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很小的时候,在家门口遇到过乞食的僧人,来到我们家门口,什么都没有说,我母亲给了他们一些食物,他们就说了句阿弥陀佛就走了。我一直站在门口看着他们的背影,我好奇为什么他们的衣服跟我们不一样,为什么他们说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是什么意思?我甚至也没有问我母亲,我就一直呆呆地望着他们走远了。
长大以后,我去到寺庙,不知道怎么拜,也不知道怎么才是规矩,我就傻傻看,虔诚的看,心中默念,“不知者无罪,冒犯了,打扰了。”内心总是有一种敬畏,这种感觉,不是谁教的,是与生俱来的。也没有人跟我讲过佛的任何故事,但是心中总是有正念的。如今才知道用这个词,叫作“正念”。就是因为这个正念一直在,我与佛的缘分也就愈来愈近了。
多巧,我读的第一本关于佛文化的书籍就是藏传佛教加措活佛的《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现今这本书是我去年读的《喃喃》的作者扎西拉姆·多多的采访节目《多元相对论》,其中有一期就邀请了加措活佛。我打字的时候都有点颤抖,非常感叹,我买书的时候都没有看,原来里面都是有缘人。哈哈,我攀缘了,我知道,但是心里很暖,因为我是冥冥之中又跟这些佛弟子们又近了,所以心里暖。
这本书回答了一些常见问题和大众对佛法的偏见和曲解,看了就知道,其实每一个佛弟子都很努力,有慈悲心的都是大多数。佛教在中国乃至全世界,它要如何发展与传递下去,显然不仅是佛弟子的责任,也是我们众生的责任。为了伟大而美好的目标,应该是万众一心,一齐努力的结果。
我的个人心得:学佛,一定要持“三正”,正念,正见,正德。“正德”我解释一下,在《道德经》里,“德”是“道”的“用”,也就是说,前面的正念和正见可能都在心里,没有生发出行为,但一旦有行为,就需要“正德”,不然就是学偏了。
学佛,不要听见别人说什么就信什么,要有疑问,一定要主动地去看书,去博学,去广闻。千万不要迷信,也不要上来就想学神通,但凡存在“投机”心理,很容易就被收割了,到时候别怪佛陀,也不要假传佛是迷信。
学佛,也是学习,学的过程中就是闻、思、修的过程。至于佛学到底有什么秘密,有什么吸引力,为什么会改变一个人,如果你洞见到了身边学佛的人的变化,那你最应该做的就是不问任何人,先自己去读佛学的书,我想,答案都会一一出现。
读此书时,我时不时想到《西游记》悟空对三藏说的那四句颂子:“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就在汝心头。人人有座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
人生随处是道场,珍惜暇满人身,好好修行,早日明心见性,证得菩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