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日哲学家》观后感

  在朋友的极力鼓吹下,我看了《末日哲学家》这部电影——一部小型的灾难片,却很清晰地阐述了逻辑的重要性。

  故事讲的是一堂哲学课上的思维训练,背景假定为即将到来的世界末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身份与职业,但是避难所中所能容纳的人数却是有限的,因此选择谁能够进入避难所就成了本片最大的矛盾,也从中反映出很多东西,但是这些东西无不折射出“青年”的影子。

  青年的思维方式,青年的视角,青年的逻辑与青年的人生观。

  在灾难面前,一位多情浪漫的诗人与一名经验丰富的建筑师哪个更有用?一名极具天赋的竖琴演奏家和一位精通电气修理的工程师,谁更能派上用场?答案在现实主义的理智者面前显而易见。可电影的主角是一群富有极高思辨能力的哲学青年啊,在他们独特的思考下,似乎答案并不是那么绝对。

  你可否敢为了精神世界的财富和欢愉而放弃生活?你可否敢在灾难面前,因为他人的生命比自己更有价值而将存活的机会让给他人?你可否敢在世界毁灭的前一刻仍紧握着恋人的手?——永远不要为了生存而老去。这些青年无疑在电影中给了我们很好的答案和一些启迪,这才是青年之为青年该有的姿态。

  关于“爱情”电影也做出了青年眼中自己的阐释,在选择爱情时,并不是谁优秀就选择谁,如果连选择爱情这件事情都要沦落为遵守择优法则的话,那实在是太可悲了。我记得有句话,说中年人世故,青年人浪漫。父母家人总希望我们将来的配偶是一个自身物质条件优秀的成功人士,而我们所喜欢的却恰恰不符合他们的心意,譬如暂时失意却有大智慧大远见的才子佳人。其实电影一直在试图讨论青年眼中的“有用”与“无用”,而恰恰这也是本片最精彩最吸引人的亮点。

  不要让你的心在日益繁琐的生活中变得冷漠,不要放弃去看美丽世界的眼睛,在最开始,我们还是孩童时,这些动人的事情和情怀一直紧紧地被攥在我们手中,为什么随着年龄渐渐增长,我们的身体越发强壮而头脑更富智识的今天,却将这些本真的快乐丢弃了呢?真是悲哀的一件事。拼命地想要生存下去,咬着牙努力,只为了得到“更好”的生活,却在最后两手空空——没有面包也没有玫瑰。真是可悲的事情。放弃了欣赏这个美丽世界后的压抑生活除了使你更痛苦更无趣外,一无所有。我想这大概就是青年人富有朝气富有蓬勃的生命力的原因吧!他们的眼光永远放在未来,他们永远不会因为为了苟且的生活下去就丢失对美的追求,所以能够得以灵魂的安宁,所以才能够在死亡面前那么的淡定从容,那么优雅自信地站在朋友身边,紧握着恋人的手。

  而青年的强大之处,则在于可以正确看到自身的缺点,并相信缺点可以通过别的途径进行弥补,因为缺点不会使一个人输的一塌涂地一败不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弱小,每个人都会在一些领域遇到阻塞,如果我们总觉得万事万物就应该是一番风顺,一片坦途的话,那我们的人格总归是不完整的。因为失败是常态,而成功才是偶然,我们总是弄反了这其中的顺序,所以难以得到该有的欢愉。电影中的角色有很多各种各样的不同缺点,但是他们每个人不都在自己独一无二的缺点下寻找到了不同的方式去接受,去改变缺点吗,我想这正是青年的可贵与不同之处,青年也因此而灼灼生辉。

  以上即为初次观看《末日哲学家》后的感悟。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在广州长大的我,一直不喜欢下雨天。 每年春天,广州都有漫长的雨季,再加上回南,墙壁都渗着湿漉漉的水珠,走在铺了瓷砖...
    凌正元子阅读 1,774评论 0 0
  • 业主坚信“less is more”,比较喜欢简简单单的设计,摒除一切繁复的装饰,还原一切本真。 案例说明 设计风...
    我叫黑名单阅读 1,540评论 0 0
  • 香樟树下三尺绫,绿罗裙内佳人逝。 孟庸那俏生生的脸,已变得有些骇鱼,本该用来眉目传情的双眼,此刻却用来吓鱼,粉红的...
    匆匆小时光阅读 2,910评论 2 1
  • 1陪孩子玩的重要 和孩子培养亲密关系不光是生活上精心照料孩子,陪孩子玩的过程中可以达到精神心灵上的链接。史蒂芬.柯...
    子涵莉阅读 1,001评论 0 1
  • 我是一个极度缺爱的孩子,可我不敢去追逐爱,我正在渐渐丧失爱别人的能力,也正在渐渐丧失被人爱的能力。然而因为没有爱,...
    清溪浅浅流阅读 1,579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