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点心得:人工智能神经网络算法与末法众生的障道因缘

(一)算法的负面影响

神经网络算法是如今互联网平台很常见的偏好算法,通过对用户偏好的不断积累和学习,将平台提供的产品或信息有针对性地推送给不同的用户,实现精准投放和效益最大化。

这种算法可能会导致的负面后果,从世间法层面来讲,主要在于“用户自我强化信息偏好”与“平台持续推送偏好信息”形成一种循环,最后导致用户所接受到的信息面越来越窄,形成了新的信息茧房。这种信息茧房建立在“自己喜欢的”和“自己相信的”基础之上,客观性和全面性大打折扣;同时用户接受到越来越多与自己所相信的、所偏好的观念相一致的信息,既有的观念和偏好被进一步强化,人人都只活在他愿意相信的那个世界中。

基于热力学第二定律,只相信自己相信的,是最容易实现的一件事;要维持真相和客观性,就势必要损耗更多能量时刻保持一种“平衡”而且永远没有结束,这是十分困难的一件事。所以算法的到来,从本质上加速了思想领域的熵增。

当然在一些重要的思想领域,监管方并没有放开让算法去随意胡来,这也是如今互联网时代下,主流价值观和共识赖以存在的重要前提。

(二)如理作意

对于末法时期的众生来讲,互联网是双刃剑。一方面,信息的数字化和普及化,让包括佛法在内的各种思想知识都能很容易地接触到,信息壁垒被打破;另一方面,信息的泛滥让各种思想知识鱼龙混杂真假难辨,倘若使用人没有强大的辨析能力,就很容易误入歧途。显然,在这一背景下,神经网络算法的出现,让后者变得更加容易,使用人自身的观念和倾向在算法的加持下不断得到强化,纠正观念变得更加困难。

对于修习佛法的信众们来说,从三个方面去对治这一现象,就显得更为要紧:

一是时时如理作意,以佛为师、以经为师、以戒为师,慎思维、勤反省。对于互联网信息的纷繁杂乱,唯有提高自己的认知和辨识能力才是根本。依止世尊老人家的开示教诲去检验获取的信息,非道即舍;对内心因法尘而生起的意识常作反省,加以纠正。

二是跳出时代窠臼,以坦然的心态去面对互联网时代。对于我们每个众生来说,在末法时期是否能够值遇听闻正法、甚至信受奉行,完全由我们自身的福报而决定,与我们生活的环境是远古时代还是信息时代无关。信息时代即使信息爆炸,倘若没有正法流传,依旧是边地。

三是以慈悲心观察互联网算法对众生的障道因缘。

(三)以慈悲心看待障道因缘

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各种感官体验都在迅速丰富膨胀。在获取信息方面,法尘遍布手机电脑,唾手可得;在吃喝玩乐方面,色尘(帅哥美女)、声尘(好听的音乐)、香尘(香水)、味尘(美食)、触尘(按摩揉脚大宝剑)更是比以前生产力落后时代得到了极大丰富。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越来越多的物质产品,让众生不断地强化着对物质的执取与体验,而且这种程度正在不断加速。互联网算法,更是在这方面发挥着巨大的威力。

对外尘的执着,强化着众生的颠倒见,执梦幻泡影为实有的程度越来越深,染污的习气种子越来越多,修行正法的障碍也越来越重。众生流转其中而无法自知,这虽是众生的共业,却也让人悲叹。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