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早起床,收拾完,带上简单的行李,踏上回家的路,有半个月没有出来市区这边了,坐着公交车,一路行驶感觉像进城。我坐在窗边,看着车窗外闪过的一排排建筑物、商铺、行人,此时商铺大都还没开始营业,路上行人的脚步也不像工作日那么匆忙,我静静地感受着这一切,内心感觉到平静安详。假期的公交车上并不多人,我没有玩手机,环顾车上的人,大多在低头玩手机,或者跟我一样只是静静地坐着,跟工作日上班高峰期的公交车里的场景完全不一样,人的神经大都松弛下来了。
经过换乘地铁后,再一次来到天河客运站,这个车站于我有特殊的意义。记得09年上大学的时候,我一个人带着行李从小县城来到广州这座大都市,当时到达的车站就是天河客运站,当时一到站,热情的师兄师姐们在车站接待了我,并帮我拿那一大袋的行李。后来在广州七年的求学岁月里,每次放假回家,都是从天河客运站坐车回家,因为这个车站离学校最近。也曾经在这个车站送别过朋友,那是大四的时候,那时我得知我被保送读研究生不久,还没有把这个消息告知父母,在天河客运站送别朋友等候车来的间隙里,我打电话给家里告知这个消息,先是老妈接的电话,老妈一听到我被保送读研究生了,并没有透漏出高兴之情,反而是一种担忧,语气也不怎么好地跟我说,你跟你爸说吧。那边的电话被老爸接过来了,老爸听到我被保送读研究生的消息后,也没有任何高兴的状态。可能父母内心都觉得女孩子不要读那么多书,早点工作,早点嫁人比较好吧。而我违背了他们的意思。挂掉电话后,我就落泪了,这个消息对于他们来说并没有带来喜悦,而是带来了担忧。我的落泪因为父母的不理解和不支持。当时朋友就安慰我,还拍下了一张我眼睛里含着泪水的照片。那整一个场景,仍保留在我的脑海深处。可以说,学生时代,这个车站连接着我和家里。
坐在天河客运站的候车厅里,我回顾了一下最近的生活。这个端午节假期期待了好久,期待着能够回家看一下日渐老去的父母。随着岁月的增长,老妈的情绪平缓了很多,不再像更年期时那样暴烈。我曾经多次跟朋友、同学说过,我的整个中学时代,差不多有10年就在老妈的更年期度过,那时的老妈在家里看什么都不顺眼,都会大声批评、唠叨我们。那时的我渴望快点长大,快点离开家里那个环境。甚至某种程度上,我对老妈有怨恨,怨恨老妈为什么要把家里的气氛弄得这样僵硬,然后决心自己以后不要成为像老妈这样脾气的人,现在的我一直在努力让自己脱离原生家庭对我的负面影响。而老爸这一年来开始对他的女儿们在言语上有了更加多的关心,而不再像以前那样沉默了。我觉得这也是岁月和经历带给他的影响吧。人老了,就会开始对子女有了更加多的依恋与牵挂。我也开始跟父母有了更加多的沟通,对老妈早已没有了中学时代的那种怨恨,我开始理解老妈的局限性,体谅老妈,有时会在电话里跟老妈说:我想你了。那边的老妈听到会稍微有一些颤动。
假期最重要的意义是让人放松工作日时绷紧的神经,让人的生活节奏慢下来,细细回顾、感受周围的一切人、事、物,同时与家人、朋友团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