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当我们认真地评价艺术时,所用的标准和科学上的标准有共通之处,那就是不依据现世的利害得失,只论其对不对(科学)、美不美(艺术)。此种标准我称为智慧的标准。假设有一种人类之外的智能生物,我们当然期望它们除了理解人类在科学上的成就之外,还能理解人类在艺术上的成就,故此,智慧就超越了人类。有些人会以为人类之外的东西能欣赏人类的艺术是不可能的,那么我敢和你打赌,此种生物在读到尤瑟纳尔女士的书时,读到某一句必会击节赞赏,对人类拥有的胸襟给予肯定;至于它能不能欣赏《红楼梦》,我倒不敢赌。但我敢断言,这种标准是存在的。从这种标准来看,人类侥幸拥有了智慧,就该善用它,成就种种事业,其中就包括了文学艺术在内。——王小波《沉默的大多数——跳出手掌心》
在现实之中,我们时常会讽刺这样一些人:本来出身平凡,但是钻研扣缝,削尖脑袋想要往上流社会,自以为接触到上流社会的人或进入到上流社会的场景中,就能成为上流人士。最后发现自己永远还是被排除在外。
然而在读书这件事上,我竟然发现自己也有相似的“可爱”之处:一直梦想着成为一个博学多才,出口成章的人,自以为多读名著,多看高人写的作品,“博学多才”之帽就垫高一层。及至发现读了也就读了,却完全(夸张)品不出其中的美妙,还怀疑世人选择的眼光。再到后来自己经历的人生沉浮多了,某一天,记忆中的句子与现实完美契合时才惊觉“哦,原来美在这里。”
这之前真无异于是囫囵吞枣,猪八戒吃人参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