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资料】对联基础知识

【转载资料】对联基础知识

作者/王贵恒

㈠什么是对联?

对联,雅称“楹联”,俗称对子。它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种为群众所喜闻乐见、文人墨客也爱把玩的、雅俗共赏、诗意盎然的艺术形式,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㈡对联的起源和发展:

其实,对联的起源并不是某个人一提倡它就能马上发展起来的,而是有它出现的基础的。在我国很早时候的歌谣、谚语、诗文中就出现了对偶句,这对偶句,就是对联的雏形。这样,我们要引经据典的话,对联的起源就要追溯到《诗经》、《论语》等著作。比如: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小学六年级语文课本有)

智者乐水,

仁者乐山。(《论语.雍也》)

秦汉以前,我国民间每逢过年,有在大门的左右悬挂桃符的习俗。桃符就是用桃木做的两块大板,上面分别书写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shēn )荼(shū)[与申书同音]”和“郁垒(lǜ)[与玉律同音]”的名字,用以驱鬼压邪。

这一习俗延续了一千多年,到了五代十国,后蜀之主孟昶(chang)在公元964年除夕,突发奇想,在桃符上不再书写“神荼”和“郁垒”的名字,而是换成吉祥的语句:

新年纳余庆

嘉节号长春

这就是我国最早的一副春联。孟昶不仅自己写,还命令下属写。这个时候,真正意义上的春联就出现了。但更多的人们还是习惯用“神荼、郁垒”的桃符。

唐朝,我国的诗歌发展到了高峰,绝句、律诗成为唐诗中的精品。律诗(一般是八句)中的四句,就是标准的两副对联。如《春夜喜雨》中间四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有时,绝句中的前两句或后两句,也可能是一副对联。如《独坐敬亭山》前两句“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这时候,词也发展起来了,有时,词中的两句,也会是对联。如“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两句,就是对联。到了宋代,词达到了我国文学史上的一座高峰。所以,我们说唐宋时期,是对联的发展时期。但王安石在《元日》一诗写道:“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暧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里的“新桃、旧符”,要把“桃、符”两字合起来解释,就是指“新桃符、旧桃符”,这说明人们还是习惯于在门上书写桃符,春联还不是很普遍。

明清两代是对联的繁盛时期。明代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大力提倡对联,采取行政命令,要求家家户户贴春联,被尊称为对联天子。他在金陵(现在的南京)定都以后,命令大臣、官员和一般老百姓家除夕前都必须书写一副对联贴在门上,他亲自穿便装出巡,挨门挨户观赏取乐。当时的文人也把题联作对当成文雅的乐事,写春联便成为社会风尚。春联全面代替了桃符,成为人们祈祥纳福的一种表达。而在大门扇的“门肚子”贴上“秦叔宝、尉迟恭”的门神像,代替原先的“神荼(tu)、郁垒”,用以镇邪,也有书写“国泰民安”等四字词语代替门神的。入清以后,对联艺术达到了顶峰,出现了不少楹联大家、出现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名联佳对。清代对联名家大师,不但有文人、学者、书画家,如李渔、俞曲园(即俞樾)、郑板桥、孙髯翁、何绍基、袁枚、宋湘、纪晓岚、顾复初、钟云舫、康有为等,而且还有文官武将,纪晓岚、梁章钜、林则徐、曾国藩、左宗棠、张之洞等人。可谓群星灿烂,高手如云。

乾隆五十年,乾隆皇帝在“乾清宫”开千叟宴,应邀赴宴的有3900多人,其中有一名叫李敬的老者年龄最大,为141岁。乾隆以此为题,与纪晓岚对句:“花甲重逢,增加三七岁月”。按我国古代纪年法,六十为花甲。“花甲重逢”,即两个“花甲”,为120岁,三七岁月,即三七为21岁,这样120岁加21岁,共为141岁。出联称奇。纪晓岚思索片刻,即对出下联:“古稀双庆,更多一度春秋。”古稀双庆,就是两个70为140岁,再加上一度春秋,就是140加1岁,也是141岁。对句绝妙。

因此,现在有专家学者认为,整个中国文学史,可以这么概括: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小说、清对联。

随着各国文化交流的发展,对联传入越南、朝鲜、日本、新加坡等国。这些国家至今还保留着贴对联的风俗。

对联的起源和发展过程,我们可以这样概括:

诗经论语:对偶萌芽

秦汉以前:桃符镇邪

五代十国:春联出现

唐宋时期:发展时期

明清两代:繁荣鼎盛

(三)对联的最大特点: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那么,对联的规矩是什么呢?创作对联应该遵循哪些规则呢?最近,中国楹联学会在总结前人论述的基础上,汇集当今楹联专家的各方意见,颁布了《联律通则》,共有四章14条,我看可以概括为两点:

一、词性对仗:即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

以前有一种观点,就是在小学语文课中,不能对小学生讲名词、动词、形容词这些术语,我看大谬。把小学生看得太扁了,以为他们年纪小,不能理解这些高深的理论术语,其实现在的小学生们比我们强多了,我们小的时候,老师给我们讲这些词,我们都能理解得过来,怎么反而现在就不能讲了?其实,我在自己的课堂实践中是一直讲的,效果很好嘛,每一届的学生都能理解,而且比不讲更能领悟词语的特征、用法。所以,你跟小学生讲“对联要上下联之间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学生很容易理解,很快就能掌握的。

词性对仗这一条,还应特别注意三类词语,必须从严对仗。即:数字词一定要对数字词、颜色词一定要对颜色词、方位词一定要对方位词。

二、平仄协调:这一条得稍费口舌。古代的人写诗词写对联,用的是《平水韵》,这太深奥了,不容易懂。我们现在提倡用新四声,即用普通话的声调来理解。第一声、第二声为平声,第三声、第四声为仄声。以七言联为例,上下联之间第2、4、6字和末字,必须做到平仄相对;同一上联或同一下联之间第2、4、6字,必须做到平仄相间。这叫做“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这上下联之间的平仄相对和本句之间的平仄相间,加起来就做到了平仄协调。举一个例子,曾国藩的一副对联:

世事皆因忙里错

好人半自苦中来

上下联第2、4、6、7位置上的字“事(仄)、因(平)、里(仄)、错(仄)”与“人(平)、自(仄)、中(平)、来(平)”,就做到了平仄相对和平仄相间。

当然,有时候不一定按照逢双位置,要按节奏点。如蒲松龄的自勉联: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足吞吴

开头两小句,就是按照三个字来划分的,后面两小句,又按照逢双位置来划分。

(四)对联的张贴:

理解了这平仄协调以后,如何贴对联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对联是写给人看的,所以我们要站在读者、观看者、欣赏者的角度去贴:末字为仄的,即为上联,贴在入门右;末字为平的,为下联,贴在入门左。

因为,我国有关语言文字及出版物的相关法律规定,横排文字,按照从左到右排版;竖排文字,按照从右到左排版。所谓以横批走向定左右联,是不符合传统和规定习惯的。

(五)对联的种类:

对联的种类很多,分法也很多。我们常见的对联有:春联,寿联,满月对联,乔迁对联,挽联,祠堂对联,格言联,名胜古迹联,这是按用途分。按字数分,有短联、长联、特长联。等等,不一而足。

(六)如何创作对联?

讲简单,也很简单,就是按照对联的两大特点(即词性对仗、平仄协调)去创作。

讲难,也有点难。因为明清科举时代,人们很小的时候就从对课、描红启蒙的,所以,不管有没有取得功名(秀才、举人、进士等),哪怕一辈子还是童生,他们的诗联功夫和毛笔字功夫都是很不错的。现在的人,离开了这种环境,很难达到这种水准。但途径不是说没有,就要靠大家喜爱对联,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旦爱上了对联,你就会去琢磨它、研究它,继而边实践、边提高。可以从《声律启蒙》开始着手的。

(七)、平仄的概念

楹联用字可遵循“古音”,也可遵循“今音”。但是,在同一副联里,只能遵循其中一种,古今音不得混用。 

1》今音依照《中华新韵》,普通话中的一二声称为“平”,三四声称为“仄”。

2》古音依照《平水韵》,阴平和阳平归为平,上去入三声统统归为仄。

你们看,其实就是这么简单。 至于古音大家只要记住入声字就可以了。入声字的知识我得空了把资料传到群空间去。

【二】楹联的基本声律规则

最新推出的楹联通则取消了“孤平、孤仄”的禁忌。但是,从声律上来看,俺感觉缺少了抑扬顿挫的感觉,所以,本人认为还是尽量避免这个问题。下面,我们谈谈最基本的联律规则。

1.仄起平收;.

2.同句中偶数位平仄交替

3.上下联偶数位平仄相对;

4.一三五不顾;

5.忌三平尾、三仄尾。

例句:

春蚕到死丝方尽;

平平仄仄平平仄

蜡炬成灰泪始干。

仄仄平平仄仄平

1.大家看,上联尾字尽,仄音;下联尾字干,平音。这就是“仄起平收”。

2.上联中,2“蚕”为平、4“死”为仄、6“方”为平;下联中,2“炬”为仄、4“灰”为平、6“始”为仄。也就是说在一个单句中,246等等偶数位上的平仄是交替变换排布的。这个规则叫做“平仄交替”,如果违反了这个规则,就称为“失替”。

3.上联2为平音“蚕”、下联2为仄音“炬”;上联4为仄音“死”,下联4为平音“灰”;上联6为平音“方”,下联6为仄音“始”。上下联之间在偶数位上的平仄是刚好相反,这个规则叫做“平仄相对”,如果违反了这个规则,我们称为“粘律”。

4.例句中不但偶数字尊随了平仄交替的原则,奇数也尊随了这个原则我们就称为“正格”。后来“135不顾原则”出现了。这样我们写作的空间就更大了一点。

5.联句尾部的三个字,如果全部是仄音,则称之为“三仄尾”;如果全部是平音,则称之为“三平尾”。二者都是楹联声律的禁忌

(八)联之宜忌

平仄相谐,又称平仄协调,狭义地说,是指对联在音调上的两大要求:平仄相对与平仄交替。广义地说,也包含句脚平仄安排等其他一些平仄问题。平仄相对,指上下联各音步以及各分句句脚之间,要平声对仄声、仄声对平声,即上联是平声,下联就要是仄声,反之亦然。对音步的安排有“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之说,因为,实际上并不一定要求整个音步平仄相对,能在音步位上平仄相对即可。所谓音步位,就是每个音步的末位字,这是决定整个音步性质的重点声。由于汉字的绝大多数音步为二字音步,因此,音步位一般指的就是每句的第二、四、六字。所以便有了“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之说。如:

心驰-有外-实迷-有;身处-空中-不见-空。

○○ △△ △○ △  ○△ ○○ △△ ○(○表平声, △表仄声。)

此联中,第一三五字不一定平仄相对,第二四六字皆平仄相对。不过,并非所有的音步位都在二四六位置上,主要是由于对联行文的句式,除了律诗中的对仗句式外,还有词、曲、赋、骈文乃至散文等句式,以及领字、专有名词等的运用。如:

建-曼荼罗坛-修法;

于-阿兰若处-参禅。

直心-乃-万行-之本;

贪欲-为-诸苦-之源。

深心-勤习-真言宗-教义;

全力-弘扬-大手印-法门。

以上诸联,其音步位就不一定在二四六位置上。

平仄交替,它与平仄相对实际上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指上联或下联的句子,其自身的音步(或者说音步位)之间,平仄应交替使用。只有各分句的句脚与前一音步之间,可以不考虑交替问题。如:

真身已过凡间望;妙法不堪小智听。

○  △  ○△    △  ○  △○(音步交替,句脚与前一音步也交替)

正信起行真有佛;深心入解本无魔。

△  ○  △△    ○  △  ○○(音步交替,句脚与前一音步不交替)

平仄协调的要求不是绝对的,有时,为了不以律害意,个别地方出现平仄失对或平仄失替,亦可通融。在运用排比、押韵、引用等特殊修辞手法和运用成语、典故等固定句式之类的情况下,更可以适当放宽平仄方面的格律要求。

此外,还有六个比较重要的禁忌,即六种应尽量避免的情况。现分别简述如下:

1.忌同声落脚

这是就上联或下联各分句句脚之间的关系而言。由多个分句组成的对联,各分句句脚的平仄安排,严格说,可以马蹄韵为规则。所谓马蹄韵,指的是句脚平仄安排如马之走步,后脚踏着前脚印走。其平仄格式为:平仄仄平平仄(仄平……),或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但是,作者认为,从对联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出发,考虑到对联“联无定句,句无定字”的特点,以及对联句式的复杂性等因素,其句脚平仄安排的格律要求亦可以“忌同声落脚”为规则。准确一点说,此规则有两点要求:(1)、每边二至三个分句者,要求各分句不能全是同声落脚。(2)、每边四个以上分句者,要求各分句不能连续三句(上下联起句及中间分语段时可以例外)或三句以上同声落脚。这种规则理论上简洁明了,运用上灵活多变,既体现了原则性和理论性相结合,又能包容在句脚平仄问题上的几种主要不同意见。以每边五分句长联之上联为例,按“马蹄韵”的规则,只有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中间分语段时)两种正格,另有仄平平仄仄一种变格,共三种格式。按“忌同声落脚”的规则,那么,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中间分语段时)、仄平平仄仄、仄仄平仄仄、仄平仄平仄、仄仄仄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仄仄平仄、平仄平平仄、平仄平仄仄等十一种格式皆为合格,且无须分正格与变格。

2.忌同声收尾

这是就上联联脚与下联联脚之间的关系而言。准确一点说,此规则也有两点要求:(1)一副对联不管长短如何、分句多少,都要求上联仄声收尾,即上联最后一字应是仄声;下联则要求平声收尾。一般不能上联平声收尾,下联仄声收尾。(2)上下联不能同声收尾,即上下联最后一字不能同是仄声或同是平声。

3.忌三平尾或三仄尾

指的是在一个句子的最末三个字,应尽可能避免都是平声或都是仄声。如“缘深因厚坐莲台”,若将“坐”改为“登”,就成了三平尾。又如“依法修行能入道”,若将“能”改为“可”就成了三仄尾。三平尾或三仄尾,在平仄单调上并无二致,为体现理论上的一致性,应将二者都作为禁忌,不能只忌三平尾而不忌三仄尾。

4.忌孤平或孤仄

指的是在五言或六言的句子中,应尽可能避免全句只有一个平声字,或只有一个仄声字。如:“万事皆如意”,若改为“万事俱如意”,即是孤平;又如:“菩提当下现成”,若改为“菩提当下圆成”,即是孤仄。在此,作者对孤平问题拟略加论述。作者认为,联律不必完全依从传统诗律,从联律来说,“在五言或六言的句子中,若只有一个平声,就犯孤平”,此定义更加简洁合理。因为:其一,此定义对平仄的要求,总的看是宽松了一些,符合对联格律的发展趋势。其二,依传统诗律,所谓孤平,还要除句脚外,但对联与近体诗有一个较大的不同,就是尾字(句脚)的平仄要求有所不同,且不要求押韵,所以在联中,尾字(句脚)不一定要单独划出。其三,以字面看,孤,就是一个,孤平的字面含义和实际含义若完全一致,有利于理解和操作。传统诗律的孤平是:在五言平起、七言仄起的句式中,除韵脚的平声字外,如果句中只有一个字是平声字,就犯“孤平”。这种定义,实际上,已经把孤平定死在一两个句式上了(具体说,五言“平平仄仄平”变为“仄平仄仄平”,七言“仄仄平平仄仄平”变为“仄仄仄平仄仄平”,就是孤平)。因此,对孤平二字,必须加以附带补充说明,人们才能实际理解和操作。其四,以五言联而言,若只有“仄平仄仄平”是孤平的话,那么,再来看看“仄仄仄平仄”,比较这两种格式,从平仄的死板、单调来看,究竟哪一种更死板、更单调?其五,近体诗,主要是五、七言,因此,在六言联中,传统诗律的孤平概念就不能加以解释,而六言联中,同样可能存在孤平现象。

另外,孤平或孤仄,在平仄单调上,也没有什么不同。古今诗联作者,不管对于孤平,还是对于孤仄,实际上,都是能避免就避免。因此,将二者同时作为禁忌,不仅体现理论上的一致性,也是源于现实情况的。附带指出,依作者上述定义,孤平或孤仄的现象,实际上只存在于五言和六言句中,因为在七言以上的句子中,如果遵守了平仄交替的基本要求,是不会出现孤平或孤仄的。

5.忌同位重字和异位重字

对联中允许出现叠字或重字,这是对联中常用的修辞手法,只是在重叠时要注意上下联保持一致。如“世事纷纷”对“红尘滚滚”,其中,“纷纷”对“滚滚”,就是叠字相对;又如:

修道是修心,心空即是涅盘岸;

见因如见果,果苦莫如地狱人。

其中,“修”对“见”、“是”对“如”、“心”对“果”,就是重字相对。但是,对联中应尽量避免同位重字和异位重字。同位重字,就是同一字出现在上下联同一位置,如“法界”对“世界”、“成道”对“成魔”。但有些虚词(之乎也者而矣哉,等等)的同位重字是允许的,如:

漏网之鱼,世间时有;

脱天之鸟,宇内尚无。

异位重字,就是同一字出现在上下联不同位置。如:

业流不住勿贪境;

命运相同莫恨人。

若将下联的“莫”改为“不”,就与上联的“不”字异位重字。

同位重字和异位重字是对联之忌。不过,有一种特殊的异位互重格式是允许的,如:

本无月缺月圆,它随顺你;

虽有花开花落,你任由它。

联中的“它”对“你”,就是异位互重。

6.忌同义相对

同义相对,又称为合掌。所谓忌同义相对,指上下联相对的语句,其意思应尽量避免雷同。如“旭日”对“朝阳”、“史册”对“汗青”、“神州千古秀”对“赤县万年春”等,就属合掌。当然,出现个别非中心词语(尤其是虚词)的合掌,或者合掌部分在联中比重很小,无伤大雅。一些含义相近的语句相对,也未尝不可。

综观对联基本格律的六要素和六禁忌,作者认为,由于现代文学的主流是散文体(或者说自由体),其总趋势也是进一步向散文化方向发展。处于时代潮流中的对联,不可能摆脱这种影响。因此,对联的基本格律,虽然不能被人为地废除和否定,也确实有宽松、灵活、变通的必要和客观趋势,特别是在其平仄方面。但不管怎样,语言之声调是一个必然存在的客观现象,因此,对联的平仄要求,尽管可以宽松些,却没有必要也不可能人为地加以取消。同时,由于对联的平仄要求,是在继承传统诗律的基础上发展变通而来,对此,楹联界目前的看法还不尽一致,就更有必要进行适当的探讨和界定。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5,923评论 6 49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2,154评论 3 392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1,775评论 0 351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7,960评论 1 290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976评论 6 38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972评论 1 295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893评论 3 416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709评论 0 271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5,159评论 1 308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400评论 2 33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552评论 1 346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265评论 5 341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876评论 3 325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528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701评论 1 26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552评论 2 368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451评论 2 35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早在今年 2 月,MiddleVR 就表示即将推出虚拟办公软件 Improov3。在经过三次软件调整之后,即将在下...
    晓晓13号阅读 801评论 0 0
  • 这是一个很尴尬的年份,1995,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如火如荼,我真不应该这么着急来这个世界。 那是一个夏...
    韩宣阅读 235评论 0 0
  • 夕阳山下晴好,天南地北秋风,五湖四海月同。同月,同月,寒气霜飞燕绝。~~常杰《调笑令》
    随想随爱阅读 314评论 0 0
  • 杨阳,男,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1998年4月26日14点23分出生。而今,18周岁3个月零1天。 《民法通则》第十...
    sksks阅读 733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