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不止蓝绿,奋斗点燃火红

“你们年轻人,就是清晨八九点钟的太阳。”毛主席曾这样说过青春的美好,而最近的《后浪》视频中也说道,年轻人让世上的艺术所表现的青春一再是忧伤迷茫,而是热忱而坚定的火光。

确实如此,青春绝不 是让人踌躇着去沉沦在忧伤之中的,只有拼搏奋进、自强不息的意志才能点燃青春,绽放出火红之光。

以惜时挽救惰懒之蓝,以勤勉铸就学问之红。我们民族生生不息、经历不衰的精神品质之一便是勤奋,自闻鸡起舞至凿壁偷光,从“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到“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的告诫,无一不在体现着青春正当时、韶华易逝的道理。

明初学者宋濂,计算好借书的交错与时间差,节约下奔走东西尽量多的时间,宛如一位时间管理大师,少年时尽管家贫没落,仍于邻里乡绅间交互,不浪费一分一秒,无论严寒酷暑一如往常。有了他的努力,他终成明初四大家之一,成为皇帝最尊敬的顾问与老师。另外有美国知名作家在家中布置了许多精致的小卡片,为的就是能在吃饭、刷牙等零碎时间也能积累知识,学习文笔,后来终成大器,独树一帜。所以说,惜时如舟载人上进,勤勉似浆助人起航,摒弃沉沦与迷茫,便可力争上游,便能到达青春的彼岸。

以自信弥补拘谨之蓝,以自勉成就理想之红。孔子曾言:“后生可畏”;而李白借此对太守题诗有道,“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正是他对自己年少的充分理智的认知,才培养了他源源不断的自信,成就了他挥斥方遒,潇洒千古的豪迈之气。对于青春的自信使他打破拘束,放荡不羁,成为豪放派诗人的典型代表。

反观我们现在的社会,亦有“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的俗语激励着我们自立自强,不断超越。因此,自信换青春之蓝,埋葬怯懦,使人生出青春之芽。

勤勉努力,自信自强,掩盖青春蓝绿,点燃青春的火红色,我们年轻人“心里有火,眼里有光”,便能引领时代,改变世界,创造未来!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