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是另一种“陌生”

我们经常因为熟悉,而产生另外一种“陌生”。

家在净月潭北侧,距离市中心比较远,每天上下班都要很久,如果是高峰期,来回几个小时的车程,常常让我懊恼不已。

最近天气炎热,会打车或者叫车,偶尔和司机聊聊天,其中一个师傅这样谈净月:“别看这边远,只要开到你们那个街上,就有种进入花园的感觉,很舒服,不一样……”

听到这个话,我愣了一下,却怎么也回忆不出我觉得特别好的周边景色,那次,我特意在车拐上那条街的时候注意了一下周围,思绪也飘了出去——原来让我选择住在净月区的因素之一,就是环境好:赶上花开的季节,道路中间整排树木开着颜色各异的花朵,美好绽放;降了雾的天气,路边会有类似雾凇的壮观景象,延绵整条街路;一年四季,空气都相对好一些……所有这些都是我选择房子的理由,怎么才住了几年,就忘得一干二净?满脑子全是路远,只剩下一些闹心的细节。

按照这个思路想了下去,发现不只对房子是这个感觉,对人,对事,乃至对整个世界,都有这种惯性——正因为太过熟悉,变成了另一种“陌生”,别人眼中的优点,因为这份熟悉被忽略,因为优点总是让人舒服的,而外界的缺点让人痛苦,故而印象深刻。

所谓最熟悉的陌生人、事、物,被“残酷”筛选,经由熟悉与习惯,营造出一个“陌生”的世界。这个世界里,所有优点都被我们视为理所当然,所有缺点都被我们记在心里,所有不足都被放大并且不能忍受。

我还记得小学刚毕业的时候,搬家,十岁的我刚踏上新家的路面,就对妈妈说:“怎么会有这么宽的人行道?”觉得道路真宽,真厉害,但住得久了,对周边熟悉了,也就在不觉路宽了。

对人也是如此,这点用在婚姻上再合适不过,结婚前互相审视,心心念念觉得好的地方,结婚后熟悉了,也就不觉得那是好处了,多半只道是平常

时常自省,认识自我,着实有益。因为“熟悉”,人总容易看不清自己,评价,时而过低,对自己的优点、优势视而不见,自暴自弃;时而过高,对自己的缺点认识不足,自高自大;对周边人、事、物,评价也大多如此,中肯不易

文云在这记录几句思考:不要用惯性填补空白,且找到那独特而适合你的颜色;不要只看别人的路有多好走,也看那路基如何铺就;不要只羡慕他人更好的状态,你看不到那人穿过荆棘的时刻;不要因为“熟悉”而让世界变得“陌生”,忽略只属于你自己的精彩。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你尽你所能去做,它呈现的结果就是它本来的最好的结果。那个你竭尽所能去抵达的结果,以及这个过程带给你的蜕变和成长,就...
    岛笔岛阅读 857评论 0 2
  • “窗外的世界很精彩,窗内的世界很无奈”。我循着时间断层的日记本找到了那个青春期的自己,她那么弱小,既脆弱又敏感,注...
    意语轩阅读 460评论 1 3
  • 想走编程道路的人,进来看看,说说我走过的路 说基础,基础是慢慢积累的,不用一下全看完。 电脑各种硬件,一定要了解一...
    刘恒_893f阅读 211评论 0 0
  • 一 水波荡漾柳丝青,执手相依脉脉情。 杜宇啼鸣已数声。 怨孤灯,催梦离魂又二更。...
    香蔡樱子阅读 263评论 2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