
  • 修辞与语境 一、语境是什么?语境:语用活动的环境,简称语用环境或语境,主要包括交际对象、表现对象、时空环境、社会文...
    fe9d8362e0e8阅读 11,098评论 0 17
  • 一、表达技巧主要包括: ①表达方式 (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②表现手法 (托物言志、侧面描写、正面描写...
    北溟鱼_0ba3阅读 6,861评论 1 11
  • 主讲/ 荒岛 这一讲我们讲诗词的修辞方法 凡摆弄语言的朋友都知道,语言学的三门功课:语法、修辞、逻辑。 语法——管...
    舞蝶儿阅读 5,854评论 0 5
  • 细雨朦朦秋意凉 一重烟水两茫茫 春风不解离人意 伊人月下空对窗
    慕春遥阅读 1,469评论 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