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跟H姐不间断地交谈了四个小时,她在美国的经历,尤其是学习英语的经历让我深有感触。
H姐4年前来到美国,带着她的两个儿子。
大儿子念高三,小儿子念高一。
最初想要来美国是因为儿子的一次教育咨询。某日带小儿子跟某教育咨询机的老师面谈之后,儿子表现出非常开心,对美国的教育充满向往。
回到家跟老公商量之后,做出决定,尊重孩子们的选择,帮她联系美国的高中学校在美国就读。
她初到美国时,对一切都充满了好奇。
随同来的老母们一直在车上睡觉,而她却到处张望,每一条马路,每一幢高楼,每一个文字都显得那么新鲜,她感慨这跟中国太不一样了。负责人都被她好奇的表情逗乐了。
刚来的时候,她英语水平几乎为零,一句话讲不出来。无论去购物、办理银行业务、买保险,送孩子上学,沟通都存在巨大障碍。她开始意识到,不懂英文,真的是寸步难行。
为了提高英文水平,她尝试了各种途径。
广告词
刚开始逛商场,”buy one, get one free. (买一赠一)” “buy two, the second one is 50% off (买一件,第二件半价” 这些促销语都看不懂,拿出电子词典来查。
所以她学英语是从这些广告词学起的。
路标
除了广告语,她还会留意路牌上的标示语,比如看这条路的名字叫什么,这个单词是如何拼合组成的,有什么涵义或者历史故事。
语言交换伙伴
后来她找到一个语言交换伙伴。她的英语学习伙伴是某大学的教授。她非常想学中文,于是她们就结成伙伴。
该教授对她的要求是非常高的。刚开始的时候,她学习起来十分吃力,非常累,因为很多单词都不懂,她很沮丧。
她的挫败感被教授捕捉到了,教授耐下心,慢慢跟她讲:“我知道你现在觉得我讲的东西很难,因为我给你讲的不是普通英语,而是书面语。因为我让你以后说英文的时候,带给别人的感受是你是一个受了良好教育的人。说我知道你有这样的潜力,你有这样的能力把英文学好。我相信你所以只需要花一点耐心,慢慢跟着我学。你如果听不懂,你就停下来问我。哪怕是再简单的一个单词,我会想办法让你明白。”
听了教授一席话,她很受鼓舞,拾起受挫的心,决定还是要坚持下来。
有一次,教授问她:你们刚开始学汉语的时候,是怎么学的?
“我们刚开始是学汉字,大概学二三年之后,开始学句子。然后慢慢开始写作文。简单来说,就是字词句段篇章。“
“非常好!那么,学习英文也是这样的。也要从单词开始。刚开始的时候,听不懂是正常的,因为你的词汇量还不够。”
此后,每次教授都会给她留20个单词作为作业,让她课后回去巩固。
丢掉面子,不懂就问
后来她们在一起交谈的时候,H总是打断教授,让她解释不懂的字什么意思?但遇到有些词她发现很难记忆时,教授会想办法用生动的例子或比喻来解释。比如,ambivalent,教授说,这个词就是说,“比如你要跨进这个屋子,一只脚进去了,另外一只脚在外面,你抬起脚,不知道是要进去还是出来。ambivalent就是这个感觉。”
哈哈,挺有意思。这样一讲,她就永远不会忘记这个单词了。
善于记录,练习巩固
每次聊完天之后,她就会把她们的聊天内容聊天回忆一遍,然后写下来。
有时候还会跟自己的儿子练习,让儿子纠正自己的发音,用词正确与否。英语当中,有的英语单词翻译成汉语是同一个意思,但是其实它们之间的存在一些细微的差别,只知道意思还远远不够,还需要知道它在什么样的语境下去用。
她自己在家里也经常用错词,儿子经常纠正她。她并没有感到不好意思,反而“不耻下问”,因为她明白,想要学好英语就不要怕犯错。
从大姐的例子上可以看得出来,学习好英语有两点非常重要:一是动机,二是学习态度。
她学了一段时间。她就开始敲敲尾巴了,觉得自己好像听普通的英语也能听懂了。但是后来有一次去去她的伙伴的父母家,发现听她父母的英语还是听不懂。
后来教授告诉她这是因为:第一,她们有口音。第二,你不熟悉谈话内容。第三,她们的语速非常快。
她点点头,她开始意识到自己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也明白了未来可以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