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爱玲《痛快去活》——在关系中认识自我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可以自全。
人都活在关系之中,即使一个人不结婚、不工作、不生孩子、不交朋友、他也不可能完全脱离关系。人来到这个世界,就开始了关系的建立。婴儿来到这个世界,首先建立的就是母婴关系,然后建立与爸爸的关系,以及其它家庭成员。
一个人的人格,在最初与父母(重要养育者)的关系中形成,它会内化到一个人心里,成为他的内在关系模式。每个人在发展新的关系时,都会本能地将内在关系模式投射在新关系中,将自己内在关系中的期待和渴望,投射在新关系的对象上。
只有在关系中探知自我,才能窥见自己的全貌。
挑剔伴侣,本质是挑剔自己。对他人的不满,本质是对自己的不满。
但人的自恋本能地进行自我保护,启动防御机制,那么这些不满就要被抛出去,投掷到另一个人身上,这样就不是我的问题了。
亲密关系中的伴侣,首当其冲成了替罪羊。
不只是亲密关系,在亲子关系、朋友关系、职场关系中,都同样有内在模式的投射。
如果一位母亲或父亲总想控制孩子,想让孩子按自己的意愿生活。
如果一个人在职场中,总希望领导和同事对自己嘘寒问暖。
如果在朋友关系中,一方总是向另一方索取,永不满足。
这些映射出的,都是他们内在的关系模式。
有的人进入一段能够滋养自己的关系,过去的创伤就会被疗愈,发展出全新的自我。
在关系中看见自我,看见自己的内在小孩,看见自己的内在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