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文/于丽萍
不记得从什么时候开始,“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成了很多培训机构的标语,很多父母一度在它的振奋下,开始给孩子报各种艺术兴趣培训班,孩子的周末被家长排得满满的。四五岁的孩子,本该是游戏玩耍的年纪,却早早的被各种培训班绑架。
“很多钢琴十级的孩子发誓再也不碰钢琴,他们不觉得音乐是终生的伴侣,因为音乐夺走了他们玩乐的时间。”一名专门教授钢琴的老师无奈地说。
到底是教育的可悲,还是家长的可悲?
有人曾说过一段话:笨鸟有几种,有一种是自己先飞;有一种是自己不飞;有一种是自己不飞,下了个蛋,要小笨鸟先飞。那些自己没能力,又只会嚷嚷着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父母,跟最后一类笨鸟又有什么区别?
精神病学家斯图尔特·布朗(Stuart Brown)用了42年,采访了6,000人,了解他们的童年生活。数据显示,如果在儿童时代不能无拘无束地玩耍,孩子长大后可能会不快乐,难以适应新环境。科学家口中的“自由玩耍”(Free play),对于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应对压力的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认知技能都至关重要。
我们要充分认识幼儿教育中的科学规律,绝不能抱有“拔苗助长”的幻想,让孩子过早过多地学习知识。幼儿园要真正教授符合孩子特点的内容,做寓教于乐的游戏活动、体育活动等,让孩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孩子是未来、是希望,全社会都要行动起来,还孩子一个快乐玩耍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