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大伦讲座记录:父母对孩子外感的调理

2013年9月的时候有幸去听了罗大伦老师的公益讲座,后来整理在山药了,一直没搬过来。以下回忆开始。

很喜欢罗大伦老师,是因为,他真的很负责。从这次讲座就能看出来。他花了很大精力,在梳理概念上。这真是必须的。

很多没耐心的人听不进去,只想求方子,这样的功利心,其实最后苦的还是孩子。好了不罗嗦了,跟着罗老师的ppt我一点点整理。


罗大伦老师的比喻很有意思。

不过病来如山倒,每次对抗疾病真的就好像打仗。

所以父母首先的要学会的就是,要学会观察,不夸张和报错信息。

要学会观察孩子的起居饮食细节,生病后的各种症状也要观察到位,

这样的好处是:

1、自己可以了解孩子病情真实状态,心里有底;

2、给医生描述的时候也不至于夸大或者漏过重要信息。

医生见孩子也就那么几分钟时间,如果父母期待医生能够得到很准确的信息,自己就要做好准备。

因为父母是和孩子朝夕相处的人啊!

医生也只有在得到正确且足够的信息时才能做出更准确的判断。

尤其是咳嗽,去看中医的话,咳嗽多少次数,白天咳嗽多还是晚上咳嗽多,痰白还是黄,稀白还是浓稠……这些信息都很重要的。


这一点我觉得其实是现在很多父母缺乏的,真的。

想想以前我们小时候,稍微着凉了打个喷嚏留个鼻涕什么的,哪里会去医院啊?

喝碗热的生姜茶,热水泡个脚什么的,暖暖身体出个汗就好了嘛。

可是现在父母呢,要么觉得无所谓,要么就直接去医院吃凉药……

其实风寒初期,刚刚有些喷嚏鼻涕的话,小儿做做推拿,或者帮助孩子把后背/大椎这里捂暖了,

让气血运行加快,营卫气和微微汗出,寒就排除去了,再好好休息一下,就好了。

如果在风寒初期不作为,或者引寒邪入里,那遗留问题才是比较难对付的呢。

所以父母还是要学会观察孩子的饮食起居,然后把一点点寒邪消灭在萌芽状态~


这一点,罗老师举了几个例子,听起来很吓人,可是真的是事实。

家长见到罗老师的时候,都是泪流满面的。

哎,我听着,只能无奈叹息。

因为在这点上,一个是我们的长辈,隔代的养育问题,是那么地突出。

还有是,对于孩子体虚要多补的信念误区。

先说两个例子吧。

一个是奶奶的溺爱,两个月,把一个孩子吃到肥胖到罗老师说减都减不下来的体重。

我无法想象,这是怎样的体型。

这两个月内,奶奶带着孙子住酒店,孙子天天在酒店也不出门,然后每天就是洋快餐。

结果两个月后,就胖到减不回去的地步了。

这孩子可能三十岁后就会出现心脑血管疾病,罗老师这样说的时候,听得我真是揪心。

这个例子后,罗老师一再强调,孩子小时候不懂,不能他们要吃什么就给什么,尤其是2-3岁,饮食习惯养成后,后面很难改。

好吧,戳中我要害了!

我女儿以前喜欢吃素多的,后来嘴馋要吃肉了,家里长辈开心啊,能吃多好啊!

每天肉不断的,现在就瘦得很。很典型的是罗老师后面说的脾阴虚的症状。这个稍后会说到为什么。

好了,第二个故事,更是让女宝妈妈听得胆战心惊。

一女孩五六岁吧,来例假了。

原因是,妈妈觉得牛初乳好啊,两三岁的时候给女儿坚持喝,喝了一两年就这样了。

现在这妈妈,看着孩子照片就是眼泪。

这是补太过,脾阳过足的例子。

故事讲完,罗老师说,为什么现在那么多父母总觉得孩子“虚”呢?

他一再说,我们要丢掉这个信念!

孩子正常饮食、每天有点户外运动,就好了。不要刻意天天而且动不动就坚持一两年的吃什么“补品”。

另外,就算不是补品,食物,也不要说是好的东西就天天吃,一吃就吃一年两年什么的。

有个一直吃铁棍山药的家长追问罗老师,我这孩子到底是脾阴虚还是阳虚啊?

罗老师哭笑不得地告诉他,你孩子不虚,是积食。

那家长还在追问,我不是问积食不积食的问题,我是在问脾阴虚还是阳虚。。。

这是事实,是罗老师碰到的很多家长,都这样。

我曾经也是之一吧,呵呵。

不过现在真的想开了,孩子只要好好吃饭,早点睡觉,什么都足够了。

孩子若还阳气不足成天这个虚那个虚的,那我们大人情何以堪啊?

所以我们的孩子很多问题不是孩子自己很虚,着实是吃多了,吃过了,吃太太太好了……


罗老师着重讲的感冒是外感。

因为我们大多数的感冒初起,还是由于受外感风邪所致。

肺为相傅之官,为什么呢?

《难经》:人一呼脉行三寸,一吸脉行三寸。

我们的呼吸是推动体内气血运行的关键,所以有说“肺朝百脉”。

这里的朝其实是“潮” 我们的呼吸就有如潮水一边,有推动气血在百脉里运行的意思。

肺主治节那啥不好意思,忘记了哎。以后再去问问同学。

肺主皮毛的意思是,我们身上的皮肤毛发,都属于肺管着。

所以和皮肤毛发有关的问题,都可以在肺(包括肺经和与之互为表里的大肠经)上找原因。

中医到底在说什么?

罗老师说了现在国内的一些研究吧。

因为很多人不信经络的存在,所以对只相信看得见的那些“唯物主义”者来说,中医还是很有必要用科学证据来证明经络吧。

那个我对西医和身体解剖学不了解,只记得他说经络类似于组织液吧,就好像海洋里的暗流。那些暗流完全融合在海洋中,很难单独看见,也不可能单独抽出来被看见,但是却是真实存在且有作用的。不得不承认,这个比喻真的贴切。

然后我只记了老师说的,经络的使命:

为脏腑提供营养物质(血);

为体表提供防御部队(气,营气卫气);

然后罗老师很用心的建议大家,要学中医的话,真的先把经络学好。


脾胃是后天之本。真的很重要的说

从五行相克来说,脾土生肺金,所以脾胃的强弱直接决定了肺气的强弱。

那啥罗老师特地说了句,经常感冒的孩子,脾胃一定是失衡的。

哎。这是事实是真相啊。

现在孩子不是积食过度就是胃火过旺,还有挑食,不吃饭等等。


罗老师总结的外感主要原因。

第一个就不说了。

脾胃养护其实就是饭吃七分饱,肉食少点,素食为主。那啥,饮食规律。

第二个补充一下,让经络运行缓慢的原因:

1.受寒

2.湿气重

3.津液不足

前两个都比较好理解。

至于第三个津液不足,我以我的理解解释下。

津液在我理解,是中医角度对人身体能够利用的水分的统称吧。

相对湿气来说,津液是身体可以用的水,而湿气是身体无法用的水,也就是垃圾水分,是需要排出体外的。

那么为什么会津液不足呢?

体内有热,那个“火”比较旺。

这里的火,有实火,也有虚火。

现在的人大部分虚火比较多,老师说了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天天吃肉吃的。

那啥,我觉得真就是这样。

我女儿小时候荤菜不要吃的时候,睡觉踏实胃口好身体倍棒啊。

自从胃口开了喜欢荤菜了,天天睡觉翻身踢被子(体内有热啊),咳嗽还容易喘哎。

后记:

一晃两年半过去了,女儿的体质虽然没有质的改变,但去年年末到今年年头的两次发烧(39°以上),我都在家自己搞定了。不是要夸自己多淡定,多高明,其实真的只是因为自己知道点中医基础概念,能够对症状的轻重缓急有个判断,心里就有谱了。就不胡乱去医院让孩子遭罪了。也减少了交叉感染的几率。烧退后孩子后遗症(胃口不好睡不好等)也比较少。这个就是身体自愈的“奇迹”吧。

之前有人说中医神棍的,也许是因为张悟本吧。其实真正出神棍的是灵修圈,中医只要辩证对了,方法对了,效果那是自然的。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如果需要原文档(因文体限制,部分表格无法呈现)请联系QQ1769090563 本文由中医仲景协会整理收集 《内经选...
    陶墨阅读 35,004评论 0 33
  • 1. 自己宝宝的积食发烧经历 发烧年龄:一岁八个月 发烧前吃了哪些食物:发烧前我带宝宝去广州旅行四天,吃了巧克力,...
    艾米黎妈阅读 21,479评论 3 4
  • 深圳,龙岗。近期工作有些忙,但效率并不高,问题点需要一个个去攻克。 计划好的事情,又化为泡影了,内心一千个不爽。 ...
    Martin_50c2阅读 1,690评论 0 0
  • # 1有些东西竟然不符合牛顿第三定律: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比如说称呼:你是我的情人,我却不是你的情人。 一年前,汪...
    易仁永澄阅读 4,413评论 4 8
  • metacademy
    朱小虎XiaohuZhu阅读 3,991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