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焦
- 凸透镜 能在焦平面上 呈现物体清晰的 倒像
- 对焦 使胶片或者传感器处在物像清晰的焦平面上
- 可以让 观众注意力集中在特定的物体
- 车臣战争
把焦对到了母子身上 表达摄影师的观点:认为战争对于平民的伤害更大
创意的来源
传递观点、信息 情绪和情感 【对焦不仅是技术问题 也是创意和内容选择问题】
对焦技术原理
- 如何让对焦准确
- 对焦原理分为两类
- 1 相位差式对焦
双缝干涉 完成物距的测量 然后经过运算 控制镜头运动 完成对这个距离的对焦
十字对焦点 & 双十字对焦点【8次对焦】
上下左右 四个对焦
- 2反差式对焦
电子运算的过程得到的
一个物体边缘越清晰 反差就越大 锐度就越高
运算中镜头会从远及近变化 计算反差量 =》反差最大的焦距就是我们应该对准的
依赖图像电子的随时的转换 因而在速度上比较慢
- 单反一般采用的是光学的 相位差式的对焦方法
- 微单和消费类数码相机一般是反差式对焦
- 但是 微单 这种结构 可以极大减轻机身的重量,简化机身结构,理论上可以选择任何一个位置对焦
- 单反 一般对焦点集中在相机的中部, 要对边缘位置只能先将物体置于画幅的中央再进行对焦,在自动对焦之后,锁定焦距,再调整拍摄的角度,最终完成构图
景深
- 与光圈和焦距有这密切的关系
- 以凸透镜为例, 其焦平面才有清晰的倒像,远离焦平面成像就不清晰
- 人眼有模糊性的特点 只要前后方的物体没有离焦平面太远 就会被认为是清晰 超过这个范围 判定为模糊
- 则围绕着精确对焦的前后一段纵向的距离就称为景深
景深 深浅的不同
在前后10m左右的距离内都是清洗的物像 深景深
长焦拍摄的特写 景深只有几个cm 景深比较浅
当景深很浅时, 对焦到眼睛上 就可能看不到鼻子 几个mm的景深
影响景深的四个要素
光圈 【反比关系】
焦距 【反比】
物距 【正比】
画幅 【反比】
最常使用的 光圈和焦段的配合
一些列不同的效果
美食摄影 浅景深的效果 除了美食和人物 背景等全部虚化
浅景深 可以把焦距集中在一些特定的物体和人物身上 而不被其它要素干扰
长焦 大光圈 提升画面的感染力
景深不是越浅越好 不同的拍摄主题 不同的构思 精确地控制景深
考虑那些物体要在焦距上 那些物体要在焦距之外完全模糊
如果要提供更丰富的信息 则需要大的景深
- 根据自己所要表达的内容,选择合适的景深, 这就需要我们去选择合适的光圈、焦距、以及和被摄物体的物理距离,主动选择和操作
镜头小结
选购镜头
- 焦距范围 【视角不同】
- 光圈刻度 【较暗环境下大的通光量 景深不同】
- 对焦 原理 受限因素
- 景深 焦段和光圈大小 拍摄位置 和物距
- 解读 读图 读文本 还原技术信息 得到传递的信息、情绪和立场 新闻价值和新闻发现:
长焦镜头
浅景和背景 合理的比例关系
附近领导人 还可以看清楚 》小光圈
取景方式
- 取景 按下快门,通过一些特定的空间 特定介质 确认我们将要拍到的画面
- 取景方式不同 相机基本分类不同
- 双反相机
下方镜头 进行胶片记录 双方镜头通过反光板 得到从上向下看的取景方式
- 旁轴相机
取景窗 代替了上面的镜头 类似拍照的突袭囊
- 双反和旁轴存在视差现象 看到的图像和记录在胶片的图像不完全相同 比较类似 ,可能造成拍照中的细微的事物
- 可能会忘记打开镜头盖 因为取景不通过拍照的镜头
- 单反相机
单镜头反光相机 取景窗口 和 拍摄图形 完全一致 消除相差
通过反光镜到达五棱镜 经过两次反射 到达取景框
按下快门的时候 打开反光板 在传感器上成像
- 数字时代 电子取景 【消费类数码相机 微单相机等 一般采用的是反差式对焦】
取消了反光板和五棱镜 经过镜头的光直接投射在传感器上 然后将还原的视觉信号传递到取景器
缩小了体积 减小了重量 减少了成本
反转液晶屏 实现特殊视角的拍摄
- 微单耗电量大于数码单反 因为要实时传输光学信号到液晶屏 要不停地计算
微单 2~300张 单反 两到三天 上千张图片
传感器
- 传感器: 在 机身上最重要的部件
- 胶片时代
银盐胶片 光照射胶片 产生银盐 然后显影 定影 从而得到影响
- 电子时代 传感器
光电效应 电子信号》 液晶屏幕图像
器件类型 CCD 或者CMOS
衡量标准
- 画幅大小 决定相机种类的要素
- 全画幅相机
和传统的35mm胶片一样大小
- 非全画幅相机
APS-C
4/3系统 奥林巴斯
更小的尺寸是消费类数码相机 主要画幅大小
- 直接反映了相机所能记录的画面的质量 有足够的面积放入足够多的像素点
像素
- 像素越多 画面越仔细 更容易分辨色彩与影像的细节
-对于给定的画幅,像素是不能无限多的,像素过多各个像素点之间会有电子干扰,产生噪点 - 所以大底的相机 像素高的意义才更大
- 所以画幅和像素要综合考虑
镜头的转换率
衡量焦距的大小
50mm标准镜头是在全画幅的传感器上 能记录和人眼类似的图像
如果在非全画幅上 就不能是人眼类似图像 因为记录不全
在残幅相机上 想到与焦距变大》镜头的转换率
同样的镜头在画幅不同的机身上 视角是不同的
感光度
- 底对于光线强度的感应程度
- 感光度越高 对光越敏感 产生的电子信号越强 影调越亮
- 和光圈类似 可以调整图片的影调
- 一个确定的机身,相机的感光度是确定的,只能提高像素点的对比度和亮度,或者合并多个像素点完成一个像素点的工作》 虽然亮度高了,但是躁点也会增强
- 所以实际拍摄 相机的感光度是比较低的,避免使用自动感光度,以控制传感器的感光度
- 尽量用光圈和快门调整画面的亮度
快门
- 快门快慢的表示 1/n 秒
- 日常生活 1/60~1/250 内
- 高速快门
跑步,高速运动的物体 来凝固精准的瞬间
-低速快门
比较暗的环境 即便光圈开到最大也很暗 需要调慢快门速度 提高影像的强度
####### 和题材 内容的关系
- 慢速快门
盘山路 将尾灯红和前灯白 结合 勾勒出山路轮廓
对于长时间运动轨迹的记录 用慢速快门
比如对于流水 海上的波浪 展现不为常见的一面
闪电的拍摄 脚架 带有闭门功能的相机 记录闪电划过天空
3~5min 长时间曝光记录 从而捕捉快速来到的闪电
具有B门功能的照相机 三脚架 快门线
要预判相机的感光度 和 快门速度 要在什么数值 ISO 100 F1/8
- 高速快门
飞鼠的飞行轨迹 1/500 1/1000 夜间 需要闪光灯照明 从左下方打到上面 以比较好的影调水平记录
快速快门记录下的生动的 瞬间
色温和白平衡
- 色温 影响画面的色彩
- 色温设定正常画面不会偏色 否则会偏蓝 偏黄 偏红
可以把色温调整到不同的预设档 在同样的情境下拍摄 来判断色温设定的正确和失误
- 色温 一个绝对黑体 在不同温度下 发出的电磁波的波长长短
低温 长波长 高温 短波场 【蓝色色】
- 常用 5200K正常白天的色温 白光 【一般】
- 3200K 早上或者傍晚的 橙色暖白光 白炽灯光纤
- 【夜晚酒吧 】 等夜间复杂环境 如果要还原物体本身的颜色 需要手动校准白平衡
小结
- 机身 取景原理 画幅大小 像素值 能够记录多大精致的画面 快门速度 白平衡预设 情况
通读相机的说明书 关于机身和镜头的基本属性
-镜头
焦段 定焦 变焦 光孔 景深控制效果
- 熟悉相机操作 如何改变光圈 快门 等
- 讨论技术上的选择 对于画面结构、构思、视觉风格的影响
习题
- :中画幅相机的传感器尺寸和画质整体上来说优于全画幅相机。 【中画幅比全画幅大】
- 相比于光学取景,电子取景器不存在视野率的问题。
在我们通过取景器取景时,相机取景器中看到的画面与实际相机所拍摄的画面的差异率就叫做视野率。目前市场上主流的单反相机相机取景器的视野率基本在95%-100%之间,正是由于大部分的数码单反相机没有达到100%的视野率,所以在取景器中看到的画面会比实际拍摄出的画面更“小”一点,也就会造成如上图中一样的结果
造成不同的单反相机之间视野率不同的原因就是相机中采用了不同尺寸的五菱镜和取景器。在相同的放大倍率的条件下,视野率越大也就意味着相机的取景器要做的 越大,所以考虑到机身尺寸以及成本的情况下,基本上只有专业或者旗舰级别的数码单反相机才会具备100%视野率的取景器。
- 补救办法 液晶屏的实时取景功能解决了非100%视野率的问题
http://tech.sina.com.cn/digi/dc/2013-01-07/06002490071.shtml
答疑
- 如何提交作业
在tuchong.com 上注册 图片交流平台
- 两种作业
照片作业 和 知识作业
- 手机和相机的关系?
手机也可以排出好照片 拍摄便利 拍摄角度
完整的摄影学习 很多知识无法用手机操作
- 使用单反或者微单 能够充分的学习 相机的设置
- 如何进行摄影练习
保证一定频率的练习 每周 1~2次 拍200~300张 自己挑选 分享到网上
和朋友讨论 思考
看看大家都喜欢的照片是怎么拍摄的 自己和大家都不满意的照片的问题在哪里? 同样的场合之下 我们下一次拍摄应该做出怎样的改进
积累拍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