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够独处吗?
有些人忍受不了和自己相处,什么时候都要和恋人、朋友在一起,参加各种聚会、购物,一旦安静下来,感觉到无尽的空虚,所以采用各种方法让自己逃避。
有些人则很喜欢自己一个人待着,安静地独自读书、散步、沉思。
独处的能力是说,一个人在孤身一人时内心依然具有充盈感和安全感,照样能够顺利且有效地完成心之所向的活动。
英国精神分析学派大师唐纳德·温尼科特,认为“独处的能力是一个人情感成熟的最重要标志之一”。
01
在心理学家看来,一个人的独处能力往往和他孩提时与妈妈(主要养育者)的照料质量有关。
当孩子咿呀学步时,对周围探索的兴趣越来越浓,而妈妈是他的安全基地。妈妈在场,他能够兴致勃勃地四处好奇;妈妈不在,孩子变得无比焦虑和恐惧,哇哇大哭。
也就是说,孩子能独立探索世界的前提是有妈妈稳定地陪伴。
一方面,孩子天然需要妈妈的疼爱,想粘着妈妈,另一方面,生机勃勃的内在成长推动他想独立探索世界,不被妈妈的亲密控制。
孩子在独立和亲密之间徘徊,内心产生冲突和纠结。
此时,妈妈要成为一个稳定的、安全容器来容纳孩子的种种矛盾,温柔地支持、安抚孩子。
孩子什么时候愿意回到妈妈的怀抱,应该由他自己决定,而不是妈妈,这对培养孩子的自主性至关重要。妈妈需要一直稳稳地陪在孩子身边,安静地、被动地等待他的回来,并与孩子保持适当的距离。
妈妈必须顾及、尊重孩子的意愿与感受。
如果妈妈只考虑自己的感受,在孩子想独立探索时,把孩子抱起来、阻止孩子的玩耍,结果就打断了孩子原来正在进行的快乐地探索。如果总是这样,孩子就会有被操控的感觉。
正如温尼科特所说:
“有一种体验(对独处能力的建立)是最重要和最基础的,如果没有这种充分的体验,独处能力就无法产生,这种体验就是:母亲或母亲替代者在场情况下,婴儿或幼儿独处的体验。”
慢慢地,孩子独立探索地时间越来越长,走得越来越远,需要妈妈的亲密越来越少。直到他能够把妈妈的安全基地内化到心里,即便孤身一人,也能够依然勇敢地探索这个世界。
所以,独处状态其实就意味着(尽管看似矛盾)总有一个他人陪伴在场的内化状态,这个人不仅保持适当的距离,而且还能够在需要的时候提供“内心支持”。
02
由于是自己主动探索这个世界,孩子才拥有鲜活、真实的体验。大量的真实体验形成“真自我”,即自我围绕着自己的感觉而构建,真实感觉到情绪、思想和身体疼痛,如实表达出来,依照自己的意愿生活。
与之相对的是“假自我”,即自我围绕着别人的感觉而构建。
当父母总是强迫孩子按照他们的意志来,而不顾及孩子的想法和感受时,父母其实是粗暴地用他们的自我替代了孩子真实的自我。
比如,有一种妈妈叫“直升机妈妈”,不停地告诉他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要求孩子什么事都按照她的心意来。这样的孩子其实挺可怜,因为他被妈妈操控,他的自我围绕妈妈的感受打转,做什么都是在取悦妈妈,而真实的自我被压制甚至迷失。
如果一个孩子特别乖巧懂事,什么事情都特别符合大人心意,那么我们要特别注意,因为很有可能,这个孩子形成的是“假自我”。
蒋方舟在7岁开始每天被妈妈逼着写一页练习纸的文章,尽管天赋绽放,但在长期过程中,形成讨好型人格,每天进贡式地给妈妈看自己写的文章,努力让妈妈满意。
小时努力让父母满意,长大后努力让别人满意。
讨好型的人努力察觉别人的需求,并无条件去满足对方,所有的努力都是围绕别人打转,活得小心翼翼,深怕得罪人,以求获得内心安全感。别人的评价变得越来越重要,自身的价值越来越模糊不清。他们似乎不了解自己的需求,也很难察觉自己的需求。
蒋方舟提到,有次有个朋友打电话来,她没接到,后来朋友没完没了的打过来,她内心是非常厌烦的,她其实很想对对方说,你不要打过来了,我真的很烦,但是她没有勇气说出来。
她说:
“我不会展示自己很愤怒的一面,虽然内心已经积累了很多对别人的不满和想要反驳的……”
“即使这个人你不喜欢,然后你也希望他喜欢你……”
像一出有剧本的舞台戏,那个最美丽的主角只是永远不停地按照导演的手势和眼神去摆出动作,换来台下掌声雷动,他们内心却不知是为谁在完成,也担心哪天会成为没有剧本、没有目标、没有观众的演员。
温尼科特认为:“‘假自我’不能成为一个人内心世界的主宰,不能阻碍到一个人感知自己真实的存在。如果‘假自我”过度,或者‘真自我’没有得到很好的建立,无论看起来多么符合社会的期待,你的内心还是会持续地感觉无聊、空虚、甚至死寂。”
一个人要为自己真实地活着。
03
如何破除假自我,形成真自我?
独处是形成“真自我”的重要途径。
2016年,蒋方舟自己放逐到陌生的城市东京,不懂日语,没有工作,也没有任何社会关系。没有人认识她,她也不认识任何人,因此不用担心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每天看书,看展览,写日志……她惊讶地发现自己的讨好型人格已经消失。她会大声的表达自己意见,不再唯唯诺诺,不再害怕得罪人,她终于围绕自己的感觉而生活,内心充满了愉悦。
蒋方舟治愈自己的方式是长时间的独处,让她从复杂的环境中跳出来,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在焦虑、讨好、恐惧沉淀下来以后,看到自己隐藏的真实自我。
叔本华说:“人只有在独处的时候,才有可能完全地成为他自己,而当他投身于人际交往时,他都将或多或少地失去部分的自我。”
从心理学的观点看,人之需要独处,是为了进行内在的整合。
我们每天不断接收很多的信息,需要通过思考消化、整合这些信息,思考、学习、反省,往往在独处中进行。
我们每天都在经历各种体验,成功、挫败、痛苦、愉悦等。我们不断对自己、对世界有新的认识,这些新的认识必须能够与我们已有的经验建立联系,融为一体,从而更新或构建自我,自我才能成为一个不断生长完善的系统。
独处的过程就是这一整合的过程,让我们从繁忙的外部世界暂时退出,不再关注别人,转向自身的感受。
独处是一个人成为坚实独立自我的成长过程,也是让一个人拥有与众不同的内在世界的过程。
独处使得我们与现实保持一定的距离,安静地思考,反而能看到问题所在;同时,调整自己的情绪,让自己从受挫中恢复过来。
“独处是灵魂生长的必要空间。”
“我这个人是那种喜爱独处的性情,或说是那种不太以独处为苦的性情。每天有一两个小时跟谁都不交谈,独自跑步也罢,写文章也罢,我都不感到无聊。和与人一起做事相比,我更喜欢一个人默不作声地读书或全神贯注地听音乐。只需一个人做的事情,我可以想出许多来。”——村上春树
04
拥有独处能力的人,他在内心有稳定的安全空间,形成一个相对自足的内心世界。他知道自己是谁,要到哪里去,有自己的界限也尊重别人的界限,具备与别人共情的能力。
“因为他们已满足了自己爱与归属的需要,所以他们无需刻意让别人陪伴,他们在独处中找到乐趣。”——马斯洛
独处能力,让一个人变得完整而独立,不会依赖外面某个人来填补内心空缺,也不会过度依赖某个人来评价自己。
也就是说,他不需要把别人当作工具来成全自己,不需要寄生在别人身上。
马丁·布伯认为,只有放下自己的预期和目标,不把别人当作工具,而是真实地与之建立关系时,他才有可能真正触碰到这个人的内心。
所以,具备独处能力的人能真正理解另外一个人,走进另一个人的内心深处,与之建立美好的关系,会爱别人也会爱自己。
温尼科特认为完美的相处关系是“窝在爱人怀里孤独”(Dare to be lonely in someone else's arms)。
刚开始恋爱的情人有说不完的话,但时间一长,总会有相对无言的时候。有些人碰到这种情况就会感到紧张与不安,生怕两个人的关系无法继续,但真正成熟美好的关系是——即使两人暂时无话可说也无所谓,相对无言,就暂时沉默,可以静静地躺在对方的怀里孤独,这是两人相处信任的极致表现,也是最高境界。
刘若英说到自己的婚姻:
“有时候拍戏时,我们经常半个月不见面,没必要天天黏在一起。我们夫妻俩一起出门,去不同的电影院,看不同的电影。两人一起回家,进家门后一个往左,一个往右,因为两人有独立的卧室和书房。”
敢于在爱里孤独,既亲密又独立,既有爱也有自己的空间。
“相处就是把两个独处放在一起。在一起时像粘土,形塑成第三种样貌;分开的时候像磁铁,彼此吸引却又各自独立。”——刘若英
05
《千与千寻》中说:“人生就像一班列车,路途上会有很多站,很难有人可以自始至终陪着走完。”
能陪伴一个人走完所有站点的,只有他自己。
拥有独处能力的人,能够一直安静、充实地往前走。
愿我们每个人都拥有独处的能力!
丹姐姐: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职业咨询师、极爱读书之人,希望一直温柔地面对这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