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一本好的书籍会是你人生路上的良师益友,会是你困惑迷茫时的指路明灯,会是你浮躁生气时的一瓶镇静剂。
读书与写作的关系密不可分。可以说书的好处太多太多。现代社会,知识付费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我们与书的关系犹如伯乐与千里马。我们作为伯乐,该如何从浩瀚的书海中挑选出那匹适合自己的千里马呢?
一、让好书占领你的时间
告别碎片化内容,让好书占领你的时间。还在一遍又一遍机械般的刷着朋友圈?还在看着头条、点开又关闭公众号里面零碎易消化的文章?与图书相比,碎片化信息的严肃性不足。大多数公众号的文章没有数据,没有考证,没有调查研究,单凭自己的生活经验和主观臆造,这样的文章,只是一些加长版的朋友圈。
这时,不妨关掉手机,去捧起一本美好的书籍,持续专注地看个几小时,你的收益可能比看公众号的收益高几百倍。
碎片化信息的时效性比图书强,但图书的知识是系统的、长驻的。平时花在手机上阅读的时间最好不要超过一个小时,要看也是多看一些时事新闻,少去看一些个人评论,现在许多文章都充满了情绪化色彩,这在心理学上是有讲究的,这样写的目的就是为了调动读者转发、评论,基于这样的目的,你去阅读这样的文章,对自己的提升又有何益处?
二、好书的标准是什么?
1>是否有用和有趣
我们说一本书是不是好书,一个重要的评判标准就是它是否对你有用或者内容是否有趣。
有用是指它会教你去做一件事情,改善你做事的方法,并帮助你更好更快地到达成功的彼岸。或者教会你某方面学科的知识,让你开阔视野、增长见识。
几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如同《新华词典》等的工具书,和《影响力》等的专业性知识性书籍。这些书会帮助你更好的生存和生活。
有趣是就精神层面而言的。这一类的书籍往往不会为了带来直接明显的成果,而是会潜移默化影响你整个人气质、精神和思想。
如《文心雕龙》、《菜根谭》等类的书籍,也可以是《格林童话》、《小王子》等故事性更强的书籍。这类书主要带给你精神上的冲浪和愉悦。
2>名家的好书标准
当代作家雪漠对好书的定义,一是世上有它比没它好;二是人们读它比不读好。
华东师范大学陈子善教授认为:“我也不大主张大家去赶阅读的时髦。倒不是一味地排斥畅销书,而是要对所谓的“时尚阅读”保持警惕。与其跟风,不如找几本符合自己性情爱好的、真正启发人思考的书来读,可能更有收获”。
余秋雨则认为:“好书有两个标准,一个是被时间证明的好书,一个是被流行推崇的好书,这两种书都应该读一读,碰一碰,但对于流行的好书,大家也要有一个正常批判机制。”
我觉得,大家买书一定要根据自己的需要。什么是好书?就跟其他的好多问题类似,答案也是因人而异、因时而迁的。阅读的喜好、趣味、倾向会随着人的成长而成长、改变:对于多数的儿童,读安徒生、杨红樱、郑渊洁是愉悦欢喜;对于世事懵懂、撞得头破血流的青年,读《少年维特之烦恼》、读《麦田的守望者》是份安慰;进入中年后又再捡起来少年时看不进的《庄子》、唐诗宋词是闲适平静。
三、如何选出一本好书?
①打量这本书
首先看书的封面设计,我的个人体验是,如果这本书的封面不符合我的审美,那么无论它讲的什么内容我都不会去翻。好的封面也能体现出作者的细心和审美修养。
其次看序,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推荐语。看看都是哪些人给作者做的推荐,这可以反映出作者所处的圈子,不是有句话叫做“要想知道一个人的水平就看看他身边的朋友”吗?
再者随手翻翻,看它的文字排版。如果过于密密麻麻,排版混乱,那么我也是不会去选择的。排版体现了一个人的逻辑思维能力,排版不好的书籍我不会去相信作者能有多高的水平。
最后看出版信息,说白了就是看出版社。一些国内比较知名的出版社如商务印书馆、机械工业出版社、中华书局等,不同领域的书籍都有其知名的出版社。如果是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出版社相比之下我不会去考虑。
②做好自己的购书清单
1>向一本好书挖掘
我在平时读书时,会把一本书中引用到的书籍和作者的参考书目都记录下来。一般作者如果足够厉害,那么他看的书十有八九不错。昨天有朋友问我要关于古文阅读的书单,我向他强烈推荐了《古文观止》。因为《古文观止》是一本选集,选出了许多不同书籍中的名篇。我的想法是,让他通过《古文观止》来寻找自己的兴趣,再根据书中索引去寻找相关书籍。
2>向一个好作者挖掘
如果你觉得某一位作者思想十分深刻,对你很有用,那么一定不要错过他的其他书籍。我在简书上喜欢某个写作者的话,我会点开他的头像,去看他类似的文章,这同样适用于选书。毕竟,一个牛人并不是偶尔牛,而是一直都很牛。多读牛人的书,把牛人的思想吃透,你的水平会很快上升。
3>公认的大师著作
这个就不必多言了。每个领域都有公认的大师。经济学领域有亚当斯密、李斯特等人,国学领域有钱穆、季羡林等等。大师们的作品往往是集学科之精华,耗费毕生精力从事某一学科,其参考价值那是普通人难以望其项背的。
4>“靠谱的人”的推荐
行业达人或者知识领袖,现在在互联网上的代表人物如罗胖、李笑来等人,他们见多识广,往往能挖掘出非常棒的书籍,看他们的推荐,有时也会给我们选书提供有益的思考。
③多去逛实体书店
1>逃离系统推荐,不让自己在原地打转
无论是在京东、淘宝还是亚马逊买书,手机屏幕划到最低端总有许多系统推荐。这样的话我们的思维总是限于一个学科,思想的多维性展不开。而在实体书店一个很重要的优势在于,你的思维是多层的,到处都有不同学科的书籍在你的视野之内。
2>有机会全方位了解书籍
在网上选书我们是被动的。只有几张可怜的图片,看不了详细内容等等。而在实体店你可以简单翻阅,获取更多的信息后再决定购不购买。
3>实体书店的坚持与独特的调性
现在实体书店越来越少。我去过的比较知名的有诚品书店和先锋书店,我们学校里有一个学生共享空间,就是一个书店咖啡馆。动听的音乐,优雅的环境,我每天在这样的氛围下读书真的是心平气和,灵感有加。如果有可能的话,大家还是多往实体书店走一走。
总结与反思
昨天有人问我:“你说读书的目的是为了什么?我读书只是因为我不想玩游戏,要找点别的事情干干。”这是典型的“读书无用论”。多读书,读好书是自古以来公认的提升自我很好的办法。如果读书真的有目的,那么我愿意这样给它下个定义:
读书是为了能够更好地生活,而不是疲惫地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