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为什么要当老师?一个学生问我。
那时我在上高二,非常炎热的夏天,即使是傍晚,也是热的烫脚,放学后,我的爸爸骑车载我回家。进小区门口的时候,我看见保安大叔用推着一辆垃圾车往外走。我仔细一看,垃圾车里竟然坐着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婆婆。我记得那个老婆婆已经在我们小区乞讨好几天了,脑子似乎有点问题,不说话,只是在垃圾箱翻东西吃。我们小区有规定不允许乞讨人员进来,谁知今天,我竟眼睁睁的看着这个老婆婆被放在垃圾车里推出小区外。可以想象,炎热的夏天,西瓜皮饮料瓶剩饭剩菜的汁水残留的垃圾车,有多么刺鼻难闻,而一个人,居然被放在垃圾车里,被当做垃圾一样的推到小区门外。我无意责备保安的不近人情,毕竟是他的职责所在,只是我太不忍心,当我看到那一幕,我的泪水不禁留下来。回到家后,我写下了那天的日记,在日记里,我发誓,我要努力的改变这个社会,让这个社会变得更加美好!我能干什么呢?首先,我得考一个好大学,然后用自己的力量影响他人。于是,今天,我站在了讲台上,成为了一名老师。
这段对话发生在课堂上,当我上完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之后。
当我讲完这个故事,教室里短暂的沉默后,响起了一片掌声。这两件事,都是真实的。
故事的力量是伟大的。重新去考察俞敏洪,马云,罗振宇,乔布斯的演讲稿,我们发现,让我们在颓败的生活里不断打起鸡血的,不是那一个个金句,而是那一个个深入人心的故事。我们常说要培养逻辑思维,理性思维,批判思维,创新思维,其实,我们还应该培养故事思维。什么是故事思维?为什么要培养故事思维?什么才是一个好的故事?究竟该如何说好故事?美国安特妮·西蒙斯的《故事思维》这本书做了详细的解答。这本书还有一个副标题——影响他人,解决问题的关键技能。
一.“故事思维”的本质
有这样一个故事:1801年,有一艘从美国前往荷兰的商船在暴风雨因与小岛相撞而沉没。所幸船员们都活了下来,并漂流到一个岛上,他们想让岛上的人帮忙造船,可是不论用什么方法都无法让岛民们心甘情愿的干活。最后一个叫普林顿的美国人站出来了,和岛民们说了几句话,就成功的让岛民们去造船了。人们不解,问他说了什么?普林顿说:“我只不过是跟他们描述了大海的魅力。我说大海里有鱼、有虾,还有很多其他能吃的美味。他们问我怎样才能得到这些东西,我告诉他们,首先得有一艘船!”
我们的人脑分为左脑和右脑,一半是理性思维,一半是感性思维。我们常常要求自己在生活中保持理性,以做出准确正确的选择,然而,正如《婚姻·挑战》中所说:如果在一段婚姻关系中,理性告诉你两个人各方面都适合,却没有感情上的冲动,那么这段感情就是不适合的。和这道理一样,我们要求自己保持理性,但情感却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们的判断和选择。当你想要避开感情领域,通过理性的分析去说服一个人,去解决一个问题,是有点困难的。
故事思维的本质就是,激活受众的右脑,引发画面的联想,引起情感的共鸣,从而影响受众的判断,引导听故事的人按照自己的方向走,做出预期的选择。
二.为什么要培养“故事思维”?
奇葩说辩手陈铭在一次演讲中,说到一段经历,他给他的老婆分析了一大堆道理,让她老婆不要去买一个奢侈品包包,然而她的老婆就反问了一个问题,就让他乖乖掏出钱包。她老婆问:“难道你不爱我了吗?”
中国好声音有这样一个梗,汪峰总是喜欢为选手,你为什么选择来这个舞台,选手开始回答,为了梦想。当这些选手准备再说下去的时候,电视机前的观众会心一笑,知道接下来又将是一个感人的故事。
通过上面两个故事,我们发现,人的心理有如下的共同点:
1.当我们处于情绪中,我们是无法听进别人的理性分析的。
2.趋利避害让我们对任何一种劝说持有一种天然的敌对和警觉。
3.我们深知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本能地“为自己的缺点而战”。
很多时候,当我们处于情绪中,或者感知到对方准备进行说教时,我们会产生本能的抗拒。这时候,就需要“故事思维”来解围。不用冰冷的道理说服人们,而是给听众们讲述一个故事,从而达到曲线救国的目的。
正如古老的犹太故事:真相,直接又冰冷,曾被村庄的每个人拒之门外。她的直白吓到了人们。当真相被寓言发现的时候,她又冷又饿,蜷缩在角落里。寓言可怜她,把她带回家。在家里,寓言用故事为真相装扮,给予真相温暖并再次送她出门。身着故事的外衣,当真相再次敲响村民的家门时,受到了热情的欢迎,被迎进了村民家。村民们给她烤火并邀请她在他们的桌边吃饭。
三.何为一个好的故事?
人们大多数的行为都是下意识的,如果你要问他为何要做某事,他们会给你一个好的理由,然后,一个听起来很理性的理由,却与真正的原因没什么关系。原因,人们通常没有意识到自己在做决定,更不要说决定的原因了。一个好的故事,可以促使我们审视无意识的选择,检验那些未经检验的思考。
好的故事需要满足这样几点要求:
1.真实性,不是完全真实的也没关系,要有时间地点和背景。
2.投入你的情感,描述细节,使之具有形象感和感染力。
3.不要说道理,只是叙述一个故事,能引起听众的情感共鸣。
接下来我要讲述一个真实的学渣逆袭成学霸的故事。高一是我的叛逆期,父母答应我考上市重点,就给我买一台电脑,然后高一沉迷于电脑的我,完全废掉了,天天迟到,上课不听,作业不写,到高一下学期的时候,年级1300多人,我排名1100多名,班级倒数前五。期中考试,我的数学居然只考了三分之一。那天中午,我拿着几乎全错的试卷,走出校门,突然间,学校外惯常的车水马龙似乎变得陌生和缓慢起来,我不禁问了我自己一个问题:不学习,我能干什么?
我思考了一圈,发现我居然什么都干不了,手无缚鸡之力,连去工地搬砖都不能。就从那一天起,我回到家后,把所有的高一资料都翻出来,整理好,把MP3和电脑搬到父母的房间里,我中午开始带饭去学校,开始刷题。刷题的效果是显著的,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年级阶段性考试,我居然数学考了108分,所有的科目都及格了。然而,令我愤怒的是,我的班主任居然不认可我的成绩,认为我的成绩有水分,还违背了我提高分数就把我座位调到前面的诺言。我发誓,我要考给他看看。又刷题刷了两个月,高一下学期的期末考试,我的数学考了118,总分班级27名,年级600多名。
从高二分班开始,我就像疯了一般开始学习,从第一次考试开始,我就保持在班级前10名,到高三保持在前5名,没有掉出过第一考场。我曾经抄写过两本厚厚的绝版的复习资料,高三的冬天,每晚洗漱之后,我甚至不脱衣服睡觉,就为了节约睡眠和学习的时间,我每天带三顿饭到学校,挤出每一分碎片化的时间,除了学习就是学习。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高考我顺利的考取了重点大学。
这个故事,我给我的学生讲过,在我的办公室里,当我的学生拿着不及格的数学周测试卷,垂头丧气,满面泪水。此时的他,需要的不是空洞的安慰和鼓励,更加不是批评,而是能够帮助他重新振作起来的力量。讲述这个故事的时候,他的眼里满是疑问,这是真的吗?我告诉他,这是真的。他捏了捏试卷,我知道,这个故事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四.如何讲好一个故事?
故事思维是情感的共鸣与否,而非争论一时的对错。好的故事,是能够引发读者自己的思考,从而主动的做出选择。想要引发听着的情感共鸣,就必须首先调动起自己的感情,并且利用现场和自己的一切能够调动的资源,让这个故事具有感染力。所以首先,你得找到属于你的独特的故事内容:
1寻找模板:你是谁?你为什么要来的理由?人生中有哪些失败和荣誉的经历。记录下来,把他变成你独一无二的故事模板。
2寻找结果:回忆一些你人生中特别好或者特别坏的结果,看看对现在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3.寻找经验教训:一些你曾经犯的错误,学业的转折点,事业的危机点等等
4.寻找弱点:回忆哭的事件,回忆让你尴尬的瞬间,并且思考为什么。
5.寻找未来的经验:你焦虑的事情,你期待的事情,想象如果发生会有怎样的过程,记录成一个故事。
6.寻找故事的回忆:回忆难忘的人和事,令人印象深刻的对话,听到别人说的精彩的故事。
其次运用一些讲故事的技巧:以乔布斯的演讲为例:
1.首先激发起人的兴趣,抛出故事之饵。
(乔布斯演讲稿:大约一年前,我被诊断患了癌症。那天早上七点半,我做了一次扫描检查,结果清楚地表明我的胰腺上长了一个瘤子,可那时我连胰腺是什么还不知道呢!)
2.肢体语言的协助。
3.用表情说话。
4.描绘画面,精进细节。
(乔布斯演讲稿:那一整天里,我的脑子一直没离开这个诊断。到了晚上,我做了一次组织切片检查,他们把一个内窥镜通过喉咙穿过我的胃进入肠子,用针头在胰腺的瘤子上取了一些细胞组织。当时我用了麻醉剂,陪在一旁的妻子后来告诉我,医生在显微镜里看了细胞之后叫了起来,原来这是一种少见的可以通过外科手术治愈的恶性肿瘤。)
5.恰当的沉默。(给听众留下思考的时间)
6.控制语气。
人是一种情感动物,当你准备教育孩子好好学习,而他听够了你的大道理;当你遇到了一个难缠的客户,却需要他帮助你完成本月的业绩;当你在公众场合遇到了尴尬的时刻,需要自我解围.....人生其实就是一个个故事连接而成的,所以,培养故事思维,让你的人生成为一个流畅而精彩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