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没有注意,最近几个月了,我注意到了一个小区拾荒的老人。
小区门口经常会坐很多的老年人,大部分是大娘们,退休了,每天就坐门口聊天。我所住的小区是一个厂区的家属院,院内的老人大部分都是这个厂的工人,这个厂早年间是国企单位,待遇是很好的。他们穿着干净,一看就是有退休金的,节假日也会听他们讨论发了什么礼品,有没有去领。当然他们的孩子们大都嫌弃这个小区破旧,一般孩子结婚都选择了新区那边。
有一个老人,他也偶尔在门口坐着玩。我经常看见他捡一些瓶子、纸箱子、泡沫。以前经济环境好,大家都不在乎瓶子之类的东西,随手就扔掉了,现在不一样,基本上都会搜集起来放到储藏室,哪怕卖个十来块钱,那也是钱。夏天天气挺热的,总在早上出时看见他,穿一背心,一个长袖衬衫,带上口罩,有时也会戴一个手套,中等个子,很瘦,虽不是皮包骨头,也真算很瘦的那种了,看起来就很单薄,孱弱。现在人们习惯用垃圾袋,有时候为了拿一个瓶子还要去解开垃圾袋,很多时候一个桶里什么都没有翻到。又过了一段时间,他拄着一个拐杖,看起来比之前更憔悴了些。我猜想他应该是没有退休金,或者孩子们不经常来看他吧。他和那位经常在门口坐着闲聊的退休爷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那位爷爷每天上午下午定时出来遛狗,拿一小板凳,看着悠闲自在,和门口的奶奶们有说有笑的。
看着他我总想起我的姥姥。我的姥姥也经常去拾荒,她在我们那几个村都出了名的,孩子们都成家立业之后,孙子们也都大了,她就开始捡破烂。学校周围总有一些破衣服或者破书之类的,或者是建筑工地拆过房子之后扔的建筑垃圾里边有碎钢筋铁丝,她也会去捡。要么人家掰完玉米的地里有漏掉的或者小的不要的,她都捡回来。麦熟季节,大路上掉的麦穗子她也会捡回来。那时都70多岁了,还骑上三轮车去拾荒,和我大姥姥(她的嫂子)一起。后来我大姥姥先走了,没人跟她作伴,她就自己去。我在家时,总能听见别人对我妈说:“在哪里看见你妈了,骑三轮车捡了一车子的纸箱子。”或者时在哪个收破烂的地方看见我姥姥也在那卖她捡的东西。
如今,我姥姥都90多岁了,有时候都会犯迷糊,连我妈都不记得了。姐妹几个轮流照顾她,她总是吵着要回家,回家,还经常的哭。
其实我想她了。我好久都没有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