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人要积阴德
《法句经》:“莫轻小善,以为无福,水滴虽微,渐盈大器,小善不积,无以成圣。莫
轻小恶,以为无罪,小恶所积,足以灭身。”
在这里,因为有你,这个世界才温暖;我们一起看到美,大爱和慈悲。
《易经》上讲“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这部书分为四个部分:
立命之学、改过之法、
积善之方、谦德之效。
要想改变命运,不受命运的束缚,首先要就立定志向,然后改过修善,再加上谦德,命运就完全可以掌握我们自己手中。
愿你我往后的日子里,都能拥有好心情,修炼好心态,活出好人生,人不老,病不扰!
少计较,多微笑!
少贪欲,知足好!
少烦恼,返年少!
与朋友们共勉!
所以古人讲厚德载物。因为厚德,可以载物。
你以为吃了亏,其实不光是福已至,而且祸已远离。命运早已给了他厚报!
诗曰:
众生劫难寅卯年,两两三三入黄泉!
贫富若不回心转,看看死期在眼前!
大孝可得万种福,行善积德保平安!
爱国守正存仁义,天序大道明镜悬!
又曰:人间大道第一篇
人间大道第一篇,家家户户孝当先!
一人行善身心安,一家行善室芝兰!
一乡行善福千里,一国行善凤鸣天!
人人若要大同世,人人须把善种传!
善种恰似净口罩,利人利己皆得安!
恶心好似瘟疫劫,害人害己躲避难!
人人若要避大劫,善种可生紫金丹!
人人有颗善心种,皆因名利坏了田!
慈悲舍喜可修复,孝悌忠信代代传!
三个真实的故事
这三个故事出自《了凡四训》,是明代袁了凡先生,通过自身实践,教后代子孙改变命运的一部善书。
救人不贪财,子孙代代兴
福建建宁的杨荣,做官做到了少师。
他家的先人,世代都是以摆渡为生的。有一次雨下得太大、太久,河川泛滥,闹起了严重的水灾,民房被冲毁,很多人被淹死。
有些人看着大水灾,就开始捞水中漂来的财物,趁机发笔横财。只有少师的曾祖父和祖父两个人,只顾划船救人,对水中的财物看都不看一眼,别人都笑他们是傻瓜。
等少师的父亲出生,他们家的生活条件就渐渐好转了。后来少师出生,二十岁就中进士,一直做官,做到三公里的少师,皇帝还追封他的曾祖父、祖父、父亲,与少师一样的官位。并且少师的子孙后代,都非常兴旺,一直到了凡先生这个时候,家里世世代代都有贤人,既贵且盛。
将军不乱杀,后世子孙发
明朝英宗正统年间,有一个土匪叫邓茂七,在福建一带造反。当地读书人和老百姓跟随他一起造反的人很多。皇帝就派曾经担任过都宪的张楷,去搜剿他们。张都宪用计把邓茂七抓住了,后来张都宪又派福建布政司的一位谢都事,去搜寻漏网的那些土匪,只要捉到,就要杀头。
这位谢都事怕杀错人,就到处搜寻依附叛党的名册,只要是名册没有姓名的人,就暗中给他们发一面白布小旗。然后跟他们约定好,搜查贼党的官兵到的那一天,就把小白旗插在自己家门口,以示清白。并且训诫官兵进城后不得乱杀,因为他的这种措施而避免被杀的人,大概有一万人之多。
后来这位谢都事的儿子谢迁,考中状元,做官做到宰相。他的孙子谢丕,也考中了探花,就是进士第三名。
布施心诚恳,无林不开榜
福建省莆田县的林家,上辈中有一位老太太,乐善好施。她每天做一些粉团,布施给穷人。她也没什么希求,只要有人要,她就拿给人家吃。有一位仙人,就化成道士,每天早晨都去她那里要六七个粉团,三年如一日,才知道老太太是诚心诚意做善事。他就告诉老太太说:我吃了你三年粉团,该怎样报答你呢?这样吧,你家后面有一块地,风水很好,你死后葬在那里,将来子孙中做官的就会有一升芝麻那么多。
老太太死后,他的儿子就依照老道所指点的地方,把她安葬了。结果呢,林家的第一代人就有九个做官的,后来林家就成为福建全省的第一个大家族,世世代代都有很多做大官的,非常兴旺。
因此福建省就流传着一个民谣:“无林不开榜!”意思是林家赶考的人很多,考中的也很多,一旦发榜,榜上就不会没有姓林的人。
善行,都是积善。若复精而言之。则善有真有假。有端有曲。有阴有阳。有是有非。有偏有正。有半有满。有大有小。有难有易。皆当深辨。为善而不穷理。则自谓行持。岂知造孽。枉费苦心。无益也。何谓阴阳?凡为善而人知之,则为阳善;为善而人不知,则为阴德。阴德天报之,阳善享世名。名亦福也。名者造物所忌。世之享盛名而实不副者,多有奇祸。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
阴德是指不被人知道,不是为了自己而做的善事,就是你做了善事好事别人不知道,就叫阴德,这样得的福报才大。也有说是:阴德指在人世间所做的而在阴间可以记功的好事,也指暗中做的好事。因此,关于阴德总结如下:阴德是隐藏的德行,与阳善的公开行善是相反的。
《了凡四训》解说阴德是做好事而不为人们所知道,上天会加以赐福;而阳善则是做好事让人们知道,得到群众的称赞而享有盛名。对于阴德,民间称之为"阴骘"(yīn zhì),劝善书中就有《文昌帝君阴骘文》。无论我们做好事或坏事,都会报应在自己和亲属身上的,正是"近在己身,远在儿孙。"《易经》告诉我们"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这表明了"为善得福,造恶得祸"的原理。多做好事,而不沽名钓誉才是阴德。在阴德的阐述中,佛教以因果业力解释,而道教则用承负解说,二者之间虽有差异,但劝人向善的动机总是一致的。
《太上感应篇》说:"故吉人语善视善行善,一日有三善,三年天必降之福。凶人语恶视恶行恶,一日有三恶,三年天必降之祸"是用其道理的。试想想做好事就是多交好朋友,而造恶为非则会树立冤家敌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朋友多才是好事嘛!因此:修善最重要的是,出于真诚而无所求,这是真善。行善为人所知是阳善,为善不为人知就是阴德。阴德就是无所求的成就好事;阴德就是面对他人的冷漠、奚落、歧视,心不罣碍;阴德就如《赵氏孤儿》里舍身救赵武的公孙杵臼,以及牺牲亲生儿子的程婴,他们扶忠除奸不求回馈的阴德,令人称扬。
古人的「怜蛾不点灯,为鼠常留饭」是积阴德;分粥赈饥是积阴德;筑桥铺路、凿井引水、点灯施茶、捐棺义葬、急难救助是积阴德;功成不居、不称己善、不扬人过更是阴德;见人危急,勇于搭救;甚至随手捡起地上垃圾,使人不致滑倒,也是阴德;乃至于给人喜悦的面容,令郁闷者一笑解千愁;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发心、用心,让领导者安心、同事们欢心,都是积阴德。
积阴德是「给人」,但不为人所知,是「为人」但不为人所明,也就是佛教所说的无相功德。如寺院里,以「无名氏」作功德者,他们都希望成为无相的阴德;佛世时比丘的忍苦护鹅;隋朝智舜的割耳救雉;孙叔敖埋蛇去害;梁武帝颁令禁屠之诏;阿育王立碑明令保护动物;美国林肯总统解放黑奴;晋朝僧群的护鸭绝饮等,都是与乐拔苦的阴德。阴德就如播种,只要播土下种,就不怕将来没有收成的机会。
「祸福无门,唯人自招」,一个人命运的好坏,与您平常自心的善恶与积德结缘有关。修善积德,就是为自己创造善因善缘、获福灭罪的机会;祸稔恶盈,就是为自己造作恶因恶缘、轮回受苦的因缘。古训言:「立荣名不如种隐德。」创造好的荣誉、高的地位、不如培植阴德。如袁了凡的改变命运,不就是由积阴德而来的吗?所以在很多情况下,要改变命运,就看你如何积阴德了。
或许有朋友要问,积阳德行不行?能否也有好效果?凡是积德,不分阴阳,总是好的,比如,企业家们的慷慨捐赠救灾,或者出钱修建学校等。比如,我们自愿做好事,为他人的生存或幸福出微薄之力,都是积德。都能使自己和家人延年益寿、幸福人生。这样看来陈光标先生所积为阳德,只要行善,不论阴阳一定有好的回报,或在当下或荫庇子孙。
修善得福,造恶得祸,一切福田,不离方寸,这是根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这样做才如理如法。所以我们要想趋吉避凶,就要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地磨练自己,断恶修善,积功累德。下面这十二件事,尤其要做到。
一、不履邪径,不欺暗室 这是断恶修善的用功下手之处,也是真诚落实之处。凡是邪思邪见、邪言邪行,都要避免,要做个堂堂正正、光明磊落的正人君子。即使独处暗室,也要正心诚意,不可欺骗别人、欺骗自己,做违背良心的事情。
二、积功累德,慈心于物 存心是德,落实是功。德不积不厚,功不累不大。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慈悲心是人之本性,万善之本,以慈悲之心对待世间万物,才是止于至善。
三、忠孝友悌,正己化人 诚心尽力,恪尽职守;孝敬父母,尊重长辈,是天理之常,人伦之本。兄弟情同手足,同体连根,都是父母的骨肉,兄友弟恭,家庭才能和睦,父母才能欢喜。其身正,不令而行,一个人心正、言正、行正,德行圆满,自然得到大众的尊重认可,才能顺利帮助一切众生。
四、矜孤恤寡,敬老怀幼 鳏寡孤独,老人孩子,社会上一切孤苦贫困的人,都是需要帮助的,我们要尽心尽力地去周济她们、关爱她们。
五、昆虫草木,犹不可伤 即使是昆虫一类的小动物、无情的草木,也不要随便伤害,也要爱护它们,这是长养我们的慈悲之心。培养慈悲心,要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不可好高骛远。
六、悯人之凶,乐人之善 对于遭遇不幸和灾祸的人,要有怜悯之心;对于造恶的人,要劝其改恶从善,加以教诲。善心不分你我,看到别人所做的一切善事,我们都要随喜赞叹,不可夹杂贪心和名利心。
七、济人之急,救人之危 看到他人有急需,应该及时给予帮助;遇到别人有危难,要立刻给予救援。这是雪中送炭的善举,最积阴德,上可以资荐祖先,下可以福荫儿孙。
八、见人之得,如己之得;见人之失,如己之失 看到别人好的时候,就如同自己好一样,心生欢喜。看到别人失意的时候,就如同自己失意一般,心生同情,尽力给予安抚。
九、不彰人短,不炫己长 不可以彰显别人的短处,让人难堪,要尽量为他隐瞒。不要炫耀自己的长处,要懂得谦恭卑下,韬光养晦,谨言慎行,才能涵养自己的德行。
十、遏恶扬善,推多取少 要尽自己所能地去阻止别人作恶,以免更多人遭受伤害;只要是善的行为,我们都应该去赞扬,去支持,让他能够为善不倦,做世人的好榜样。在钱财上与人交往,无论是兄弟,还是朋友,我们都要把多的那份让给别人,自己则拿取少的部分,甘愿吃亏。
十一、受辱不怨,受宠若惊 受到别人侮辱时,不要有丝毫怨恨,而应该深刻地反省自己,是因为自己的德行浅薄,才感召到别人的不尊敬,因此更要精进,断恶修善,积功累德。受到升迁、奖赏等荣耀时,不要得意忘形,而应该感到惊恐不安,更加小心谨慎,唯恐自己德薄功浅,不能承受这份荣耀。
十二、施恩不求报,与人不追悔 帮人就是帮自己,这是在为自己修福,要真心诚意地去做。所以我们帮助了别人,就不要希求别人报答,赠送给别人的金钱或者东西,就不要后悔,那样就证明我们的贪心、吝啬之心,还没有去除,所修的福报,也就消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