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上习主席对主题教育各项工作作出全面部署,为全党开展主题教育提供了根本遵循,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献,全党上下形成了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新思潮。
作为基层党建工作者,要围绕“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突出重点,聚焦问题,结合实际深化理论学习成效,只有理论学习先“解渴”,才有主题教育“润心”、思想信念“淬炼”、精神信仰 “洗礼”的步步深入。 一、勤动“笔头”,蘸真学“墨水” 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对于重要思想理论的学习若只是一目十行地翻一翻、浮光掠影地读一读,显然无法掌握其科学的体系结构、深远的前瞻规划,容易导致在开展研究、解决问题时,点不出核心要义、讲不清思路头绪、抓不住关键要害。化解“笔渴”的根本在于多沾“墨水”,勤动“笔头”,踏实真学。只有下苦功夫,勤动笔摘写才能牢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只有活学多用,常执笔分析这一重要思想在特定领域的具体要求,才能充分运用理论升华觉悟境界、增强能力本领、解决实际问题。二、高垒“案头”,饮理论“活水”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科学理论不是一成不变、僵化停滞的,而是随新时代、新形势不断发展的,是源源不绝的“活水”,需要及时学、跟进学、反复学。要做到平时多读书,及时用理论“活水”补充知识、澄明心灵,才不会在关键时刻手忙脚乱。应坚持结合新时代形势变化,以系统的观念、联系的观点学习党的创新理论,才能提高运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能力,才能在干事创业上走在前列。要持续充实“知识库”“项目库”“方案库”,从容应对各类风险挑战,才能持续有力地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航船行稳致远。三、常访“地头”,沾基层“泥水”
干部脚下有泥,群众心中有底。我们的学习只有顺应时代、立足实践、服务群众,才能永葆生命力、彰显影响力。要把有没有回应群众需求、有没有解决实际问题作为检验学习成果的重要标尺。要让理论学习“带露珠”“冒热气”,坚持以调研开局、以调研开路,带着学习的态度和比较的视角,深入基层、群众,既看“门面”“窗口”,又看“后院”“角落”,切实掌握国情民意,在读懂“无字之书”中更好理解理论著作“有字之书”。坚持问题导向、结果导向,下功夫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发展难点痛点问题,着力将理论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思想动能,真正实现理论学习的知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