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繁花》更真实!这部小说写透了......

如果你是《繁花》和《长恨歌》的爱好者,如果你痴迷于考古老上海风情,那么《长街行》定会让你沉醉。

它不仅仅是一部爱情小说,更是一部关于城市变迁、关于人性的深刻思考。书中以其独特的地域文化和细腻的人物刻画,为我们呈现了一部生动鲜活的上海民间史。

王小鹰的《长街行》如同一幅徐徐展开的上海市井长卷,以一条被填埋的河——盈虚街为载体,承载着半部上海的城市变迁史。

从解放初到改革开放,从吴淞江到肇家浜,盈虚街的兴衰,如同上海城市化的一个生动缩影,也展现了城市发展进程中人与命运的紧密交织。

小说以两条家族线索为主,串联起三代人的爱恨纠葛。常天竹、常天葵姐妹与冯令丁的爱情悲剧,如同弄堂深处隐秘的叹息,在时代洪流中被裹挟、被改变。

常天竹的遭遇令人唏嘘,她的“疯”和女儿的降生,不仅粉碎了冯令丁的爱情,也造就了妹妹常天葵对他的痴恋。

然而,婚后的生活并没有带来幸福,冯令丁对常天竹的真爱成为了常天葵心中难以磨灭的痛。而许飞红对冯令丁的默默付出和最终的释怀,则展现了女性在时代变革中的独立与坚韧。

除了爱情,《长街行》更着力描绘了盈虚街的市井生活。吴姨娘带着女儿小茧子,如同无数涌入上海的外来者,渴望在这座城市寻找到自己的位置。石库门里的旗袍太太,棚户区的小学徒,弄堂口的“老克勒”,每一个人物都代表着上海社会的不同阶层和生活状态。

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的挣扎与奋斗,构成了一幅生动鲜活的市井浮世绘。

“洗菜的剁肉的刷锅的淘米的,手中文武不乱”,“有阳光的地方,底楼人家拉出了麻绳,把一家人的被子褥子统统拿出来晒着”,这些细节描写,充满了生活气息,仿佛将读者带回了那个充满烟火气的上海弄堂。

《长街行》的语言充满浓郁的海派风情,上海方言的运用,使得人物形象更加鲜活立体,也为作品增添了独特的地域韵味。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两天内,突击看完了王小鹰的《长街行》。上海的女作家中,最爱王小鹰的作品,充满了温和、厚重而又家常的气息。这部小说讲...
    淇波阅读 2,833评论 0 0
  • 马伊航:通州味道 通州的风味万里飘香,文化底灌深厚,深得世人的喜爱,西亭脆饼,表面覆盖小芝麻粒,酥脆美味,呈长方形...
    简约语文阅读 4,642评论 0 4
  • 烟雨四月忆江南 二、魔都上海行 对于我们这些上了年纪的人来说,最初对上海的印象,还停留在物质比较匮乏的年代,‘上...
    庄子之友阅读 1,196评论 0 0
  • 前言 Google Play应用市场对于应用的targetSdkVersion有了更为严格的要求。从 2018 年...
    申国骏阅读 64,878评论 15 98
  • """1.个性化消息: 将用户的姓名存到一个变量中,并向该用户显示一条消息。显示的消息应非常简单,如“Hello ...
    她即我命阅读 8,571评论 0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