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沐丹青
同事说他对孩子发脾气了,还忍不住打了孩子两下,但冷静下来又觉得自己太冲动了,看着孩子不高兴了大半天,感觉很难受。
“你当时为什么发脾气啊?”我问他。
“他看电视离得太近,我看到就让他远点,没想到他不仅不听还对我嚷嚷,所以我一生气就骂了他几句,看他哭哭啼啼心烦又忍不住踢了一脚。”
“都八九岁了你还打他,自然不好。虽然你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这可能让孩子心理产生创伤。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你要学着做好情绪管理。”
“情绪管理?”
对,就是情绪管理。我们生活和工作中往往注重时间管理、企业管理、金钱管理,但是却往往忽略了与我们生活最为密切相关的情绪管理。
情绪管理是什么?指通过研究个体和群体对自身情绪和他人情绪的认识,培养驾驭情绪的能力,并由此产生良好的管理效果。自我情绪管理就是认识自己的情绪,驾驭自己的情绪。
对着孩子发脾气,在你造成的这种高压环境下,孩子很难心平气和地思考“自己哪里错了?爸爸妈妈为什么这么生气?我到底该怎么做?”这些问题,他的关注点永远集中在你的语气用词和情绪上面。
你可能会疑惑:好好跟他讲道理他不听,火就噌噌地上来了,哪有理智可以去压制。可是事后却又后悔不已,干嘛这么管不住自己,看把孩子吓得心惊胆战。
对坏脾气的认识是做好情绪管理的基础,认识到吼叫孩子不对,再进行情绪管理就容易的多了。
很多事情提前给孩子制定规则,让孩子有章可循。当错误行为发生时,让孩子自己先对照规则找到自己不对的地方。
一个劲的打骂会让孩子产生“抗体”,你怎么打骂都不听话,即使当面点头反过身又犯。
每个人在生活中都要应对方方面面的事情,复杂的生存环境决定了我们每个人都无法避免负面情绪的产生。特别是孩子做错事情又不服从教育的时候,心里一团火就上来了。对于全职妈妈,每天面对的都是孩子的吃喝拉撒睡哭闹玩,恨不得长出三头六臂来,脾气免不得大一点。
脾气上来的时候,家长要赶紧问自己几个问题:
这点事情值得吗?吓到孩子怎么办?一旦发脾气孩子可能受伤害,我会不会后悔?有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心里的愤怒往往就消失了。
孩子做错事情的时候要选择最能让孩子认识到自己问题所在的教育方法,而不是快速消除错误行为,当然有危险的行为除外。
有时候不知道该怎么处理孩子的哭闹,又确定自己一说话就要大声吼叫,不如采用“冷处理”。有时太过在意孩子的情绪反而会让孩子“得寸进尺”,不理不睬反而让孩子自觉无趣,停止错误行为和哭闹。在确保孩子安全的前提下,坐在能看清孩子的地方,梳理自己的情绪,也让孩子发泄他的情绪。
不要觉得哭闹等情绪就是无益的,是必须立刻制止的。
你可曾想过,孩子也需要疏导发泄情绪,憋在心里可能会影响身心健康,发泄完情绪反而舒畅。有时候我们心里不舒服,大哭一场,骂两句,再大睡一觉,感觉很放松。有时候孩子内心不舒服也需要哭嚎两嗓子,给他空间和时间可能是家长最好的选择。
如果孩子的哭闹让你心烦意乱,也可以用疏导自己的情绪和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同时进行的方法来解决。
比如撕纸片,找一个很大的纸,慢慢地撕成一点点的小碎片。边撕嘴里边念叨:“真好,真好。”孩子听了可能忘了自己在意的事,也加入和你一起撕纸,你的情绪也得到发泄,一举两得。
孩子是天使,也是“魔鬼”,他们的理智还不足以控制自己的行为,难免做错事,发脾气,哭闹。想要正确处理孩子的“状况百出”,前提就是做好情绪管理,不然太过情绪化有可能会做出伤害孩子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