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昨 母爱的力量(母亲住院日记之十)<4>

      对父亲当时的这种处理方法,母亲在多少年以后,一直到现在说起来还是有点埋怨、不理解,说父亲“心太执”(乡语俗话,死板固执之意),不顾孩子的死活。打我记事,每当母亲说起这件事,也都开导她:那个时候的人都那样;话又说回来,二哥的病不是也看好了吗?日子过得也算不错。况且,如果没有父亲当年的努力,也不会有后来一家人的好日子!听到这些,母亲也就深深地叹口气笑笑说:是啊,事都过去了,现在也就是闲着没事,顺便说说而已。父亲在世的时候,每当听母亲说起这个事时流露出的类似埋怨,也从不吱声,有时候也是叹口气,笑笑罢了。

        话说当时大舅紧接着又着急忙慌的返回来,传了父亲的话。母亲一听,知道父亲那是指望不上了,就和大舅商量着咋办呢?“咱这手头有了钱和粮票,这孩子还有口气,不能眼睁睁看着不给治啊,要不以后会后悔的”!大舅说出这些话和母亲商量着。听大舅这么一说,母亲也就不再犹豫的打定主意,“在家该想的办法都想了,治不了,没有用,不行,咱直接去县城的医院吧。”母亲边想边做着决定,并同时和大舅说着。时间很紧,病不等人,大舅安排小舅当天晚上就用平板车带上大妗子准备好的一摞煎饼,拉着母亲和在怀里紧紧抱着的二哥赶往几十里外的县城医院。十几天的只进不出、疼痛哭嚎,二哥早已经折腾的没了气力。出家门时还有丝丝的喘息,到了半路上就没了动静,母亲拍拍晃晃也没有反应,心想是不是不行了?这个时候的母亲也不急不怕了,任凭小舅在漆黑的夜里拉着车子,继续在坑坑洼洼的土路上一直往县城的方向走。赶到县医院时天已放亮,挂号、办手续时要交五十块钱的押金,母亲又犹豫了一下,不觉低头看了看还略微有点呼吸的二哥。那时候父亲刚刚参加工作时间还不长,每个月工资也就十几块钱,五十块钱对母亲来说可是个天文数字啊!万一这钱花了,最后还不知道是个啥结果咋办?片刻之后,还是母爱战胜了犹豫。现在看,母亲的这个决定无疑是睿智的,之后的诊断和手术一切顺利。


      也许是母亲身上的母性和做出的这个决定触动了天地、感动了医生。检查,发现了病因,手术切除了已经黑色坏死的肠道组织,不到十天痊愈出院,二哥才有了今天这条命。事后多年,每当再提起这件事,母亲都是把它当作笑话和故事说给我们听。不过每每讲到当年到县医院做交钱与治病救命的选择时,母亲说话的表情和语气都是沉重、严肃、认真的。当时的父亲虽然已经是从农村里走出去,拿一份公家工资的人,却依然摆脱不了穷苦贫困条件下,对人命轻视的束缚。可见贫困的记忆有多么刻骨,穷苦的经历又是多么的铭心。母亲讲,当时听医生说有希望能治,心里很高兴;可又说必须动手术却很担心,这么点大个孩子经得起折腾吗?可再想想,都这样了,动手术就有活的希望,不动可能就只有死路一条。于是决定,死马当活马医,治!结果手术很顺利。      二哥的命是保住了,母亲却因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因二哥从有病哭闹到住院手术治疗,除了两个舅舅能帮上点忙,其他的都是母亲一个人撑着。听母亲说最难最累的时候,连续十几天就没合过眼。二哥有病的时候正好是夏天,刚开始就抱着在蚊帐里晃,住院的时候怕哭闹影响别人,就在医院走廊过道里来回走。这种连续的过度疲劳,吃饭营业又跟不上,使身体严重透支,引发了气管的炎症和肺痨。尽管后来随着医疗技术条件的改进和发展,母亲肺部的病症得到了较好的治疗,但气管炎引发的咳嗽却似一种顽疾始终没能彻底根治。这种危害几乎跟随了母亲一生,直到近八十三岁的今天。

      有人说,付出与回报是对等的。从母亲和二哥的这一段经历中,我也真真切切的感受到,正是因为有了母亲的“固执” 才有了二哥的一条命。也正因为母亲的辛苦付出,才有了我们兄弟四人中二哥对母亲最多最好的孝敬。从母亲身上,让我见证了母爱的伟大。这种伟大,不仅仅是因为能创造奇迹,更还能缔造传奇、传递和延续母爱的真谛!(完)2019.12.29.23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