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暴力沟通
非暴力沟通里的一句话:
当我们清楚的知道自己的行为是为了滋养生命,当我们的故事的动机纯粹知识为了让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变得更加美好,即使工作辛苦,我们也会乐在其中。反之,如果我们的行动是出于义务、职责、恐惧、内疚和羞愧,那么,即使有意思的事情也会失去它的乐趣,最终让人心生抗拒。
如果我们心中有一个“爱“存在,即使做事很辛苦,也不觉得。但是我们因为义务、职责、恐惧、内疚和羞愧而做事,我们失去了那个”爱“,即使是很有意思的事情,我们也不会觉得有意思,反而心生厌烦,毫无兴趣。
1.饭后刷碗
我和老公目前的状态是我主内,他主外。之前,我上了9年的班,基本没做过家务。最近情况有所变化,家里只有我们一家三口了。每次做饭,我都不知道怎么办,好不容易对照小红书学着做菜。着实让我觉得做饭这件事实在不容易。
我这么辛苦憋出的饭菜,老公下班后,我们大快朵颐,谈天说地。饭后刷碗这件事,谁来做呢?
我的想法是:我这么努力学习了做饭,已经付出劳动了。老公应该刷碗,体验一下我的不容易。但是,转念一想他白天上班那么辛苦了,回家还刷碗,算了,我来好了。我其实是有点矛盾的。
老公的想法是:没关系,我来,你等一下,等我看会手机,我来刷。
虽然他不排斥刷碗,但是动作太慢,我想想还是自己动手吧。
我观察了我的想法背后的爱意流动。
当我埋怨他为什么不刷碗的时候,我刷碗的质量都不怎么高,心中怒气上升,仿佛这几个盘子碗和我有仇。还会想好歹我也出国留学,好歹我也硕士毕业,怎么就沦落到给你刷碗了呢?就越想越不喜欢刷碗,甚至还有可能迁怒于人。
但是当我想着,把碗刷干净,为了一家人的健康,这点小事算什么,去健身房撸铁,不是比这累多了吗?我这免费锻炼臂力,哈哈,不是更好吗?这样刷出来的碗,每个碗仿佛都有爱在,仿佛都在闪闪发光,虽然身体累,但是心不累。那是因为我心中有爱。
你看,心中有爱,还是无爱,虽然是同一个动作,但是我做出来的结果不同,后面的心中体验也完全不同。
2.小时候刨冰
北方冬天快过年的时候,因为春天快来了,雪融化成冰就麻烦了,一家人都要扫房子上面的雪。除了扫雪,还要刨掉门前的冰。爸爸带着我们四个孩子,开始干得热火朝天。用大大的筐盛满再放到雪橇上(我们叫爬犁)一筐一筐的拉出去。这一顿操作下来,我们四个都累得大冬天的零下40度,身上竟然冒汗了。四个人趴在雪地里,不愿意动弹。
爸爸抽了会烟,问我们谁愿意承担刨冰的工作。我当时想,都快累趴下来,谁还有力气刨冰啊。爸爸平时的伎俩就是挨个夸我们,但是就我愿意上当。夸我是家里最能干的。夸我能干,我就力气越大。我就拿起镐头一下一下刨起来。
但是一看我姐他们三个全都进到温暖的屋子里去了,我心理不平衡了,嘴里嘀嘀咕咕,还特别不愿意,但是已经答应下来,还不好意思停。总之那刨冰刨得我把砖头都刨碎了。
带着怒气干完了,心中无爱,只有越看他们仨,越不顺眼。
哈哈,这事情一定是给留下了阴影,不然我怎么记得这么清楚呢?
总之带着”爱“去做事,事情没我们想得那么难。
我们的行为是为了滋养生命。
生活中,为了家人,心中充满了爱意
职场中,为了历练自己,和公司交换的是价值。为的是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
无论干什么,想清楚一切都是为了滋养我们的生命。就会减少怨气、减少愤怒、减少负面的情绪。带着爱意去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