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唐诗宋词的情怀
作者:往事(敏儿)
我想,我们每一位中国人都会记得,在我们牙牙学语时,我们的父母一定会时常教我们“鹅,鹅,鹅,曲项向天歌”“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那一首首古诗吧?而那时的我们一定觉得,它们就像歌曲那么婉转动听。
我想,当我们走进学校的大门后,在课堂上那一首首唐诗、一阙阙宋词给我们的感觉一定像久别的重逢吧?因为那流淌着中华文化底蕴的曲调,早已根深植入了我们的心底。那是一种特有的情思、情怀和情调,它吸引着我们穿过历史的沧桑,走进每一位诗人的家乡古国;在它的诗情画意里,在它的灵动传神下,让我们去了解中国悠久文化的源远流长。
我想,当我们吃饭时“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一定会时常来警醒我们,粮食来的多么的不易吧?“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的《满江红》也一定会让我们悟出于国于己的远大抱负和理想。
李清照的巾帼不让须眉,也会让所有女性们懂得身为女子的骄傲吧?朱淑真、鱼玄机、上官婉儿、唐婉……那一位位奇女子,如歌如泣的哀怨、铿锵铁骨的豪情,也成就了当今叶嘉莹先生“若有诗词藏于心,岁月从不败美人”的气质。以及她对诗词的博学又渲染了世间多少的平凡女子啊。
我想,在诗词平平仄仄的韵律里,就仿若看见了一位位古人衣袂飘飘,在咚咚锵锵的锣鼓下吟诵着唐诗、宋词的动人曲调。那一首首穿过亘古隧道的平仄声声,也在不停敲打着我们每一位国人的家国情怀吧?
在字与字、句与句的相间、相对、相粘的起承转合间,《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中华诗词》……也吸引着无数中华儿女对古诗词的热情。
它巧妙的布局和意境在家家过年的门楣上,在店铺门市的门脸上彰显着中国文化的风采与骄傲!
那一首首直抒胸臆的“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那融情于景的“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那联想巧妙、细节逼真的“三湘衰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那一首首以动写静、以静写动的“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日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以实写虚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巧用夸张、拟人的“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那一首首托物言志、托物起兴的,那巧用衬托、联想巧妙的;那一首首乐景写哀、巧用问答、巧用比喻、巧用讽刺在诗语、诗句的反复、互文、曲笔、首尾呼应间;在平中见奇、在卒章显志中;在诗中有画、话中有诗、言有尽而意无穷里……尽现着写诗填词的绝妙方法。
那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在《南乡子·梅花词和杨元素》中,在寻梅的诗行里,全诗56字,竟不见一个“梅”字。这正是所谓“不言一字尽现风流”的妙笔啊!
行走在诗词的平仄里,那七绝的28个字,就如28个兵将,每一个字都必须精心安排,各司其职不能有馀字、懒字。它那讲求语致、韵致、情致要用小的篇幅尽量装盛丰富的内容,是很值得我们去学习的!
唐诗宋词的温柔敦厚是安顿身心的精神家园,它是中华民族一座深邃浩大的文学艺术殿堂的绮丽之处;是留给后人的无穷宝藏,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它是世界任何国家也无法比拟的中国国学之精华、中国文化之瑰宝!
——2019年3月31日晨
注: 在这里要非常感谢诗词写的特棒,亦师亦友的晨曦姐姐,她有时间都要给我讲课。我也非常感谢在简书能遇见这么多诗词文友,感恩遇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