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还没有来得及细细体会中间那些承上启下的日子,九月就倏忽而止。对于沉浸在混沌时光里的人它更像是一种突然袭击,给人当头棒喝的惊醒和疼痛。
(二)
那已经烟消云散的过去九个月,绞尽脑汁能回忆起来的细枝末节,除了四月里去看过的了那场花事,五月里朋友的那场婚礼,七月里的一场穷游,以及和几个朋友的告别。其余的日子都好像真在记忆里凭空蒸发了一样,实在想不起来发生过什么。
扪心自问,这样对生活无端的麻木到底是内心圆满还是世事苍凉?
(三)
这一年多来的异乡生活,不过是重复枯燥。
在同样的地方,做同样的工作,看同样的风景,然后在东风大桥上每天和陌生而熙攘的人群擦肩。从不记得谁的脸,因为陌生,生老病死仿佛都是别人的事,日子过得如同那条日夜流过小城的关河水,浑浊没有涟漪。静默的流动背后偶有汹涌之姿但更多的时候像极了被捉上案板的鱼,最初的跳动不过是无谓的挣扎。
(四)
然而比起回家,我甘愿如此静默,远离熟人,远离纷扰。每次回家都不得不听到,被迫接受热情邻居给你灌输的各类五花八门的消息,张三儿子升官了,发财了,李四的姑娘………。一个安静的人,一个对生活没有野心的人,这样人情世故的打扰比起这里满大街刺耳的噪音更让人惶恐。
(五)
“我开始信任我的世俗,我的平凡和我的一钱不值。”看书。上课。买菜做饭。然而有的时候又矛盾重重,不知道怎么定义我这样一只船,究竟是在江心还是靠岸。
(六)
许多个无事可做的夜晚,独自一人在黑板上用粉笔一遍遍写《桃花源记》:晋太元中武林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愈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初及狭,才通人,……豁然开朗……南洋刘子骥……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一句“未果,寻病终,后遂无人问津者。”仿佛听到陶渊明梦碎的声音。忍不住哽咽。后来又看到一首诗:“世事清澈,仿佛若有光,晋太元中,你我捕鱼为业。”很是感慨。
(五)
所谓梦的桃花源,不过就是心的归宿。
然而悲哀就在于,看着岁月流淌的人既渴
望流动与辽阔又渴望靠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