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迈城内古色古香的寺庙殿堂,与新建的白色建筑物错落相间,富有泰北色彩。鸟语花香中我们开启了五天的佛国慢生活之旅。
古城漫步,不到两三分钟便可见到一个寺庙,或壮丽巍峨,或端庄大气,小的也是精致绝伦,具体而微,真不愧为千佛之国。
泰国清迈位于曼谷北方海拔305米的山谷中,有“北方玫瑰”之称,这里山清水秀景色绝美,手工艺品名闻全国,城内泰、华、苗、瑶、阿卡、僳僳、克伦等众多民族和谐共处,居民大都笃信佛教。
清迈城内古色古香的寺庙殿堂,与新建的白色建筑物错落相间,富有泰北色彩。市内古代历史文化遗迹遍布,现代民居、别墅、商务楼林立,车水马龙,熙熙攘攘,景色独特,繁华异常。
清迈又是泰北地区的艺术及建筑物的集中地,保留有大量的文化遗迹,是寺庙佛塔之城。
市内有各种佛塔和寺庙近百座,著名的清迈大学、密柱农学院、西北工学院点缀其间。且人文古迹众多,深受国内外游客青睐。
百转千回至清迈
这次清迈之旅还是百转千回的。
本来在国内想订好曼谷去清迈的机票的,结果看到去哪儿网的曼谷清迈特价票都是泰国国内一家叫做泰狮航空的专线且价格低于其他公司许多,又是以泰铢计价,于是决定到曼谷再订票。
到了以后由于语言不通,用英语问THAI LION AIR没有的士司机听得懂,网上查泰狮航空总部在西龙,管他三七二十一就打车前往。
路上连比划带谷歌翻译泰语版,总算找到了泰狮航空总部,位于西龙PLAZA旁边,中国东方航空赫然就在附近。
进去后发号等待,一眼望去全部都是高鼻深目的西方人在购票,原来他们才是做足了攻略。
等了一个小时,泰狮航空的订票小姐非常耐心,时间,价钱怎么省,来回地说,英语沟通不了就用纸画。最终购买了五天来回票,加上所有税费人均650元,确实够省。
第二天起个大早打车去廊曼机场。车是头天晚上定好的,约定时间来接。
一个中年司机,感觉很靠谱,不留电话只凭信用,到点就在门口。
上车一再重复Donmeaong,司机连连点头说OK,结果还是在起飞前一小时十分钟把我们送到了素万那普国际机场!指着Suvarnabhumi的牌子我再次问司机,是廊曼吗?他老人家十分肯定的说YES!
本着信任,手持机票和大包小包的行李走向问讯台,才得知机场错了的噩耗,且我们必须在半小时内赶到廊曼机场。
两个机场之间全程高速,45分钟车程。
重赏之下司机(另一个,原先那个已经土遁,竟然临别时还留了电话让我下次照顾他生意!慢生活中不靠谱的泰国人!)用了35分钟,我们气喘吁吁地在登机牌办理截止前成功地赶到办理窗口。
神奇的佛国原来是心想事成的!
清迈机场不用担心被宰的烦恼,机场工作人员问清你的地址,直接告诉你多少钱,上哪辆车。比曼谷到处讲价的的士管理严格多了。500B,我订的庄园酒店在郊区,从西南到东北,30多公里。
值得一提的是在雅高达订的兰纳式庄园酒店。
罗耶花园度假村位于古城东北郊区,坐突突车20分钟到市区。当真是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庄园优美大气,几十个兰纳式木屋别墅坐落在榕树芭蕉之间,怒放的三角梅,摇曳的椰林,免费的椰汁迎宾。
鸟语花香中我们开启了五天的佛国慢生活之旅。
漫步千佛之国
清迈,小城故事,也许曾经发生过,在某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你款款行来,步步生莲,今夕何夕,哪生哪世。
泰式乡间别墅,拜访过去,遇见未知。这是每晚240元人民币的兰纳风格木屋。
清迈古城门附近可见众多旧佛寺和各色纪念碑。
最接近市区而值得参观之处是雄踞山峰的双龙寺(WatPhrathatDoiSuthep)和泰皇夏日行宫(PhupingPalace)。清迈博物馆也值得一览,馆内珍藏着大量文物,可追溯到孟莱王、素可泰时代。
其中最著名的是双龙寺,建于十六世纪,寺院由装饰美丽的建筑和蓝纳式佛塔组合而成,青山环抱庄严肃穆,镇寺之宝是佛祖的一粒舍利子。
普拉辛寺(WatPhraSingh)又译帕辛寺,别名双龙寺或舍利子佛寺,是泰国著名的旅游景点,清迈规模最大的佛寺,与契迪龙寺(WatChediLuang)同为清迈地位最崇高的寺庙。
位于清迈古城的西边,Ratchadamnoen路的尽头,由孟莱王初建于1345年,后经多次扩建才形成现有规模。寺内供奉的帕辛佛像,据说600多年前从锡兰传入。
帕烘寺(WatPhuakHong)靠近松旁门,一进门就可以看见一幢美丽的僧院,金色配上红色的镶板,是典型的兰那式的僧院。
但是此寺的重点景点是屋后少见的的圆锥型7层塔,西元1517年建造,塔上有52个佛龛,里面坐着冥想佛,可能受到中国式宝塔的影响才有此形状,基层还有一圈陶瓷装饰!
清迈另外有两座相似的塔,一座在WatRampoeng,一座是ChediProng。在这里人与自然相生相溶,小松鼠也在悠哉悠哉的从参天大树和古老的院墙之间跳跃觅食。
布帕壤寺(WatBuppHaram)就在圣方寺的对面,西元1497年同KingMuangKaew建造,正值兰那王朝佛教最兴盛的时候,是座混合缅甸和兰那两种风格的寺庙。
寺中最吸引人的是年代久远的小木造僧院,有超过300年的历史,19世纪末曾经修复过,屋宇还保存原样,风檐上及廊柱上的细致灰泥装饰依旧叫人心动,有点倾斜的前门,让人有种年华老去的感叹。
紧邻小木造僧院的是一座较大的僧院,也有200年的历史,走在两座院间的小道上,思古之情油然而生。
左边新建造的僧院则是色彩斑斓、金碧辉煌,与单沉老旧的僧院像是两间不同的寺庙,塑着人行金鸟的山形墙特别值得细看。
寺庙的后方有一座大佛塔,白色的外观加上巨大的塔身颇为雄伟。
一位年迈的僧侣,佝偻着腰去捡随风而落的菩提树叶。三岁的果果欢喜雀跃的去帮助她,于是一老一小,一中一泰的两个身影就成了午后寺院一道最为亮丽的风景。
风拂过,吹落的菩提叶总是比捡到的多,那为什么还要捡呢?老人不回答,孩子也不回答。其实,凭心的感觉去做了,这就是最好的答案。
七律道来:风摇兰影香拂面,幡动蝉鸣绿满窗。独坐菩提凝玉露,轻弹落叶扫流光。红尘我本无心恋,彼岸他方有意藏。休问此身何处去,轮回证悟妙无常。
古城漫步,不到两三分钟便可见到一个寺庙,或壮丽巍峨,或端庄大气,小的也是精致绝伦,具体而微,真不愧为千佛之国。
整肃庄严的院墙外面,就是车水马龙,灯红酒绿的外面的世界。一墙之隔的围城,在这里有着挥之不去的别样体会。
千佛之国的清迈,虽然还有很多激情四溢的夜生活可圈可点,周末集市的民族工艺品美不胜收,但是比起千百寺院带来心灵上的震撼与感悟,那是远远地逊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