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懒”妈妈

     

图片发自简书App


我家宝贝是个小女生,因为爸爸常年在外地工作,我和姥姥成了陪伴孩子的主力军。我平时的工作比较忙,回到家已经筋疲力尽真是懒得再去辅导孩子学习,既然我想“偷懒”,只能让孩子变得独立。


      首先不要把孩子当孩子:孩子是个独立的个体,给予她尊重与空间,她会给你惊喜。从上学的第一天起我就告诉她,你是小学生了,自己的事情要做好。所以每天收拾书包,收拾自己的书房,每天穿什么衣服都由她自己来做。记得刚开学的时候老师让孩子们把作业记下来,结果他回来告诉我忘记布置的啥作业了。我就跟他说:“忘记了就别做了,做作业是你自己的事情,不是妈妈的事情,作业不做老师也不会批评我,所以你自己的事情你自己搞定,我不知道老师布置了啥作业。”结果把她急坏了,难过的要命,但是我就是忍住了不告诉她,我觉得我必须放手让她经历。第二天回家见到我第一件事就是告诉我:“妈妈,今天作业我都记下来。”“宝贝真棒,继续加油”。从此我再也不用关注老师布置啥作业了,没办法谁让我是个“懒妈妈”。



图片发自简书App



      用“结果为导向”的方式要求孩子:我是觉得学校布置的作业有点少的,所以一开始就给她增加了额外的作业,刚开始也是比较抗拒,我就跟她说“只要背诵和默写你都搞定了,你可以不用写作业。你敢挑战吗?”果然她挑战我,结果一默写错的一塌糊涂,只能败下阵来老老实实写作业。刚开始写作业也是拖拖拉拉,甚至早早放学回家就看电视,我每天6点半才能到家,于是我又找她谈了谈,我告诉她回家第一件事情就是写作业,写错了,不会做都没关系,先把会做的都做好,我从不帮她检查作业,那是她自己的事情,自己写完了检查不出来就活该被老师批。我下班回家就只是检查她都做完了这个结果。因为写作业是她的工作不是我的,我只是验收她的结果而已,我们家每个人都有分工,姥姥负责做饭,爸爸妈妈负责工作养家,那学生的工作就是上学学习,我们把每个人负责的事情做好。每天我会把第二天除了老师布置的作业,再给她安排好其他作业。如果我出差几天不在家,就会出差前把孩子和姥姥叫到一起,安排这期间的所有额外作业,并且告诉她每天视频打卡。孩子养成了学习的习惯这个最重要,没办法我不想苦逼的给她陪读,是个“懒妈妈”。



      “赞美”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孩子真的需要很多赞美和认可。在他们的世界里已经觉得自己很厉害了,觉得自己可以做很多事情,觉得自己和大人没什么两样。所以我们不要压制他们的成长体验,允许他们有犯错的空间。我有时间就会拉她下厨房,虽然我知道这对我老说是个“巨大的坑”。让她帮忙打鸡蛋,帮我洗菜,说实话干的不怎么样,但是我是还会“违心的夸她”,“宝宝你帮了妈妈大忙,要不是你帮我我真的忙不过来,你洗的菜真干净,比爸爸洗的干净。”让孩子和我一起收拾家务,给她一块“责任田”。我经常发明洗脑式的语言问答,比如我经常问她:“妈妈最爱谁?”教她回答“我”。通过这种方式孩子会很有安全感和自信感,尤其是她挨了批评,我俩之间闹意见的时候我就会这么问她,我俩马上就“干戈化玉帛”了。我还常问她:“妈妈最不喜欢什么?”教她回答:“脏和乱”,所以以后我一问她,她就赶紧去收拾她的“责任田”了。我发现还孩子一起做家务是一种高质量的陪伴,也是非常好的亲子时光,放手让孩子参与,慢慢的她会做的越来越好,我就可以安心的做一个“懒妈妈”。



      给孩子一个小闹钟:好像孩子都有拖拉的习惯,我家这位尤其明显,姥姥总是大声吆喝她,使劲催促她。后来我发现这个办法真心不好,搞得大家心情都不好还没有效果。有一次下午说好了要出门,但是课外作业还没做完,我偷偷去书房瞄了一眼,发现她根本就是在边玩边写。我就随手拿了个闹钟,跟她说:“你看,这个长针指到10,你就要写完作业,我们就要出门了。”果然她准时交工完成,我发现这个办法太好了,于是我不再催促她,而是学会让她看闹钟,用具体的时间概念来要求她。孩子完成后就赞美她,肯定认可她,孩子特别有成就感,也就乐于配合。



      其实每个人都有很多和孩子相处的好办法,我也曾经很焦虑,对于孩子的未来也是寄予很高的期待。后来我发现我这么想其实是不对的,每个孩子都是上天随机发到每家的一颗种子,作为家长首先要接纳孩子,然后就是给予孩子一个好的平台和环境,教会他们努力就行了,至于孩子未来的路我们不必有过多的担忧和焦虑因为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每个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都需要得到家长的“关注”,如果多认可她鼓励她,自然她会朝着你引导的方向发展。如果她做了很多努力都没有被我们看在眼里,她可能就会做很多出格的事迫使你去关注她,那很可能就会带来很多不好的结果。做一个“懒妈妈”,相信你的孩子,她会给你一个惊喜。

                          启元学校一年级二班

                          许婷茹家长:李晓君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教育家爱尔维修说过:人刚生下来都一样,仅仅由于环境和教育的不同,有人可能成为天才,有人则变成凡夫俗子甚至蠢材。即使...
    上善若水芳阅读 1,577评论 5 6
  • 2011年10月20日为什么糊涂 回家的路上,晓晓打了个喷嚏,妈妈有点紧张:“怎么了?”却说成了:“怎么办?”说完...
    羊羊羊羊汪阅读 9,511评论 2 14
  • 心灵自由30天写作群第3天之推荐话题:你喜愛的电影 电影《比利.林恩的中场故事》 如果把人生看做是一场游戏,那么游...
    黄淞泽_峧沔阅读 416评论 5 9
  • (注:部分图片可能会引起不适,请保护好自己!) 以前阿,真不觉得自己的牙牙黄。(毕竟美颜相机面前还有什么是不白的(...
    只想听故事的谢唯阅读 321评论 0 0
  • 在高效的自我管理下,成长会变成快乐之源;反之,自我管理的反复无效,必然长期伴随难以抽离的空虚和痛苦。 前几天去北京...
    田螺小风阅读 160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