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8日,我购置了《曾国藩家书》共四册书籍,立下至2025年读完的纸读书目标。如今,历时十个月的坚持终有回响,这份既定任务已圆满达成。

此次读书之旅,无特殊的阅读环境,却藏着最实在的坚持。四册书籍中,三本是在每日如厕的碎片化时间里逐页读完,另一本则是借着每晚泡脚的闲暇时光慢慢品读。
没有专门的书房静思,也无整块的时段钻研,只是将那些常被忽略的零散光阴串联起来,让阅读成为日常生活的自然延伸。正如鲁迅所言:“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挤一挤总是有的。”在快节奏且浮躁的当下,能静下心来挤出时间与书籍对话,本身就是一种难得的修行。
选择《曾国藩家书》,源于长久以来的向往。我始终好奇,这位晚清名臣究竟如何通过日记不断反省自勉、砥砺品性,如何以严苛又不失温度的方式教育子女,如何维系大家庭的和睦融洽,更如何在波诡云谲的世事中成就一番事业。
通读之后,曾国藩的一生给我带来了深深的震撼与启迪。他的人生并非坦途,仕途之上屡遭弹劾非议,身体更是常年被病痛困扰,晚年甚至陷入失明的困境。即便如此,他从未放弃阅读,不仅自己博览群书,更始终鼓励家人养成读书的好习惯。晚年失明后,他仍未中断学习,或在车中听人诵读,或在室内听人讲解,这份终身阅读的毅力与坚持,令人由衷敬佩。
在子女教育方面,曾国藩的理念更让我深受触动。他不苛求子女一蹴而就,而是对每一点微小的进步都倍感欣慰,比如要求每几天写一篇文章或者模仿一两百个字帖,在严格要求中饱含鼓励与期许。这种教育智慧,即便放在当下,依然具有极强的借鉴意义。
此次读书经历,也让我对“坚持”与“目标”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看五年,定三年,踏踏实实做一年”,这句来自公众号的话语始终萦绕心头。
一年时间读完四本书,看似微不足道,却是脚踏实地践行目标的印证。日子或许在日复一日中重复,但我们可以在平凡里不断精进自我。以书为师,可汲取古人的生存智慧与人生格局;以人为师,能习得生活的处世之道与前行力量。
完成这一读书任务,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未来,我仍将保持挤时间读书的习惯,以更坚定的毅力追逐长远目标,在阅读与实践中持续提升自我,让平凡的生活因坚持与积累而绽放别样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