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心:灵魂已从生活中消退,身体还在路上

最近,热搜榜上,有个女人美美的走进了我们的视野。

这个女人是闫妮,瘦身30斤,逆袭成为真的闫大美,此时闫妮已经46岁。

用她自己的话说,她天生气质就不咋样,适合演《武林外传》乡土气息浓厚的佟掌柜,就像网友们调侃的那样,她具备一种特异功能:总能从一大堆衣服里挑出最丑的那件穿上。

  当所有人都觉得,已经40多岁的女人,再去改变也没什么太大的意义,人生已经过半,舞台就那么大了,再折腾也没啥希望的时候。

闫妮却还想在荧幕上走一走,为此,她下定决心改变自己。

一年多的时间,当她带着她的荣光,走进我们的视野里,就真的成了我们羡慕的样子,成了她想要的样子。

每一次,当我们决定要改变的时候,周围总会有很多声音说:

你看你都三十多岁了,还折腾个啥?

你已经四十多岁了,安安稳稳的多好?

前几十年,你都那个熊样,还指望年纪一大把,整出点花样啊?

……

我们自己也会说:

我这辈子就这样了,一份工作,老婆孩子热炕头,挺好,

还是别倒腾了,万一折腾失败了,让人家笑话,

我嘛,也只是想想,年轻时候都没干的事,这个年龄了,还能成事?

都说这世上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

热播剧《白鹿原》中白嘉轩的扮演者张嘉译,沉淀了40年,才在《蜗居》中通过一个反派人物宋思明,一举成名。如果没有前20年的积累,一个胸有成竹而又霸气十足,收获无数女粉丝的人物形象,又怎能让人念念不忘?

闫妮又何尝不是,因为平凡过,普通过,到了一定年龄,知道了自己想要什么,才能放下一切,为了一个计划,潜心磨砺,才有了马甲线、大长腿、大自信。

年轻时候吃的苦,贪的玩,掉的坑,啃的泥。

一点点累计成了每个人的前半生,无论是好是坏,都长在了我们的身上,形成了每个人独特的气质。

罗马皇帝马克.奥勒留在他的《沉思录》中说:“唯一能从一个人那里夺走的只是现在。如果这是真的,即一个人只拥有现在,那么一个人就不可能丧失一件他并不拥有的东西”。


对于还在叫嚷着说,三十岁的人,开始一件事,是不是太晚了?或者纠结于四十岁的人,还能不能有梦想?

除了现在,一无所有,那就抓牢能抓牢的现在。

就像你眼前的工作,你要完成的书,要写的作业,要做的报告,至于已经过去的,和还没有来到的,时间会送过来,做好现在,等着就好。

人们喜欢一边感慨着时间,一边纠结着时间对生命的限制。我们关注年龄多余关注过程。一直在喊着“老了,老了”,这在奥勒留看来更应该是一种羞愧:

当你的身体还没有衰退时,你的灵魂就先在生活中衰退。

在一个环境中待久了,就害怕离开这个熟悉的所在;

适应了一种生活模式,一旦打破重建新的模式,必然会陷入焦虑和恐慌之中。

但万事万物,没有永恒,生活之中更不会有永远的安稳。

所有的永恒和安稳,只是我们的一厢情愿。

因为生活总是这样,出其不意。

人会生病,家人会离开,工作会失业,投资会失败,朋友会关闭心扉……

这些快速的变化,必将成为一种折磨,一定会来抢夺我们的现在,以及即将变成现在的未来。

此刻,不知道你是谁,你是什么职业,什么背景,你多少岁,

此时的你身体一定还是康健的,一定可以为当下的生命之意义去努力一把的人。

愿我们一起,在身体还没消退之前,努力的拥抱我们的灵魂。

不管结果如何。

不管有没有未来。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