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想和你聊的话题是关于内驱力,企业只有塑造团队内驱力,而非仅仅靠金钱等外驱力,才会真正激发团队工作动力。
如果我问你,什么能激励你积极工作,你想到了什么?我提示你一下,什么时候,你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工作,并感觉开心,也不感到疲倦?
是加薪或发奖金的时候吗?是当你晋升的时候吗?或者,是其它什么呢?
真正激励你努力工作的,可能是你从事一个有创新项目、提升自己的技能,又或者是在一个自由的环境下自主的选择自己钟爱的工作等。
先说一个激发团队工作积极性的案例。
记得曾经有次我去一个企业做高管小组会,与会者都是各部门负责人,这些高管基本都是创业时期的老臣,平均在此企业的工作年限超过十年。那天当我让大家选择这次最需要沟通的困惑问题时,大部分人选了如何可以更好地激发下属团队的工作积极性。
作为教练,当时我就提出问题:
请你们举例说明,为什么团队的工作积极性不高呢?
他们分享了以下例子,比如:
员工不愿意出差,怕辛苦
团队成员几乎都是在做老客户,吃老本,不愿意开发新客户
工作中,下属缺乏主人翁意识,不愿思考,主管说什么,就做什么,也不愿意为最终结果担责
即使制定了考核,好像他们也不太在意
其它...
听到这里,你猜我会接着问什么?
或许会让你吃惊,我的提问是:
那请问你们自己的工作积极性如何?
以上这些现象在你们自己身上存在吗?
他们一下有些懵了,开始反思,果然不出所料,反馈下属工作动力低的这些主管们,自己普遍也存在同样的问题。
为什么我会这样问?因为内驱力研究表明,要激发下属或他人的工作动力,主管本人必须先要有内驱力!
事实上,中国的员工敬业度是全世界最低的国家之一
盖洛普全球调研报告显示,2012年中国员工的敬业度平均只有6%,落后于全球平均值!
68%的员工工作中仅仅是打工心态,属于消极怠工的为26%,而且这些人会干扰其他人的工作状态。
那为什么员工的敬业度如此低下?
这里面有很多原因,但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很多领导人或管理者只知道用外驱力,而非内驱力来激励团队。让我用一张图片来佐证:
你可以看到图的左边是很多管理者自认为激励下属最有效的方法,比如最重要的是给予下属高收入、晋升机会等,但这些管理者并没有想到的是,恰恰图的右边才是下属自己对如何有效激励的重要性排序,你发现,下属最需要的前3项是“被人欣赏、有归属感、能理解下属”,而收入的重要性仅排在第5个。领导者必须塑造团队的内驱力,否则很难长久激发下属的工作动力。
今天,我就和你聊的知识点是:
金钱不总是有效,用内驱力激发团队动力
先来看下什么是内驱力,它和外驱力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丹尼尔·平克的《驱动力》书籍里,讲了人有三种驱动力。
第一层驱动力来自生存冲动,比如衣食住行,食色性也,这是人类本能,这个好比是马斯洛需求层次的最底层的生理需求,就大多数人而言,找第一份工作的时候往往基于第一驱动力。
第二层驱动力来自外在驱动,比如激励,KPI 考评,胡萝卜加大棒,或给员工更多假期,这也是绝大多数公司采取的驱动方式;绝大多数人可能终身在第二驱动力范畴内,找到一家合适的公司,一个还可以的工作,薪水不错,给点激励就努力一点,激励不够就磨一下洋工。
而第三种驱动力则为内在驱动,是自动自发的一种把事情做好的欲望,第三种驱动力又包括三大要素:自主、专精和目的意义(我将下次和你分享这3大要素),心理学家们发现只有内在激励才是最有效的激励方式。
事实上,外驱力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的观点,而内驱力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观点
行为主义心理学是美国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其代表人物斯纳金认为:
动力源自于外,从根本上来说,人是被动的
人们不愿工作,那是因为缺乏合适的奖励;只有当环境中存在诱因时,人们才会做出响应
人希望得到奖励,避免惩罚
所以,行为主义认为的激励是:给的金钱越多,绩效就越好,不过经过实践检验,这个流派目前的影响力越来越小。
而人本主义心理学,是二战后当代西方心理学中的一种革新观点,其代表人物就是我们熟知的马斯洛,他提出了需求层次的理论。他们眼中的激励是以下特征:
人们具有内在的主动性并愿意对其周围的环境施加积极的影响
人们渴望不断探索,渴望挑战,发现新奇事物,并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学习与成长并施展才华
人们从事某项活动,是因为这项活动让他们感受到其中的激情、成就与满足
而企业实际激励方式,我们常见的却是胡萝卜加大棒这种外驱力方式,这种方式对绩效真的有效吗?金钱越多,绩效越好吗?
与你分享一个有趣的故事
英国某个社会学家曾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他说如果政府决定给献血者报酬,那么全国的献血量不会增多反而减少。为了验证这个想法,两名瑞典经济学家拜访了哥特堡市的一家地方血液中心,找到了153名有献血意向的女性。
他们把这些女性分成三组,告诉第一组成员,献血自愿,但献血后不会得到任何报酬;第二组成员每个人将能得到7美元,第三组有奖励,不过待遇做了些变动,她们能得到7美元报酬,但必须立刻决定是否把钱捐给儿童癌症基金会。
结果第一组中有52%的人决定继续献血。她们都是无私的,即使没有补偿也心甘情愿献血,那第二组呢?如果金钱有效,她们应该更有献血动力,出乎意料的是,给予报酬后,反而把这组献血者的数量减少了近一半,而第三组最终有53%的人最后决定献血。
社会学家的第六感觉是正确的,金钱并没有让献血行为有所增加,反而令其减少,原因是金钱玷污了献血这种利他行为。
类似案例还有很多,比如你周末徒步一整天,虽精疲力竭,但仍然觉得开心,但如果有人花几百块钱让你同样走一天,也许第一次没什么影响,但多走几次,恐怕兴趣就全无。
研究表明,外在激励将会对人们做事的内驱力产生负面影响。
金钱奖励一开始确实会给员工带来强烈的愉悦感,但这种感觉很快会烟消云散。如果上级只是用金钱刺激他希望看到的行为,下属就失去了对这项工作的内在兴趣。奖励只能带来短期效用,更糟的是,它降低了下属继续这项工作所需的长期积极性,就像是少量咖啡因只能帮你多撑几个小时,其效果会逐渐消失,为了维持效果,只能加大剂量,用药必须越来越频繁。
金钱激励除了降低人们做事的内驱力,还有其它不良效果,比如可能引发团队成员追求短期利益、走捷径、扼杀创造力、甚至影响团队和睦,比如员工会容易相互攀比。
不过,必须提醒你,虽然内驱力更能激励人,不代表管理者不需要用外驱力方式激励团队,我们反对的是管理者仅仅使用外在激励方式,我们不赞成的是把金钱激励放在第一重要位置上。
金钱虽然不是最有效的激励方式,但它依然有效,而且你给员工的报酬要高于平均水平。为什么呢?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乔治·阿克尔洛夫发现,一些公司,比起同行,多给了员工一些工资。这不是因为这些公司很无私,也不是因为它们傻,相反,这么做恰恰是因为这些公司非常精明。因为如果向员工支付的工资比市场平均水平略高一些,公司就能够吸引到更优秀的人才,同时也会减少人才流失,激发生产力,提高员工士气。其实,工资更高也许能够降低公司的运营成本。
金句小结
内在驱动,是自动自发的一种把事情做好的欲望;
大部分人被内在激励驱动做事,相对于外驱力,内驱力给予人们最多的满足感;
外在激励将会对人们做事的内驱力产生负面影响;
虽然金钱越多,绩效未必更好,但它依然有效,企业给员工的报酬要高于平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