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荀子》卷3不苟篇诗解2至文义节以别小人
题文诗:
君子至文,宽而不慢,廉而不刿,辩而不争,
察而不激,卓尔不群,直立不盛,坚强不暴,
柔从不流,恭敬谨慎,宽容待人.温温恭人,
惟德之基.此之谓也.君子义正,崇人之德,
扬人之美,非谄谀也;正议直指,举人之过,
非毁疵也;言己光美,拟于舜禹,参于天地,
非夸诞也;与时屈伸,柔若蒲苇,非慑怯也;
刚强猛毅,靡所不信,非骄暴也;以义变应,
曲直故当.左之左之,君子宜之;右之右之,
君子有之.真情所至,不陷不毁,不夸不怯,
非屈非申,能屈能伸.君子大心,敬天而道;
其小心则,畏义而节;君子知则,明通而类;
君子愚则,端悫而法;君子见由,则恭而止;
君子见闭,则敬而齐;喜则和治,忧则静理;
通则文明,穷则约详.小人大心,则慢而暴,
小心淫倾;知攫盗渐,愚毒贼乱;见由锐倨,
见闭怨险;喜则轻翾,忧则挫慑;通则骄偏,
穷则弃儑.君子两进,小人两废.天壤之别.
【原文】 君子宽而不僈<1>,廉而不刿,辩而不争,察而不激,寡立而不胜<2>,坚强而不暴,柔从而不流,恭敬谨慎而容。夫是之谓至文。诗曰<3>:“温温恭人,惟德之基。”此之谓也。
〔注释〕 <1>僈:通“慢”,怠慢。 <2>寡:独特<参见《广雅》>,指出众。寡立:鹤立鸡群的意思。 <3>引诗见《诗·大雅·抑》。荏染柔木,言缗之丝.温温恭人,维德之基.其维哲人,告之话言,顺德之行.其维愚人,覆谓我僭,民各有心.翻译为:又坚又韧好木料,制作琴瑟丝弦调。温和谨慎老好人,根基深厚品德高。如果你是明智人,古代名言来奉告,马上实行当作宝。如果你是糊涂虫,反说我错不讨好,人心各异难诱导。
〔译文〕 君子宽宏大量,但不懈怠马虎;方正守节,但不尖刻伤人;能言善辩,但不去争吵;洞察一切,但不过于激切;卓尔不群,但不盛气凌人;坚定刚强,但不粗鲁凶暴;宽柔和顺,但不随波逐流;恭敬谨慎,但待人宽容。这可以称为最文雅最合乎礼义的了。《诗》云:“温柔谦恭的人们,是以道德为根本。”说的就是这种人了。
【原文】 君子崇人之德,扬人之美,非谄谀也;正义直指<1>,举人之过,非毁疵也;言己之光美,拟于舜禹,参于天地<2>,非夸诞也;与时屈伸,柔从若蒲苇,非慑怯也;刚强猛毅,靡所不信<3>,非骄暴也;以义变应,知当曲直故也。诗曰<4>:“左之左之,君子宜之;右之右之,君子有之。”此言君子以义屈信变应故也。
〔注释〕 <1>义:通“议”。 <2>参:并列。 <3>靡:无。信[shēn 音伸]:通“伸”,不屈。下同。 <4>引诗见《诗·小雅·裳裳者华》。
〔译文〕 君子推崇别人的德行,赞扬别人的优点,并不是出于谄媚阿谀;公正地议论、直接地指出别人的过错,并不是出于诋毁挑剔;说自己十分美好,可以和舜、禹相比拟,和天地相并列,并不是出于浮夸欺骗;随着时势或退缩或进取,柔顺得就像香蒲和芦苇一样,并不是出于懦弱胆怯;刚强坚毅,没有什么地方不挺直,并不是出于骄傲横暴。这些都是根据道义来随机应变、知道该屈曲就屈曲该伸直就伸直的缘故啊。《诗》云:“该在左就在左,君子在左无不可;该在右就在右,君子在右也常有。”这说的是君子能根据道义来屈伸进退随机应变的事。
【原文】 君子,小人之反也。君子大心则敬天而道<1>,小心则畏义而节;知则明通而类,愚则端悫而法;见由则恭而止,见闭则敬而齐;喜则和而治<2>,忧则静而理;通则文而明,穷则约而详。小人则不然:大心则慢而暴,小心则淫而倾;知则攫盗而渐<3>,愚则毒贼而乱;见由则兑而倨<4>,见闭则怨而险;喜则轻而翾<5>,忧则挫而慑;通则骄而偏,穷则弃而儑<6>。传曰<7>:“君子两进,小人两废。”此之谓也。
〔注释〕 <1>《集解》无“敬”字,据《韩诗外传》卷四第二十三章补。 <2>《集解》“治”作“理”,据《韩诗外传》卷四第二十三章改。 <3>攫[jué 音决]:强夺。渐:欺诈,作假。 <4>兑:通“锐”,敏捷的往上爬。 <5>翾[xuān 音宣]:通“懁”[juàn 音眷],急。一说通“儇”[xuān 音宣],轻薄浮滑。轻浮不庄重。 <6>儑[án 音湿]:1.心灰意懒,情绪不高。与“隰”、“濕”等为同源词,表示人格卑下。
〔译文〕 君子,是小人的反面。如果君子心往大的方面用,就会敬奉自然而遵循规律;如果心往小的方面用,就会敬畏礼义而有所节制;如果聪明,就会明智通达而触类旁通;如果愚钝,就会端正诚笃而遵守法度;如果被起用,就会恭敬而不放纵;如果不见用,就会戒慎而整治自己;如果高兴了,就会平和地去治理;如果忧愁了,就会冷静地去处理;如果显贵,就会文雅而明智;如果困窘,就会自我约束而明察事理。小人就不是这样,如果心往大的方面用,就会傲慢而粗暴;如果心往小的方面用,就会邪恶而倾轧别人;如果聪明,就会巧取豪夺而用尽心机;如果愚钝,就会狠毒残忍而作乱;如果被起用,就会高兴而傲慢;如果不见用,就会怨恨而险恶;如果高兴了,就会轻浮而急躁;如果忧愁了,就会垂头丧气而心惊胆战;如果显贵,就会骄横而不公正;如果困窘,就会自暴自弃而志趣卑下。古书上说:“君子在相对的两种情况下都在进步,小人在相对的两种情况下都在堕落。”说的就是这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