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感

成长的路上,我一直在你身边

晨起,咋日一起坐地铁的同事那哀怨的眼神又闪现恼海中。感慨她那么聪明的儿子竟然辍学而且至今窝在家里玩网游。

到底是什么让一个曾经是五中的学霸堕落成了一个辍学的网民?她慨叹发现孩子沉迷时已救不回来了。那么是真的没有及早发现还是一再地在孩子面前让步而无底线呢?

疏于对孩子的管理,茫然地送孩子进了各种班学习,没有时间和孩子交流……出现问题时要么过于软弱要么过于强硬,甚至随波逐流。

亲爱的家长们,作为一名资深教师我真诚的对你说:老师对你孩子再好,孩子也不是老师的。也就是说你不要认为把孩子送进全托学校就万事大吉,全托学校尖子生没出几个,心理有问题的到是出了不少。

你也不要认为孩子住校你就解脱了,住校生白天课堂上都不同程度地睡觉。

你更不要认为孩子去什么什么班学习就K了,流向社会的具有正规教师资格和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也不多。

我偶尔去一个补习班办事,一个学生敲门进来和老师说:借我100元,老师问,今天还不上课啊?……不用多说你也知道孩子做什么去了,你不要心中不平甚至义愤填膺,补习班是挣钱谋生的。工作类型不同,谋生手段不同罢了。

我说这些不是说补习班都不好,我是说,孩子是自己的,你自己都觉得管着烦,管的累,花几个钱送出去让自己心得到安慰,那么凭什么让不是亲爹亲妈的人为那点钱待你的孩子如亲生呢?(是一大堆孩子[调皮])你知道的,那不可能,而你也只是求得心安:眼不见心不烦。

中国人的特点是跟风,是人云亦云。可是孩子不是家门前的小树,没长好,不可心过两年清除再栽一棵。过了十岁就没有培养习惯的大好时机,过了十二岁就没有阅读时间,过了九岁就错过了启迪智慧开拓思维的机会……

我不是教育家,但又有几个教育家在讲台站过27年呢?真的有,中国教育现状何以至此?

看到同事的哀怨和奥悔的眼神,我再次庆幸自己在最耀眼最辉煌的时刻急流勇退,没有追求仕途的高升,淡尽铅华,回到孩子身边,且成长且陪伴。

十年后的今天,女儿见其他许多人高高在上,问我是否后悔,我笑着回答:‘’比起所有的荣华富贵,升官发财之类,只有你好才是最让我心安,快乐的。‘’

是啊,我们奔波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不就是为了让他们将来快乐吗?

那么,请让我以过来人身份告诉你,且成长且陪伴,永远不能放手!

2016年11月12晨敬献群里家长

仅供借鉴,之所以书怀于此,只因抱着一颗善心来[调皮]带着一丝善意挚诚坦言。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说读书这件事 文章是千古事 读也是 写也是 打群架是一帮人的事 吹逼是三个人的事 嫖妓是两个人的事 但读书写字切切...
    易知尘阅读 491评论 7 3
  • 偶感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尤其是作为孩子的父亲。想要孩子成为苏轼,自己就该是苏老泉,想要儿子成为曾国藩,自己就应该...
    罗日荣阅读 317评论 0 0
  • 这两日回乡下过年,才觉春天早已来到…… 大块小块的油菜田地里杂草葱茏,在春风里漾动着,似乎看到了春天里各种...
    熊生萍阅读 704评论 2 2
  • 在孩子的学习成长上,孩子的努力与否决定他是树苗还是草苗,您的付出是土壤,老师的教学是浇水。倘若孩子不上进,你我再努...
    质素不奢阅读 152评论 1 1
  • 这些天读了《人格心理学》这本书的部分内容。感觉是在补习曾经落下的功课,都怪自己曾经没有做一名“好学生”。读研的...
    tanxiuyuan阅读 272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