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是民族的梦,是国家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梦想需要载体,在中国这么一个非常重视家庭和睦幸福的国家,家庭就是中国梦最重要的载体。
梦想是抽象的,而每一个家庭的幸福却十分具体。不论是面对贫困、疾病而不离不弃的患难母女;是远离父母、期盼团国的追梦青年;是居无定所、相濡以沫的农民工夫妇;是幸福美满、相敬如宾的总书记家庭;还是克服琐事,以“理解体谅与包容”撑起幸福之家的婆婆与儿媳......所有的故事都告诉我们,有家就有希望,有家就有幸福,有家就有梦想。透过一个个真实鲜活的家庭故事,我们在感动之余,更能深刻地体会到,一个个家庭的幸福背后,正是中国梦的投射和缩影。
家庭的幸福不会自动产生,梦想更不会凭空实现,这一切都需要坚实的条件。而当前,却还有方方面面的因素影响着我国家庭的幸福。一是各项社会制度还不够完善,医疗、社保等基本社会保障未能全覆盖,居民因病致贫、生活缺乏基本保障的现象存在;户籍制度的存在,使得亿万进城务工人员和他们的子女只能做“二等公民”,就业和受教育权利得不到平等保障;城乡二元分割,带薪休假制度未能充分建立,导致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留下割不断的“乡愁”。二是经济发展还不够充分,地区差异、城乡差异、行业差异依然巨大,部分地区尚未完全解决贫困问题,居民住有其所,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尚不能完全实现,艰辛的生活下,要谈幸福和梦想,谈何容易!三是发展的代价太大,生存环境局部恶化,试想,如果我们喝不上放心的水,吃不上安心的粮,甚至连呼吸一口新鲜空气都成了奢望,人们的幸福感从何而来?四是社会剧烈变迁,人际关系越来越复杂,曾经的天伦之乐:家人团圆、夫妻幸福、邻里和睦如今似乎也更加淡化。
幸福有不同的定义,不同群体、不同阶层对于家庭幸福的诉求必然是多元化、复合化的。同时,我们的国家还面临着经济发展方式加速转变、城乡一体化统筹发展、社会治理方式除旧布新等一系列困难、瓶颈、蜕变......在这样一个发展和问题并存,机遇和挑战共在的历史时期,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要幸福,必须富强,要幸福,还必须有青山绿水,有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有和谐的人际关系,有坚实的社会保障,有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习近平总书记适时提出民族复兴的伟大“中国梦”,有了民族和国家的强盛,才有家的幸福。“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也只有每个人踏踏实实的工作,中国梦才够美丽、够坚实。
我们肩并肩、手挽手,将“家庭幸福”的正能量传递下去,以中国家庭的“幸福梦”成就民族复兴的“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