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内容:性善论
(1)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
人的本性是良善的,就像水往低处流一样,这是不争的事实(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告子上)。
人类有着共同的天然本性,这就是"性善"或"不忍人之心",或者说对别人的怜悯心、同情心。他举例说,人突然看到小孩要掉到井里去,都会有惊惧和同情的心理。这种同情心,并不是为了讨好这小孩子的父母,也不是要在乡亲朋友中获得好名声,也不是厌恶见死不救的名声,而完全是从人天生的本性中发出来的,这就是"不忍人之心"。(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公孙丑上)
"仁也者,人也。"(尽心下),人与禽兽的区别就是人对同类有"不忍之心",人自身存在"四心"。
(2)仁义礼智根于心 。
不忍人之心,即恻隐之心。"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公孙丑上)因此"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而矣。故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告子上)仁义礼智这样的美德是从善的本心流露出的。
(3)求仁则求心。
贪图功名利益,而放弃了仁义礼智,"此之谓失其本心。"(告子上)"仁,人心也;义,人路也。"(告子上)放弃了那条正路而不走,丧失了那良善之心而不晓得去找,可悲得很呀!一个人,有鸡和狗走失了,便晓得去寻找,有良善之心丧失了,却不晓得去寻求。其实"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告子上)这里的"放心"就是丧失的良善之心。
人能够把不想害人的心扩而充之,仁便用不尽了。(人能充无欲害人之心,而仁不可胜用也。尽心下)读书学习追求仁,就是追求自己的本心------良善之心。
二、原因
(1)历史背景(外因)
战国时代,天下动乱,六家分晋,田氏代齐。小则灭国,大则兼并。如何在愈演愈烈的战争中生存下来,并且富国强兵就成了各国政要的首要目标。
由此法家、兵家、纵横家大兴。社会风气败坏,民众饱受战乱之苦。孟子提出性善论并极力呼吁"求其放心",就是为了试图挽救当时社会现状。性善论下各国停战的依据就是,"人人性本善,岂能多杀伤。"
(2)思想体系(内因)
"性善论"是孟子对孔子仁学思想的发挥,是其政治理论和个人修养理论的逻辑根据,是他思想体系的中心环节。
仁学发挥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为什么爱人?从人伦本原的亲亲,推己及人。那么,人伦本原为什么是亲亲?为什么要推己及人?
孔子中的"仁"缺乏了理论基础及尚未解释"道德价值根源"的问题。因此,孟子要建立"道德价值根源之自觉心",认为善是人的基本自觉,这种自觉是表现于恻隐、羞恶、辞让及是非四端。"四端"说明道德价值的自觉,是与生俱来的。这便能补充孔子"仁"学理论的不足。
与仁政论
本来"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公孙丑上)更何况仁义礼智"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公孙丑上)
与修养论
孟子认为"四心"只是"四德"之"端",所谓"端",就是萌芽,四端还不是自觉的德性,他们还只是种子,是使道德成为可能的根据,而非现实的道德。在他看来,如果为人而不善,那不是本性的问题,而是由于舍弃了本性,没有很好地保持住它,绝不能说他本来就没有这些"善"的本性。
因此,人如果有了不善的思想和行为,就应闭门思过,检查自己是否放弃了那些天赋的"心",努力把这些"心"找回来,以恢复人的本性。这就是孟子所说的"求其放心"(告子上),如果反省自己,一切都合乎天赋的道德观念,那就是最大的快乐,这就是孟子所说的"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尽心上)
三、分析
孟子的性善论是立足于人的群体性,而无视了人的动物性。孟子否认人存在动物性,有动物性的一定是禽兽。(非告子"生之谓性"论,见告子上)
社会性:"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是智人的特点------幻想的感同身受。"人类有想象力以及分享想象产品的能力。"(尤瓦尔•赫拉利,《智人:人类简史》)
儒家倡导一个道德人格完满的人必须具备四德,即仁义礼智,就是从这四种天赋的"心"发端发展而来的。概言之,"四心"表达了人在生活中常有的"应该不应该"的自觉,是人心向善的自觉。
人类社会、文明发展起来的基石就是善,每个人都要让渡一部分权利,进行一定程度的利他行为(按道金斯的说法,这其实是基因的自利行为,即保证人类群体生存),整个社会文明才得以维续。
不足:人作为高等动物个体,必然存在利己行为。以对群体的人的认识来覆盖对个体的人的认识,是儒家的通病。另外,美德与本性的绑定,也产生了较为不好的结果------以德论人。
一个人如果德行不好,人们往往怀疑其才能。攻击他人,说其私德有亏,就可在道德上不败。而把有德无才的人,放上高位,正是好人主义;美德即知识,没有知识的人,是不能存在真正的美德的。"好仁而不好学,其弊也愚。"
孟子人性论,作为一种道德根源价值命题的判断,目的是为了服务其整个思想体系,不能将其独立于孟子思想来认识。
四、意义
孟子认为仁、义、礼、智等伦理道德的要求源于人的本性本心,有伦理学意义,同时"性善论"认为通过学习人人可以成为尧舜那样的君子,又强调了教育的可能性(梁启超)。
孟子的性善论只说性善,西汉董仲舒发挥为性三品论,南宋朱熹补充为"人之初,性本善",明代王阳明继承并发展出"良知学说",当代学者傅佩荣提出"性向善"。总之,孟子的性善论在中国乃至世界的伦理学史上留下了深刻印记,也深远地影响了众多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