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学生培养出阅读文字的信心时,他们的人生将会呈现出无限的机会和可能性。如果没有阅读能力,他们只能在漫长的旅途中疲惫地跋涉,所有大门都将对他们关闭。”这段话出自《聪明人的教育指南》一书,作者托尼·利特尔,曾在英国三所迥然不同的学校做过26年校长,其中一半时间任全球最顶尖的贵族学校——伊顿公学校长。
他认为,阅读对于孩子学业的成功起着核心的作用。如果孩子连基本的阅读能力都没有培养起来,那么我们的教育实在是太失败了。因此,伊顿公学的这位前校长主张,在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中,学校应当将阅读技能作为一项中心技能培养,而且要在最早的阶段为孩子打下坚实的阅读基础,“将阅读的重要性置于数学和写作之上”。
他在数十年的教育生涯中发现,那些冷落阅读与亲近阅读的孩子,在进入中学时表现出的读写能力的差距,会让人瞠目结舌。
在另一个与托尼·利特尔生活的英国体制完全不同的国家:前苏联,曾经生活过一位至今都在影响中国教师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他特别推崇阅读对“后进生”的“疗效”。“我从来没有、一次也没有给这样的学生补过课。”他说,不要靠补课,也不要靠没完没了的“拉一把”,而要靠阅读、阅读、再阅读-----凡是没有学会流利地、有理解地阅读的人,是不可能顺利地掌握知识的。
苏霍姆林斯基有一位同事是数学老师,所带过的历届中学生没有一个数学不及格的,秘诀之一是:在他的教室里,总有一两百本与数学有关且有趣的图书。很多学生因为阅读这些书籍而对数学充满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如果要撇开阅读技能而要求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智力,那就只能使学生的智力变得迟钝,造成思想混乱和肤浅。他一再强调不善于阅读的人就不善于思考,隐藏着"智力生活缺乏的严重危险"。
他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曾经说过:“阅读是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智育的重要手段。学生学习越感到困难、在脑力劳动中遇到的困难越多,他就越需要多阅读。正像敏感度差的照相底片需要较长时间的曝光一样,学习成绩差的学生的头脑也需要科学知识之光给予更鲜明、更长久的照耀。不要靠补课,也不要靠没完没了的‘拉一把’,而要靠阅读、阅读、再阅读——正是这一点在‘学习困难的’学生的脑力劳动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阅读不仅能使某些学生免于考试不及格,而且还会发展学生的智力。‘学习困难的’学生读书越多,他的思维就越清晰,他的智慧力量就越活跃。”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学生应具备的各种能力中,阅读能力居于首要的地位。学生如果不能完善地掌握阅读这个工具,就不能顺利地学习,"如果你的学生具备了良好的阅读能力,你就不必担心会再出现落后学生。"他指出没有掌握基本的阅读能力是最可悲的,许多后进生之所以学习困难,主要是由于学生没有具备进一步获取知识的工具,而教师已经源源不断地把新知识塞给学生。"这样的学生好比没有牙齿的人:他被迫把没有咀嚼的食物吞咽下去,开始感到胃里不舒服,以后就生气病来,以至最后无论什么都不能吃了。"因而快速地、会思考地阅读,使学生在课堂和在独立读书时进行完善的逻辑思维的最重要的条件之一,是学生学好各门学科的基础。
当孩子学习困难时,不要仅仅靠补课,而是要靠阅读。阅读的功效绝不仅仅是丰厚学生的文化积淀,提高写作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而是帮助点燃思维的火花,发展学生的智力。
阅读不仅仅是语文的事情,它对于任何一个学科来说,都是必要的。同样,阅读也不仅仅是语文老师的事情,需要各科老师都重视起来。一旦学生的思维版图被打开,那么它就会很自然地建构起事物、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提高学习能力。这远远要比最简单最直接的教育方式——“补课”更能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孩子的阅读开始的越早,阅读时思维过程越复杂,阅读时对智力发展就越有益。学会阅读,就会练就很重要的一种技能,边读边思考边领会。”
图片发自简书App
学生如何通过阅读,提升自己的能力?我们必须给孩子传授阅读的技巧。
下面介绍学生阅读的技巧。
第一是快速而用心地阅读。这种阅读,要求学生“通过目视和心想去领会句子的一部分或不长的整个句子,眼光离得开书本,口头说得出记住了的东西,同时还进行思考。不仅思考所读的内容,而且思考跟所读材料有关的情景、形象、观念、事实和现象。”
第二,学生要做读书笔记。写提纲能训练思考的能力,即阅读科学著作时把主要的、关键的、需要加以思考的问题罗列出来,建立起所学内容的逻辑“骨架”;之后把书籍、报纸、杂志中与自己的学习内容有关的材料抄下来,把有意思的词汇或不懂的词、喜欢的短语和各种句子等摘抄下来;也可以在书的页边上写下一些有关的批语,好像在跟作者进行争论。这些方法可根据读物的特点和学生的喜好单一或者综合地使用,目的是用来记录那些一闪即逝的思想。
苏霍姆林斯基还指出了阅读评价的重要性。他说过:“评价里包含着刺激,应当使儿童在这种刺激的影响下确立一种要学好而不要学坏的意向。”评价机制是老师手里的一种教育工具,它应当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并帮助形成这种愿望,而不是对于不愿学习者的一种惩罚。阅读评价不仅是为了考查学生综合能力的实现程度,而且还是为了完善指导计划,改善学生的学习条件,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过多的评价也会降低阅读本身的教育价值。为了学生积极、有效地进行课外阅读,苏霍姆林斯基还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阅读评价的指标体系:
首先,学生能够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书;
其次,能够在书中找到有关问题的材料;
再次,能够流畅地、有表情地、有理解地阅读;
第四,能够区分所读内容逻辑上完整的各部分,找出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性;
第五,能够在阅读过程中对所读的东西进行初步的逻辑分析;
第六,会思考,通过类比、比较、对比找出不懂的东西,提出疑问;
最后,能够表达自己的思想,会写作文。这七项指标涉及到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过程和结果,也涉及到学生课外阅读中收集信息、筛选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
真正的阅读,能触动学生的智力与心灵,激起她去思考世界与自我,促使认识自己和考虑未来。"只有当学生的意识中字句跃然纸上,栩栩如生,并变幻着周围世界的色彩和旋律时,他才称得上是在'阅读'。没有这种阅读,则人就有陷入精神空虚的危险。"(苏霍姆林斯基语)学会阅读,不是为了去得分,而是因为它是精神生活所必需的,要让学生认识到任何东西都取代不了书籍的作用,不会阅读,他就会失去很多的乐趣。
阅读在一个人的成长中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正如"新教育实验"的领军人物朱永新教授所言,"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一个人的精神成长史。"当然,当阅读积累到一定程度,则可深刻思悟,格物致知,并可能生发出王阳明式的"龙场悟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