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有这样的感觉,一本书明明刚看过却不记得到底讲了什么?一个知识点明明才学过,却一点都不会用。闷头自问,到底是不是自己太笨?其实,这只是由我们记忆机制本身所导致的。
我们的记忆,一般来说可以分为三个环节。
第一环节:感觉信息存储(不同的书中可能有不同的命名)。视觉图像一般会在感觉信息存储中保存0.25s。记下完整的意向。
第二环节:短时记忆。留存几秒到几分钟不懂。保存对意向的解读。容量有限,跟感觉信息存储一样是为了信息下一步的处理。从短时记忆捡取是一个直接和实时的过程。
第三环节:长时记忆。容量无限,但是信息融入和捡取需要经过非常复杂的一系列处理,有一定局限性。
为了便于理解,给大家举例说明一下。
第一个环节,就像拍照片,所见即所得。停留时间只有0.25s就会进入下一环节。你可以尝试一下,当你长时间盯着某一镜像的时候,快速闭眼的同时,是否感受到影响残留。人们利用这一特性,发明了电视剧以及动画。让我们看到连续的画面。
第二个环节,就像是提取照片信息。当我们把看到的景色拍下来,然后回提取照片中的表面信息,比如蓝天、白云。虽然照片中可能还有落叶、飞虫、隐隐约约的房子,但是在提取过程中会被选择性忽略,只选择对“我”来说最重要或者最关注的内容。 一些营销人员,在做宣传到时候,会突出画面或文字重点,就是为了让这些内容更容易被选择和关注。
第三环节,我们赋予从照片中提取蓝天、白云意义,比如今天是个大晴天。随处可见以及比较典型的就是品牌意义。赋予品牌意义,然后当我们想要具有某个意义的东西的时候,就会选择这个品牌。但是这个意义,本身就具有多样性,可以是1也可以是2,可以是好也可以是恶。但是我们不会把所有的意义都写入记忆,只是一部分。
当信息经过这样的层层筛选,真正进入我们大脑的时候,就会丧失很多细节。记入大脑的,本身就是缺失的、经过处理的信息。人们无法让思维回到从前,重拾曾经在感觉信息存储或短时记忆中存在的真实内容。能够捡取的仅仅是存储在长时记忆中那些已经借度过的内容。
所以,当你读一本书的时候,书中的内容经过层层环节进入大脑长时记忆被解读,这个过程就是一个不断选择的过程。最终呈现的也是选择后的记忆。当我们处在不同阶段或不同时间点的时候,对同一内容的解读或者选择是不一样的,也就导致当你二次读一本书的时候,会发现很多之前自己没注意到的东西。不是没看到,是刚好被过滤掉了。基于此,我们几乎不可能一次性记住一本书的所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