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去日本玩,我都一定会安排一天起个大早,逛当地的海鲜市场。拿东京最大的渔货集散地筑地市场为例,每天清晨六点不到就涌入了大批人潮,刚捕捞上来的生鲜, 即烹的熟食应有尽有,除了当地人会在此交易外,周边的餐厅小吃也让筑地市场成为著名的观光景点。
为什么人们喜欢到市场交易?是因为喧嚣和吆喝能勾起一些复古的情坏?还是因为现宰现杀能满足立马大快朵颐的快感?
对我来说,则是沈浸在充满众多选择中的满足感,我可以不费力地找到自己想要购买的商品。
选择多代表价格可以被迅速发现,这家的卖相难看价格又贵,我自然会选择其他商家做交易,这时,定价不合理的商家很快就会被淘汰了,日子一久,你会发现大家卖的价格, 品质都是差不多的。
虽然比特币没有扑鼻的香气, 也没有鲜艳的色泽, 但人们还是必须仰赖一个集中撮合的市场来为比特币定价,交易所就扮演这样的角色。
交易所最核心的价值,在于加速价格发现的过程。 交易所提供平台,让买方和卖方各自在平台上表达自己心目中的价格,如果某个币在特定时点, 买卖双方刚好对价格产生共识,交易就会被撮合。
交易所的存在是为了买方, 卖方提供平台,并协助撮合交易,那么交易所到底是中心化的好, 还是去中心化的好?
中心化交易所
中心化交易所本身不使用区块练的技术,一般来说,只有用户从外部充值进交易所时,以及用户从交易所提现时,会在链上进行。其他交易过程像是eth/btc, eos/btc这类的平台上挂单买卖成交, 或是在同一个平台上A用户转帐给B用户,都只是在交易所的数据库中进行数据的转移,不会经过挖况, 全网广播等确认程序。
在中心化交易所交易的好处是,由于各种买卖不经过链,成交速度会比去中心化交易所快很多。
缺点是,中心化交易所仰赖一个单独的第三方背书,容易产生道德风险。Mt Gox就是交易所监守自盗最轰动的案例。
另外,即使交易所声誉优良,有名的中心化交易所也很容易成为黑客垂涎的目标,千方百计钻代码漏洞,或是利用交易所冷热钱包移转的瞬间找到空隙盗币。
去中心化交易所
去中心化交易所的資金是儲存在智能合約裡面的,交易所Server本身不保管用戶私鑰。
相较于中心化交易所,只有充值和提现会在链上执行,去中心化交易所的出入金和买卖都是透过链上的智能合约完成。
一般来说,用户在入金前,会需要綁定一個提現地址(不可篡改)來生成智能合約充值地址,入金是直接往智能合約充值地址轉賬,資金会託管在智能合約中,并且資金只能提到此前綁定的、唯一的提現地址中,其他人不可能挪用,用户的资金安全可以受到极大的保障。
去中心化交易所最大的缺点,在于一般去中心化交易所资本量比较小,不太可能大规模储备各种数字货币,用来布交易所的网格促进成交,所以,去中心化交易所的流动量常常不足。
小结
其实不论去中心化还是中心化,用户的各项体验才是最重要的:效率, 安全与信任。最理想的情形是,在交易所百家齐放的生态下,交易所本身也成为竞争市场中被人们挑选的商品之一,选择一多,消费者终究会逐优劣态。最后生存下来的,会是市场中可以兼顾效率的去中心化交易所, 以及能顾全安全与信任的中心化交易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