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小样妈又看到一条新闻,一位妈妈陪孩子写作业,被气到进医院了。
还记得我小时候,都是自己一个人在房间写作业。妈妈不在旁边监督,所以也不会因为作业的事和我生气。
可是现在,陪写作业的妈妈越来越多,她们和孩子的矛盾也越来越激烈。
真是应了那句话,“不写作业母慈子孝,一写作业鸡飞狗跳。”
其实想让孩子学习好,不是光靠陪写作业就能解决的。更多的功夫,应该花在孩子入学前,也就是幼儿园阶段。
比如培养孩子的兴趣,让他喜欢学习;
提升专注力,让他能坐得住;
丰富孩子的体验,尽早帮他开启大脑;
还有让孩子充分地玩耍,提升空间能力、思考能力、语言能力等。
这些事情做与不做,差别是很大的,会直接影响到孩子入学后的学习成绩和学习动力。
有妈妈会说,“孩子上学前,我给他做准备了呀。花钱给他上早教班,风雨无阻地接送,还教他认字、背古诗、做算术题。怎么上了小学,写作业还是那么费劲呢?”
答案很简单,因为我们用错了方法。
抓住孩子的关键期,给他做早教,确实能开发孩子的智力,但前提是方法要科学。
只有遵循了大脑发展的基本规律,我们花的功夫,才能体现在孩子的成绩上。
所以今天,小样妈就来分享一些脑科学的知识。如果你家宝贝还没有上小学,就抓紧时间,帮孩子开发智力吧。
(稍后我也会针对已经上学的孩子,写一篇学习方法的文章,记得关注哦。)
01 丰富的体验帮孩子塑造大脑
在我们的观念里,想要孩子成绩好,就得多学习。
曾经在节目里看到一个妈妈,整天把自己5岁的女儿圈在家里学习。做完数学题做英语,做完英语写汉字,写完汉字再练钢琴。
女儿唯一的娱乐活动,就是和爸爸一起玩电动游戏。既不和小朋友接触,也没有搭积木、画画、跑跑跳跳的机会。
妈妈以为这样的刻苦学习能让女儿打个好基础,结果专家过来一测,发现孩子的精细动作能力、语言能力、理解能力、社交能力都比同龄的孩子滞后了。
也就是说,妈妈让女儿做的这些练习,不但没有促进作用,还给孩子拖后腿了。
如果你也在用死记硬背、大量做题的方式帮孩子做幼小衔接的准备,就要引起注意了。
6岁前,真正能帮孩子开发智力的,不是做题,不是盲目地上早教班,而应该是给孩子丰富的体验和刺激。
比如陪孩子聊天,让他看不同的色彩,听不同的声音,玩这个年龄应该玩的游戏,用不同的材质画画,听和谐的音乐,接触外语,参观动物园、博物馆等。
为什么体验越丰富越好呢?
因为孩子的大脑在6岁前发育非常快,可塑性极强。而大脑可塑性的基础,正是神经元相互连接所构成的复杂网络。
简单来说,我们可以把孩子的大脑想象成是一个纵横交错的交通网络,网络越发达,孩子就越聪明。
在刚出生的2年,大脑的主要工作是不停地造新马路。
从2,3岁开始,除了造新马路,原来那些很少使用的马路会被一一拆除。经常使用的马路则会保留下来,越建越宽,以便让信息更高效地传输。
我们当然希望孩子头脑中重要的马路都能被保留下来,作为将来学习的基础。所以增加孩子相关的体验,尽早地使用这些马路就变得格外重要了。
就拿语言来说,不仅外语有学习的关键期,越早接触,学习效果越好。
就连我们的母语,也是和孩子说得越早,说得越多,孩子越聪明。
有研究发现,在落后的农村地区,孩子们的智力水平明显要低于城市里的孩子。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贫困地区的孩子大多由爷爷奶奶带大,所以他们接受的语言刺激非常少。
可能整整一天,和爷爷奶奶的交流,也不过是“起床了,吃饭了,睡觉了”这几句话。
其实现在很多城市里的孩子,虽然物质条件好,但因为父母工作忙,只能整日与老人、保姆为伴,他们能接触到的东西也是很单一的。
所以不管工作多忙,我们都要留出时间陪孩子说话、体验和玩耍。别等错过了孩子成长的关键期,才追悔莫及。
02 早教不等于超前教育
小样幼儿园有个同学名叫“包包”。小小年纪,爸爸妈妈就已经用早教班,把他所有的业余时间都填满了。
不仅周末要上课,周一到周五幼儿园放学后,也要急急忙忙赶去上课。
虽然爸爸妈妈望子成龙,不想让包包输在起跑线上,可是这样的过度教育,恐怕只会起反效果。
很多家长和包包爸妈一样,以为早教就是要提前教,尽早教。但其实,“早教”只是早期教育的意思。
我们只有遵循科学规律,让孩子在适宜的年龄做适宜的事,才能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
比如很多孩子还没学会爬,爸爸妈妈就急着让孩子学走路,甚至以此为傲,觉得跳过爬这个阶段,是孩子聪明的表现。
殊不知爬行对孩子平衡能力、空间能力的发育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很多孩子上小学后字总是反着写,分不清b和d,p和q,就是因为婴儿期该爬的时候没有爬够。
还有很多父母像包包的爸妈一样,只看重学习,剥夺了孩子玩耍、游戏的机会。
但对6岁前的孩子来说,游戏恰恰是他们探索、学习的基本方式,能帮助孩子学习解决问题,发展认知能力和社交能力。
小样妈经常会分享一些早教类的游戏。比如用游戏来学习数学里的形状、数量、规律等,还有用游戏来开发孩子的创造力、记忆力。
这些游戏我都会带着小样玩。小样不仅很享受这个过程,不知不觉学到了很多东西,而且比同龄孩子有更强的专注力和好奇心。
这就是游戏的魔力,把学习变成一件简单、快乐的事。
其实早教最重要的意义,不是让孩子记住多少知识,而是帮他们保留和拓宽头脑里的马路,促进各种能力的发展,同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为将来的正式学习做准备。
03 自由地探索,比对错更重要
在给孩子早教的过程中,还有一个我们常犯的错,就是过于强调“教”。
我们总以为孩子是一张白纸,我们怎么教,他就会怎么学。
孩子玩玩具,我们会说“你玩的不对,应该这样玩。”
孩子画画,我们会说“你画的不像,怎么没给妈妈画上头发?”
孩子背古诗,我们会说,“你这句背错了,应该是……”
在孩子面前,我们总是拿着放大镜挑错,结果不仅扫了孩子的兴,更扼杀了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还有思考能力。
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曾经说过,“孩子都是小科学家,他们面对问题时,会主动地探索和学习。”
可是在很多成年人眼中,除非有人教,否则孩子什么都不懂。真的是这样吗?
心理学家曾经研究过孩子的逻辑推理能力。
他们找来一群15个月大的孩子,想知道当玩具不能发出声音时,孩子是否能根据线索,推测出是人的问题,还是玩具的问题。
于是他们设计了两组实验。
第一组实验中,研究人员先向孩子演示:阿姨A按玩具,玩具会响,阿姨B按玩具,玩具不会响。
当孩子自己按玩具,玩具也不会响时,仅管只有15个月大,他们还是推测出应该是人的问题。所以这组宝宝把玩具递给了妈妈,希望妈妈能帮自己按响玩具。
而在第二组实验中,研究人员演示的内容是:阿姨A按玩具,第一次玩具响了,第二次玩具没响,阿姨B按玩具,也是玩具一次响,一次没响。
轮到孩子自己按,玩具也没响。于是这组宝宝推测,可是能玩具坏了。所以他们没有向妈妈求助,而是拿起了桌上的另一个玩具。
这个实验让我们知道,即使是15个月大的宝宝,已经有了很不错的推理能力。
可为什么现实生活中,我们的孩子好像没那么聪明呢?原因是我们没有给孩子安静玩耍和思考的机会。
我们总是忙着教他怎么玩,忙着纠正他的错误,所以孩子没有机会开动脑筋,让自己变聪明。
其实对孩子来说,玩玩具没有对错,画画没有对错,背古诗也没有对错,他们在这个过程中的思考、创造,还有兴趣的培养,能力的发展,才是最宝贵的。
今天给大家分享了3个促进孩子大脑发育的方法:
1. 丰富的体验帮孩子塑造大脑
2. 早教不等于超前教育
3. 让孩子自由探索很重要
希望妈妈们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能用对方法,少走弯路。
喜欢今天的文章,别忘了转发支持小样妈哦。
历史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