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从昨晚十点开始停电、停水、停暖气。因为是突发情况,所以没有接到任何通知,因此也没有任何准备。因为不确定来电的具体时间,所以用水便格外节约,省着喝,也省得上厕所,还时不时懊悔自己怎么没存点水。没法给手机充电,因此仅存的电量决定留着,等有重要事情的时候用。下午两点多,终于来电了,过了不久,水也来了,心情大好,一阵洗洗涮涮,仿佛没了水电已经好多天了。 真是切身体会到了:唯有失去,才觉珍贵。
一点感慨。
天气转冷,早上不适合再跳绳了,散步后进入教室,多了十分钟的口算练习。我提出能“唤醒”孩子的问题,然后看他们思索的样子,看他们疑惑的样子,看他们找到答案张嘴惊呼的样子,我请举手的同学跟大家分享他是怎么算出来的。这是个“各显神通”的时刻,各有各的办法。我庆幸自己没有急于告知孩子们“解题技巧”,我期待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己找到那个“技巧”,我按捺住自己想告诉的冲动,看那一张张小脸冥思苦想。
整一周,我们都在努力和“乘法表”交朋友。十点魔法圆盘成了新的“玩具”。孩子们画圆画得越来越好,每个人的主课本都有进步,越来越美。做主课本的时候,满教室只听到了“沙沙”声,令人欣慰又喜悦。
手工课开始学勾针了。万事开头难啊~用手的时候,布条布是很听话的,可是换成了勾针,就不知道怎么搞得变那么调皮~有人干脆放弃,说:我还是决定用手好了!这个画面让我想起远古时代,人类从手工到用工具的转换时刻,相信用不了几节课,他们就能尝到甜头了。
小石老师邀请了“巧手姑娘”,这个图景带出了新的工具,新的材料。泽西惊呼:老师我知道了!这个巧手姑娘应该是卖毛线的老板娘吧!!!(小子,你这么调皮,妈妈知道吗?:)
孩子的语言,充满着欢乐,也充满着诗意。飘雪花那天,安琪跟我说:亮老师,你知道吗,杭州可都是白茫茫一片了,咱们这还这样,你说雪是不是迷路了呀!哇~我觉得好赞叹!欣喜地回应她:应该是迷路了吧!不过好在今天找到路了!
每天跟他们在一起,我觉得自己更有活力了!
我常常问自己同样的问题:我要将他们引向何方?我要建立怎样的班级氛围,才更有利于个体间的交往?我能否给予每个个体充分的等待呢?我能否及时看到每个个体的需求并给予及时的支持吗?有的时候晚上做梦会梦到个别的孩子,爱人说我魔怔了。
魔怔也好,不魔怔也罢,时不时思索“孩子”俨然已经成为了我的习惯,我觉得这是个好习惯,您觉得呢?