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有人会这样问,如何坚持做一件事?或者是如何养成一种习惯?
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疑惑,心里想着要养成阅读的好习惯,但是没坚持两天就放弃了。看到别人做的时候很容易,等到自己亲自实践,发现不是那么回事。
那有没有想过,自己为什么要养成阅读的习惯,这样做对自己有什么好处呢?
显而易见,阅读可以增长见识,阅读不同领域的书籍,可以开阔我们的眼界。同时阅读可以促进我们思考,阅读还可以让我们交到更多的朋友等等。
阅读有这么多好处,为什么我们还是做不到呢?
在这之前我还想问一个问题,我们一般在什么情况会不愿意做一件事?
是不是对这件事不感兴趣、不喜欢,做事情的过程中没有找到乐趣,没有获得正反馈,所以才不愿意做。
如此说来,阅读并没有给我们带来快乐,所以才没有坚持下去的动力。
现在市面上出现了很多阅读打卡的社群,目的就是监督自己养成阅读的习惯。每天阅读10页或者看书半小时,然后在群里输出打卡。刚开始大家的参与度极高,但是时间越久参与的人数越少。这说明什么,我们还没有真正的领悟到阅读的意义,目前还是一种形式主义。
曾经有记者采访董卿,问了一个问题,你是怎么做到每天晚上坚持阅读的?
董卿说,为什么要用“坚持”这个词,读书本身就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不需要坚持,就像每天吃饭睡觉一样,自然而然就做到了。“坚持”代表痛苦,既然痛苦,那为什么还要做呢?
我们经常会提到一个词“自律”,大家很容易进入到一个误区,认为自律就是坚持长期做一件事。其实,长期做一件事,才会被定义为自律。
就拿阅读这件事来说,每天阅读半小时,坚持一个月后突然那天有事没有阅读,连续阅读的天数就断了,我们就会很懊悔。
难道我们阅读的目的,不是为了获取书中的内容,而是坚持的天数吗?
我们经常会进入到一个怪圈,关注点很容易被天数所吸引,而忘了当初阅读的目的是什么了?
如果只是关注天数,那阅读就失去了它的价值。如果是关注书中的内容,断了又有什么关系,之前书中的内容已经被自己吸收,学会了,没有任何影响。
我们要比较的是,今天与昨天相比,我们又学会了什么新知,而不是为了自己设定的理想目标。
我们要专注于自己的行动和反馈上。比如:我今天做了什么?我的感受怎么样?我从中收获了什么?
所以,我们要正确的理解自律,从中找到做这件事的真正意义,享受过程给我们带来的快感。
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做到以下几点,帮助我们提高做事的动力。
一定要明白自己做事的动机,做一件事情要清楚自己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你的关注点在哪里,收获就在哪里。
不要给自己设定过高的目标,目标越容易完成越好,比如一天看一页书,很容易就做到,设定最低底线,但是没有上限。
获得正反馈,可以使精神上也可以是物质上,我们都是喜欢被鼓励、认可的。
找到同频的人,一个人做事很容易放弃,一群人在一起就不一样了,阅读的同时可以交到很多的朋友,大家互相交流阅读心得也是一种学习。
做一件事,最重要的就是享受过程,结果是享受过程的自然体验。
正如卢思浩所说,我的所有坚持,都是因为热爱。
热爱之所以有力量,就在于你坚守它的好,永远不要想它会有什么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