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考研,许久未提笔,本来以为再写文章会是考完研之后,然而有关奖学金的事情不得不让我停下来去思考一些问题。
因为高考考的不是很理想,所以在大一的时候就定下了目标:拿到奖学金,其实就是想证明一下自己的实力。为此我付出努力,最终大一年度专业排名第一,拿到了国家励志奖学金。在评比的时候出现了一段小插曲,由此引发了一些事情,之前有写过。
大二一年我仍旧是专业排名第一,但因为量化不是第一名,但老师最后按照奖学金给成绩第一名的人的原则,把奖学金给了我。因为班主任在刚入学的时候就说了这个原则。
大三一年,因为我跨专业考研,所以平时对待本专业就没之前那么上心,但是最后我仍旧是专业第一。可是我有一种强烈的预感,这次奖学金不会是我的了。
在之前的两年里我还分别拿到了学校的三好学生和优秀学生干部,但是第三年,也就是今年评比的时候,班主任却说最后一年了,之前得过的人就不要再拿这个荣誉了,我因此被排除在外。由此,我强烈的感受到我基本与奖学金无缘,但是内心对班主任还是有一些小小的期待,希望他遵守原则。然而我深深的失望了。
今年评选奖学金的时候班主任没来把事情委托给了导员,其实就是不想再管这些事情了,最后导员直接说备选几个人投票吧,最后奖学金归属上面提到过的,插曲中第一年没拿到奖学金的那个人。
由此我深深的思考了一些事情:
1、奖学金的评选标准
从小我被灌输的标准就是奖学金给学习成绩第一的人,而且入学的时候班主任也是如此说过,那么现在呢?为什么这次标准就可以改变了呢?在这次评选中,导员还说班主任之前两年对我很照顾,这听着什么意思,就好像奖学金不是我努力得来的,而是班主任施舍而来的。真心失望和无语。据我所了解的几所大学中,规则就是按学习成绩来分发奖学金,而且当别人和我说大学有多么黑暗的时候,我还庆幸自己所处的环境很干净,但连考试作弊的人都可以拿到奖学金,那还有什么是做不到的呢?而哪里还有一方净土?
2、关于做事
我和她差了三票,其实这个票数在决定投票的那一刻开始我就知道了,我定然会比她少,结合她这几年所作的一切,恭喜她成功了。对于她这个人我真的是不想再评论什么。
但我也不禁反思自己的不足:第一点做事情不够圆滑。我做不到她那样的假。所以可能我给人的印象就是一丝不苟吧。和《十一种孤独》中瑞斯军士的遭遇很相似。
第二点做事要高调,背地里为他们做了那么多事情还不如表面给他们点小恩小惠来的实惠。
第三点真心未必会换来真心。其实我是知道具体投票名单的,看到之后就深深的有了这种感觉,平时为他们卖力气的做事情,找老师,说好话,然而他们不会记得这些。
第四点认清了大学四年里究竟谁是真情,谁是假意。
写完文章,心情也平复了很多,其实也不是差这几千块钱,只是发生这件事情,让我对人生产生了深深的怀疑,怀疑我之前所信仰的一切是不是都错了,终究还是自己太单纯。但是经过这几天的思考,如果问我大学这几年来对自己所做的一切后悔么?我只能说我不后悔,但是如果重来一次我会改变一些做事情的方法,我会做的更好。但人生没有重来,我会把这些经验用到余下的人生路中去。人生不只眼前这几千块钱的苟且,少了这几千块钱,未来我会赚回来更多!
马克思说,做事情要抓住主要矛盾,我现在的主要矛盾就是考研,所以奖学金这个事情就过去吧,但是我又不禁思考,考上研究生如果也是这样该怎么办呢?未来的人生再遇到这样的问题该怎么办呢?
“心存光明,就不会惧怕黑暗”。但我还是很恐惧,万一有人的手能一直伸到我的心脏里,把最后那一点微弱的火光给灭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